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球蛋白低

球蛋白低是什么原因?如何治疗?饮食方面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 2009-05-02 18:21:15

好评回答

2009-05-02 22:36:47
天*** |2009-05-02 22:36:47 131 40 评论
总蛋白高,白/球低是由于球蛋白偏高,原因有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红斑狼疮等 总蛋白低,白/球低是由于白蛋白偏低,见于肾病,营养不良等 如果白/球低并且白蛋白底,球蛋白高的话,提示是肝病,比如,肝炎. 如果三个蛋白都高,是大量呕吐或烧伤导致体液丢失过多,血液浓缩. 肝脏是身体内制造白蛋白的惟一场所。正常人每天由肝细胞制造的白蛋白为11-14 .7克。肝损害时,白蛋白的合成、细胞内运输和...

查看全部>>

总蛋白高,白/球低是由于球蛋白偏高,原因有慢性炎症,免疫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红斑狼疮等 总蛋白低,白/球低是由于白蛋白偏低,见于肾病,营养不良等 如果白/球低并且白蛋白底,球蛋白高的话,提示是肝病,比如,肝炎. 如果三个蛋白都高,是大量呕吐或烧伤导致体液丢失过多,血液浓缩. 肝脏是身体内制造白蛋白的惟一场所。正常人每天由肝细胞制造的白蛋白为11-14 .7克。肝损害时,白蛋白的合成、细胞内运输和释放发生障碍,引起血清白蛋白 减少。 急性肝坏死时,肝脏合成白蛋白能力明显降低,但因其半衰期较长,白蛋白的 降低常于1周后才能显示出来。轻型肝炎患者白蛋白降低较少或呈中度减少。但在 重型肝炎可明显降低,且减少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常呈正比。因此在肝炎早期,白 蛋白浓度可作为肝炎严重程度判断的依据。 白蛋白减少是肝硬化的特征。但代偿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即使已出现显著的高 Y球蛋白血症,白蛋白的减少也往往属于轻度。当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时,白蛋白 就会显著减少。也就是说,白蛋白无显著下降的肝硬化往往处于代偿期,有明显减 少的患者,则常为失代偿期,且近期预后不佳。 当肝硬化患者白蛋白减少到3克 %以下时,大多数患者出现或将要出现腹水,此时若给予患者合理的内科治疗,白 蛋白回升,提示患者短期预后尚好;如不能回升,或进一步减至2克%以下时,则 预后凶险。 临床上肝功能检查的主要项目包括:蛋白代谢检查、糖代谢检查、脂类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血清酶学检查等。 一、如何看血清酶学化验单 常见以下几种酶:谷丙转氨酶(英文简写为ALT或GPT)、谷草转氨酶(AST或GOT)、碱性磷酸酶(英文简写为ALP)、γ-氨酰转肽酶(英文简写为γ-GT)、胆碱酯酶(英文简写为CHE)。它们的正常值一般在化验单上标示出来,如果采取的化验方法不同,各种酶的值也就不同。通常的参考值是: ALT<40U;AST<40U;ALP:30-133U;CHE:3278-13200U;γ-GT<40U 大多数脂肪肝病人的AST、ALT正常或仅有轻度升高。如果这两个值远远高出正常值,则应该怀疑病毒性肝炎或其它急性肝炎。ALT和AST存在于正常肝细胞中,当肝细胞损伤时即逸出细胞外进入血液中。因此血液中的ALT和AST升高间接反应肝脏受损的程度。 二、如何看胆红素代谢化验单 常用的胆红素代谢化验项目有: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三项。这些指标的正常数值为:血清总胆红素:1.7l-17.1µmol/L;间接胆红素:0~6.81~mol/L;直接胆红寨:1.7-10.2µmol/L。 