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为何富不过三代?

首页

为何富不过三代?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8-16 22:23:26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做富不过三代。意思是说,一个家族无论积累了多少财富,都很难维持这种富有的环境超过三代。个中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成长的环境不同,每代人的性格各不一样,这就会大大影响他们在商业竞争上的表现。 
      
    通常,第一代的创业者,多生于忧患,意志上有较多的锻炼机会,故刻苦耐劳,不易言弃。
      他们的危机感重,倾向节俭,容易积累财富。 到了第二代,年幼的时候,可能仍有机会与上一代一起捱苦,知道上一代创业艰辛,觉得自己有守业的责任。加上自小受到父母的督促教育,多少还能承继到一些上一代的优点。 但到了第三代,已是含着银匙出世。
      根本不知道世界艰难,故不懂节约,不愿捱苦,受不起挫折,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无可避免节节败退。第二,有钱人通常不会只生一个孩子,子女成群的结果是财产愈分愈薄,失去集中的优势与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子女众多必然会争产,结果大家都把精力放在内斗上,着眼于既有财富的争夺上,而不是把力量投放在赚取新的利润上。
      这样发展下去,家族的事业自然走下坡。 为了避免财产被分薄以及子女争产,很多家族都有由长子嫡孙承继家族事业的传统。但这亦导致家族事业衰落的最主要原因——血缘承继的局限性。 家族事业发展得愈大,对接班人的要求就愈高;如果接班人能在有血缘关系的人里面找,那选择的对象就不足够;如果接班人一定要是长子嫡孙,那就是连选择的机会也没有,所托非人的机会就更高,可能无需等第三代,传到第二代已经出事。
       现时西方社会处理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把管理权与拥有权分开。企业以有限公司的模式组成。子女承继的只是股权,而非管理权。有股权的只是有权去投票选择公司的管理人员——董事会,不一定自己亲自去管理。这就可以选择最适当的人才来管理公司,令企业的寿命可以长一些。
      不过,中国人的传统是不信家族以外的人,总是担心谋臣会变成权臣,最后谋朝篡位。因此,拥有股权的人多选择自己落场,要把管理权牢牢地掌握在家族成员的手里。结果,企业迟早会落在不善于管理的家族成员的手里,在竞争中被淘汰。 我把自己在中原的股权捐给慈善基金,并提早选择非家族成员当接班人,目的就是希望中原的寿命可以长一些,令在中原工作的两万多个员工,可以继续他们的事业前途。
      我视此为我应有的责任。 。

    s***

    2009-08-16 22:23:26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