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心跳慢的人要注意什么

心跳的速度偏慢会怎样?


      		
吴*** | 2018-03-19 03:10:47

好评回答

2018-03-19 12:14:50
李*** |2018-03-19 12:14:50 58 10 评论
心跳过缓不可等闲视之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70~100次,如果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则为 心跳过缓。 

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常见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可释放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故可使心跳减慢。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心跳过缓,心律多数是整齐的,一般每分钟30~40次。这种情况以老年人为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跳的起搏点...

查看全部>>

心跳过缓不可等闲视之 


正常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70~100次,如果每分钟心跳少于60次,则为 心跳过缓。 

引起心跳过缓的原因常见于: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可释放一种被称为“乙酰胆碱”的物质,对心脏起抑制作用,故可使心跳减慢。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所致的心跳过缓,心律多数是整齐的,一般每分钟30~40次。这种情况以老年人为多。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不能很好地发出冲动或延迟发出冲动,会使心跳变慢,最常见的病因是心肌病、冠心病以及老年人心脏传导系统的退行性病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心跳有时每分钟只有30次左右。 

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即由起搏点窦房结发出的冲动波不能传到房室结而被阻断,此时心室只好代偿性地自己发出冲动,所以心跳相当缓慢,一旦发生完全性的房室传导阻滞,心跳每分钟仅有20次左右,可因心脏排血量明显下降直接影响脑部供血而出现头晕,甚至造成晕厥或抽搐。 

中老年人一经发现有心跳过缓变化时,不可等闲视之,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做系统检查。 
其次,关于服药问题。由于引起心律失常的病因不同,症状表现各异,治疗用药有别,进服心血管类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不要盲目吃药,切忌见“心药”就服。 
大部分心律失常病人,经服药治疗症状一般可以恢复。当然功能性的心律失常只要消除诱因,症状也就自然消失。但有些严重的心律失常病人,如心室颤动、心房纤颤、重度房室传导阻滞,还须做诸如电除颤、电转复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等特殊治疗。 
最后,还应注意的是,老人一旦发现心律失常后,要冷静,因紧张会加重症状,当然平时应保持心情舒畅,忌怒忌躁,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不要过劳。定期检查身体也很有必要。
0/300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2018-03-19 08:14:50
  • 人的心率正常值为60-90次/分。运动员心率普遍偏低一些,一般在60次左右,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但如果心率低于45次/分,则可能出现心源性昏厥,医学上称为阿氏昏厥,常常是由于窦房结出了问题,也就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是非常危险的。治疗主要是装起搏器,进出件装一台要花6万元左右。
    F*** | 2018-03-19 08:14:50 53 12 评论
    0/300
  • 2018-03-19 08:14:50
  • 心跳慢寿命长
    心跳与寿命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心跳慢的人是否比其他人寿命长些?这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系第一内科的林博史讲师目前正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
    
    “类似寿命短暂的老鼠这样的小动物,心脏的跳动特别快,而作为动物界长寿者的马和象,它们的心跳则要慢得多了。”时间生物学的这一公式,揭示了体重、心跳数与寿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也存在类似现象。因此,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增大心脏的耐...

    查看全部>>

    心跳慢寿命长
    心跳与寿命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内在联系?心跳慢的人是否比其他人寿命长些?这是日本名古屋大学医学系第一内科的林博史讲师目前正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
    
    “类似寿命短暂的老鼠这样的小动物,心脏的跳动特别快,而作为动物界长寿者的马和象,它们的心跳则要慢得多了。”时间生物学的这一公式,揭示了体重、心跳数与寿命之间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人类也存在类似现象。因此,通过适当的运动锻炼身体,增大心脏的耐受力,控制心跳数,也许将成为人们延长寿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林博史讲师通过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心跳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体重仅30克的鼹鼠,其心跳数高达每分钟600次,体重1.8公斤的猫,却一下子减到了每分钟200次。体重80公斤的人,每分钟平均心跳80次,而重达3吨的大象,每分钟仅心跳20次。研究表明,心脏的跳动周期(完成一次收缩、扩张过程所需的时间),与动物的体重成反比。此外,健康人群中,体重50公斤者的每分钟心跳数为90次,100公斤者则为75次。由此看来,人的体重与心跳也存在着类似的反比例关系。
    
    如果假设人的平均寿命为80岁左右,在综合考虑了日常生活等诸多因素之后,林博史认为,人一生的心跳数在15亿次至20亿次之间。当心跳数达到一定极限后,寿命便自然终结。
    
    无论不同动物或个体间存在何种体重差异,心脏每跳动一次消耗的能量均为一焦耳,由于体重增加,会导致心跳数相应减少,动物的代谢周期也随之拉长。每一单位时间能量消耗的减少,为延长寿命创造了良好条件。相反,如果体重过轻,则会导致寿命的缩短,但肥胖会加大心脏负担,成为影响健康的潜在威胁。因此,由肥胖引起的体重增加,则是必须加以控制的。
    
    那么,怎样才能放慢心跳呢?林博史认为,各种跑步锻炼十分有助于减少心脏的跳动次数。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这种运动的人稍稍动弹一下身子,心跳便会一下子加快,停止运动后也往往要喘上好一阵子时间。平时经常锻炼者,心跳不会出现明显的加快。即使剧烈运动后,心跳也能很快恢复正常。只有坚持锻炼,才能保持强壮的体魄和适宜的体重,使心脏能适应各种剧烈运动,避免出现心跳加快的不良反应。此外,心脏一旦出现异常加快跳动,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对于酗酒等“玩的就是心跳”的不良生活习惯,则不宜倡导。因为保持合适的心跳,有助您的健康。
    摘自: 
    倒*** | 2018-03-19 08:14:50 54 1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