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悟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物皆空,为首我空。?

首页

悟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万物皆空,为首我空。?

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空不二,空色相等;万物皆空,为首我空。心空增能,性空增智;五蕴皆空,唯慧不空。

请高人解释这上段的含义。

色:指可见的物体。
空:指不可见的物质基本颗粒。
色由空形成,空将色彻底分解成基本颗粒。
色即是空:我们可见的物体即是我们不可见的物质基本颗粒。
空即是色:我们不可见的物体基本颗粒即是我们可见的物体。

到底什么是“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08 10:36:02
         这是说一切法“缘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识五蕴中的色,是指物质。任何物质现象都是缘起,它有相状,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状和功用里面没有常恒不变的指挥它的主宰,所以说是空。所谓空,不是指的色外空物体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后空物体灭了之后的空,换句话说,并不是离开色而另外有一个空,而是“当体即空”。
      色是缘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个不变的实性,所以说“色即是空”;唯其没有实性,所以能遇缘即起,所以说“空即是色”。这也就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简单解释。受、想、行、识等精神现象也同样地是“缘起性空”。“缘起性空”是宇宙万有的真实相状,即所谓“诸法实相”。
      大乘佛教以实相为法印,称为“一法印”,一切大乘经教,都以实相的道理来印证。如前面所说“无住涅??”和“菩萨六度四摄“等教义,都是以缘起性空的理论为基础的。 佛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不异空” 的色是代表物质的现象,指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具备形体之物。
      空,并非虚空或无之意,更不是表示什么都没有,都不存在的意思,而是 指[没有实体性]、[没有自主性]的就叫做空。不异,可以解释作[不离],世间的物质现象在形相作用上虽有种种差别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的性---无实体无固定的性。我们姑且称它为[空]或[空性]。
      “色不异空” ,是指一切事物都不离空性的存在,以眼睛可以看见的最具体的物质来说,它是由众多因缘条件造成而存在的,因此一切物质虽然存在, 却没有实体性,自主性。所以说[色不异空],由于本身没有固定的实体性,所以可以随因缘条件而变化---[空不异色]。
      “空不异色”是说明空性的显现,是不能离开一切法而有的,并非灭除物质,等物质变坏灭了,然后才知道它是[空],无自主性。当它宛然存在的当下,就要觉察到无我,无常的道理,才能彻悟其空性。只要我们稍加思考[有形之物,皆不离空] 的道理,并不难了解。因此我们一定要深切的体悟到:不管如何坚固、豪华、伟大的东西,其实都没有实体性,它只是因缘组合的现象而 已,唯有超脱心中的执着,人生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中的道理是相通的,色不异空,等于色即是空。[空不异色] 等于空即是色。这四句的意境都在说明物质现象皆依各种因缘条件而产生的。也依于不同的因缘条件而消失,一切事物的现象都是依因缘 存在而无实体性的,所以说,色尘事物,一切皆空。
      。。。。色即是空。 佛教指示我们以[空] 来观察世间一切事物,并非要我们对事物绝望,或以悲观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一切,而是让我们了然大悟,确知世间一切的真实现象。不要 一味向外追求不实的东西,应反观自己的内心,发掘自性智慧,建立一个新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空即是色] 。。。。。空是说明一切事物没有实体性,可以随因缘条件不同起种种变化而成不同的现象,所以空能含摄万物,好比虚空无形无相,却 能包容万物,一切万物皆不离虚空而另存。 如果我们能体会[空的]道理,放下执着,必定可以发挥智慧的潜能。
      。。。。 世间的事都在不时的变化,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谛观,不为所动是最重要的。有观空的智慧,虽则面对同样的环境但感受却不一样。 如果能彻悟[色即是空]便能享受无执着的风光,若能体会[空即是色]必能在空的见地上,积极的建设多彩多姿而又富有意义的欢乐人生。
       。

