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吴文英的“风入松”这首词有什么寓意?

首页

吴文英的“风入松”这首词有什么寓意?

吴文英的“风入松”这首词有什么寓意?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05 22:40:38
  •   《风入松》是词人“十载西湖”甜蜜爱情的一个片段。“听风听雨过清明”,表明是追忆之作,时 间流变;“西园日日扫林亭”,说明地点仍没变,出现时空差异,这就成了词人愁思离绪的触发契机。 两“听”的听觉形象,“愁”的直接露出,奠定了全词凄凉的感伤基调。
      伤风雨迷离也罢,愁残红衰草 也罢,伤春乃是伤别。词人分割成两个层面:“分携”前,甜言蜜语如影随形;“分携”后,孑然一身。 “楼”“路”依旧,而人事日非,更激惹起对“分携”前的频频回味和“分携”时的屡屡怀想。“西园”如 此伤怀,那就不去睹此景,寻此景,可是词人却无法抑制心中的感伤,这就成了词人情绪的对象化产 物。
      “绿暗”深处,是令人神驰却又令人神伤的去处。他用尺寸来衡量情感,“一丝柳”与“一寸柔 情”对应起来。那么,万千摇曳的柳丝亦柔情十足。这是情感的放大和扩散,感染力强。冷风冷雨 如此,愁情愁绪如此。“料峭春寒中酒。”醉酒,是陶醉,抑且解脱,恐兼而有之;伤春,抑且伤别,亦恐 兼而有之。
      在醉乡中,去感悟醒来时的淡淡哀愁;在梦境里,去品味那种种思绪。可惜,“交加晓梦 啼莺”,微怨啼莺,不该打破他那略带甜味的梦幻,回归现实,反而更添愁思。 上阕着意于一个“愁”字,下阕则是一个“痴”字。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按照常情,睹景而思人,那就采取“回避政策”,不去西园,但词 人偏偏要去那里,一反常态正好表明痴情不已。
      明知其无,却望其有;是自欺,却望自慰。矛盾心态 并没有让自己解脱出来,反而深陷其中。于是,爆出“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陈洵笺 曰:“纯是痴望神理。”愈痴则愈见其情深。秋千静寂,伊人不至,非实体性的景象遂至化灭。双鸳不 到,犹望其到,约会失望,反觉自身怅然,愈现情痴。
      “幽阶一夜苔生”,“苔生”在“一夜”之间形成, 把“日日”的时间长度缩短为“一夜”,更见痴心。虽是脱化于庾肩吾《咏长信宫中词》、李白《长干 行》句,但不是简单地沿用词语,而是审美改造,使时间观念更富情趣。 吴文英在此词中对人类永恒的情感——别情,作了最富于个性色彩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传达。
       他把情感推进到一个有特点而深沉的面上——痴。全词虽有“愁”思、“柔”情、“怅”绪,但都归结为 “痴”心,熏神染骨,创构了“痴”的艺术心理方式,使得此词获得了“词中高境”(陈廷焯《白雨斋词 话》)的审美称颂。

    王***

    2016-09-05 22:40: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