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肾不好的话一般吃什么比较补肾?

如题

肾不好吃什么比较好?

或者说,肾不好的话,怎么养肾会比较好?
2*** | 2012-06-29 17:51:36

好评回答

2012-06-29 17:54:10
慕*** |2012-06-29 17:54:10 27 13 评论
黑豆。黑色的补肾。例如黑米。黑芝麻。板栗。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12-07-02 23:06:48
  • 食疗最好。以行补行,可以吃动物的器官啊,比如猪的等,还有黑色的植物也蛮补肾的,比如黑豆芝麻等,反正食疗比较安全。喜欢喝茶的朋友可以试试 恬愉山药健脾茶。
    1*** | 2012-07-02 23:06:48 41 15 评论
    0/300
  • 2012-06-29 18:19:14
  • 六味地黄丸、胎盘粉、冬虫夏草、鹿茸、核桃、
    地*** | 2012-06-29 18:19:14 25 18 评论
    0/300
  • 2012-06-29 17:54:42
  • 一、板栗配鸡肉,补肾虚、益脾胃,适合于肾虚人群食用,也是一般健康人强身健体的美味佳肴。 
    
        制作方法: 
    
        1.取整只鸡,切块。 
    
        2.准备半斤生栗子,煮点热水,栗子放进去泡一会儿,皮很快就下了。 
    
        3.姜切片,4个蒜瓣,5个小葱打结,还要几个八角。 
    
        做法: 
    
        1.锅里先放平时炒菜2倍的油,6成热时把鸡块放进去炒一会...

    查看全部>>

    一、板栗配鸡肉,补肾虚、益脾胃,适合于肾虚人群食用,也是一般健康人强身健体的美味佳肴。 
    
        制作方法: 
    
        1.取整只鸡,切块。 
    
        2.准备半斤生栗子,煮点热水,栗子放进去泡一会儿,皮很快就下了。 
    
        3.姜切片,4个蒜瓣,5个小葱打结,还要几个八角。 
    
        做法: 
    
        1.锅里先放平时炒菜2倍的油,6成热时把鸡块放进去炒一会儿,皮皱起来就盛出来。 
    
        2.锅里的油可以直接把姜、蒜,还有花椒炒香,然后放鸡肉,接着放一点料酒,再放酱油,炒一炒,放水刚好盖住鸡肉就可以了,这下放盐葱结、八角、花椒粉,大火煮开,关小火炖10分钟,再把栗子放进去,再炖15分钟左右,放点鸡精,ok出锅。 
    
        3.如果你想上桌好看,那出锅前最好把葱先弄出来。我做的时候忘了放辣椒了,喜欢吃辣的朋友最好在炖鸡的时候放一些红辣椒,这样就更美味了。
    
    二、马铃薯(洋芋、土豆、山药蛋) 味甘、性平。作用:补气、健脾。宜于脾虚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芽的马铃薯芽与皮有毒,忌食。 
    
    三、红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力、宽肠胃。宜于脾胃虚弱、形瘦乏力、纳少泄泻。多食易引起反酸烧心、胃肠道胀气。 
    
    四、香菇 味甘、性平。作用:益胃气,托痘疹。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属于发物,麻疹和皮肤病、过敏性疾病忌食。 
    
    五、山药 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作用:补气健脾,养阴益肺,补肾固精。宜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慢性泄泻。湿盛和气滞胀满者忌食。 
    
    六、栗子 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作用: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虚食少,反胃,泻泄。气滞腹胀者忌食。 
    
    七、红枣(大枣)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益脾胃,养血安神。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疲乏无力。气滞、湿热和便秘者忌食。 
    
    八、鸡肉 味甘、性温,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补精添髓。宜于脾胃虚弱,疲乏,纳食不香,慢性泄泻。实证、热证、疮疡和痘疹后忌食。 
    
    九、兔肉 味甘、性凉。作用:补中益气,凉血解毒。宜于脾虚食少,血热便血,胃热呕吐反胃,肠燥便秘。虚寒、泄泻者忌食。 
    
    十、猪肚(猪胃) 味甘、性温。作用:补益脾胃。宜于虚弱、泄泻,近代用于胃下垂和消化性溃疡。 
    
    十一、牛肚(牛百叶) 味甘、性温。作用:益脾胃,补五脏。宜于病后气虚,脾胃虚弱,消化不良。 
    
    十二、羊肚(羊胃) 味甘、性温。作用:补虚弱、益脾胃。宜于形体瘦弱、脾胃虚寒。 
    
    十三、牛肉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宜于脾胃虚弱,食少便稀,中气下陷,慢性泄泻。 
    
    十四、桂鱼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脾胃,益气血。宜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虚寒证、寒湿证忌食。 
    
    十五、泥鳅 味甘、性平,归脾、肺经。作用:补中益气,利水祛湿。宜于中气不足、泄泻、脱肛。 
    
    十六、粳米(大米、硬米)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宜于中气不足,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脾胃不和,呕吐、泄泻。 
    
    十七、籼米 味甘、性温,归肺、脾、心经。作用:补脾胃,养五脏。宜于脾虚湿盛腹泻。热证、湿热证、阴虚证忌食。 
    
    十八、糯米(江米) 味甘、性温,归脾、胃、肺经。作用,补中益气,补肺敛汗。宜于脾虚腹泻,近代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粘滞难化,食积证、气滞证、湿证、脾虚胃弱及消化不良者忌食。 
    
    十九、扁豆 味甘、性微温,归脾、胃经。作用,健脾化湿,清暑和中。宜于脾虚湿盛,食少便稀,暑湿吐泻。气滞腹胀者忌食。 
    
    二十、黄豆 味甘、性平,归脾、肾经。作用:健脾,补肾。宜于脾胃虚弱,腹泻,呕吐。气滞证和便秘者忌食。 
    
    二十一、蜂蜜 味甘、性平,归脾、肺、大肠经。作用:补脾缓急,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宜于脾胃虚弱胃痛,津亏肠燥便秘,近代用于消化性溃疡。湿证、湿热证、胃胀腹胀、呕吐、便稀者忌食;不宜与葱、莴苣同食。
    
    2*** | 2012-06-29 17:54:42 57 1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