血清总胆红素的临床意义:①判断有无黄疸或黄疸的程度:TBil 17~34µmol/L为隐性黄疸,34~170pµmol/L为轻度黄疸,170~340µmol/L为中度黄疸,大于340µmol/L为高度黄疸;②判断黄疸的类型:TBii在340~510µmol/L者多为阻塞性(完全梗阻)黄疸,不完全性梗阻多为170~265µmol/L,肝细胞性黄疸多为170~200µmol/L,溶血性黄疸很少超过85µmol/L;③结合血清胆红素分类判定黄疸类型:TBil和直接胆红素增高为溶血性黄疸。TBil和间接胆红素增高为阻塞性黄疸,TBil、间接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增高均为肝细胞性黄疸。 三、如何看血浆蛋白化验单 肝脏是机体蛋白代谢的主要器官。如白蛋白、脂蛋白、凝血因子和纤溶因子以及各种转运蛋白等均系肝细胞合成,当肝功能受损时这些蛋白质便减少;γ-球蛋白虽不是肝细胞合成,但肝脏功能受损时,如有炎症时,γ-球蛋白可增多。测定血清蛋白水平,可了解肝脏对蛋白质的代谢功能。 脂肪肝最常见的异常变化是血浆蛋白总量改变和白、球蛋白比值倒置,有些病人的α1,α2,β-球蛋白增加。脂肪肝治愈后,血浆蛋白恢复缓慢,常要经过3-6个月之后才恢复正常。肝功能化验单上蛋白检查主要有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三项。血清总蛋白正常值为60~80g/L,球蛋白正常值为20~30g/L,白蛋白正常值为40~55g/L,总蛋白值等于球蛋白与白蛋白值之和。 白蛋白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功能的正常肝细胞的数量;若白蛋白值在病程中逐渐减少。则表示病情较重,预后不好。治疗后白蛋白值上升,提示治疗有效;白蛋白值减少到25g/L以下时,容易发生腹水。球蛋白值升高,一般表示肝脏内有炎症改变。 A/G比值即指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肝脏损伤严重,病变范围较大时,可见到A/G比值倒置。A/G正常比值为1.5~2.5:l。病情好转后白蛋白回升,A/G比值也趋向正常。 血清总蛋白,轻度肝病时一般不会改变。血清总蛋白若>80g/L,称为高蛋白血症,主要是因为肝脏有炎症时球蛋白增多所致,常见于肝硬化、慢性炎症时。血清总蛋白<60g/L称为低蛋白血症,见于慢性肝脏炎症、恶性肿瘤等。 四、如何看血脂化验单 临床上常用的化验项目主要有: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6项。它们正常值为: TC:成人:2.86-5.98mmol/L(110-230mg/d1) TG:0.22-1.21mmol/L(20-110mg/d1) HDL-C:0.9-2.19mmol/L(35-85mg/d1) LDL-C:<3.12mmol/L(120mg/d1) ApoA1:l10-160mg/dl ApoB:69-99mg/dl 脂肪肝本身即为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脂肪代异常。脂肪肝患者血脂检查可见血脂明显增高,表现为TC、TG、ApoB均明显增高,另几项可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上述各指标数值因各个医疗单位检测方法、实验条件不同可出现不完全相同的正常值。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五、不同原因所致脂肪肝化验检查结果有特异性吗 脂肪肝的化验检查通常仍难以与其他疾病如传染性肝炎等相鉴别,但确诊为脂肪肝后,有些化验结果可提示脂肪肝的病因。 脂肪性脂肪肝:ALT、AST可升高,但多以ALT升高为著:若有胆碱醋酶升高,则对本型脂肪肝有一定诊断意义。 营养失调性脂肪肝:常见有高TG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脂肪酸血症,营养不良者常见低脂血症或伴低蛋白血症。 酒精性脂肪肝:γ-GT升高是诊断本型的较敏感指标:ALT与AST:ALT升高多不灵敏,因乙醛使酶的活性辅助因子B6下降所致。当AST/ALT>2时有诊断意参考资料: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