    莫***

    2018-04-08 10:36:02

其他答案

    2018-04-08 09:36:02
  • 听可拉的吧,老婆。

    张***

    2018-04-08 09:36:02

  • 2018-04-08 05:36:02
  •   "色空不二,空色相等;万物皆空,为首我空。心空增能,性空增智;五蕴皆空,唯慧不空。"不是佛经里的话,是一种解释,但并不
    正确?
    。。。。。。。。。。。。。。。。
    《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其中的色,是指人们的色身即空性如来藏。色与空讲的是色 身与空性如来藏的关系。 “因为你的色身是从你的如来藏制造出来,而且由它所执持的,所以你的 色身就是如来藏的一部分。既然你的色身是如来藏的一部分,怎么可以说 色身不是空性如来藏呢?在这一段经文里的“空”性,就是讲第八识如来 藏。
      ” “譬如明镜上的影像,应该说也是明镜自体的一部分,影像并没有离开明 镜而现行啊!不应该说镜上所现行的影像不是明镜啊!又譬如你的手臂就 是从你的身体长出来的,并且不能分离而运作,必须依附在你的身体上才 能运作,根本就是你的身体的一部分啊!怎么可以说你的手臂不是你的身 体的一部分呢?”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的意思就是说:“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 空,空不异受”。
      “‘想、行’也一样,到最后一个识蕴则是:‘识即是 空,空就是识;识不异空,空不异识。‘所以讲’亦复如是‘”。人的“ 识蕴总共有七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还有末那识即第七识。“空性 心如来藏,不能离开这七识心而在三界中独自现行运作啊!七识妄心也不 能离开空性心如来藏而独自现行运作啊!这个就是‘不一不异’的道理。
      ” 摘编自萧平实居士的著作《心经密意》 。

    悲***

    2018-04-08 05:36:02

  • 2018-04-08 05:36:02
  • 再补充几句:
    “空色相等;万物皆空,为首我空。心空增能,性空增智;五蕴皆空,唯慧不空。”这几句不是佛经之语,恐怕是伪造。
    1、空色不存在相等与否;
    2、诸法空相不增不减,所以“心空增能,性空增智”不成立;
    3、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岂能“唯慧不空”?
    

    衣***

    2018-04-08 05:36:02

  • 2018-04-08 03:36:02
  • “色不异空”是对凡夫说的。
    “空不异色”是对二乘人说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菩萨说的。
     ----参《 心 经 》 略 说(黄念祖老居士),我的共享资料里有。

    隐***

    2018-04-08 03:36:02

  • 2018-04-08 03:36:02
  •   佛教的“色即是空,空既是色”理论是佛教的有一个相当完整和细致的思想体系。“色空理论”是在自然层面上的理论,是个很重要的方面。如果不知道就弄不懂佛教的缘起理论。为了便于表达和理解,请允许我用通行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理论。
    佛教认为,人的心(即意识)之外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这个世界包括人的肉体和自然界。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觉到,这就被称为“色”。那么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是由四大因素构成的。四大因素为“地、水、火、风”。四大因素由于因缘构成万物,又因为因缘复归和还原于四大因素。
      这种还原和复归被称为“空”。特别的,佛教认为,这个空色的过程是循环往复的。一个循环结束,另一个循环开始,佛教称其为"轮回"。请注意这是佛教被认为是无神论的基本根据。 释迦牟尼佛认为这种由空到色,由色到空的轮回是没有意义的,没有任何进步的含义在里面。
      同时又可以推出一个结论,那就是空与色是等价的。没有任何区别。由此可以导出一个结论,真正具有实质意义的,就是实现"涅磐"。只有涅磐才有意义。实际上这就是佛教"色空"理论的基本意义和作用。 和西方哲学思想比较起来,佛教的色空理论和西方的自然社会发展进步论和根本性的区别。
      
      因为西方哲学对过程的发展也含有循环和重复的观念,但西方人认为这个循环和重复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总是进步的。但释迦牟尼佛则认为这种循环和重复一点进步意义也没有。 总之,"色即是空,空既是色"的空色观是佛教独特的思辩,是佛教对宇宙的基本看法。

    二***

    2018-04-08 03:36: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