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佛法主张“因果论”,不主张“宿命论””是什么意思?

首页

“佛法主张“因果论”,不主张“宿命论””是什么意思?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9-01-25 13:57:14
    “因果论”,并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宇宙的因果规律。不管承认与否都存在着。
    “宿命论”倒真是一种论,错误的认为人的命运不可改变,一切都由神祗或上帝操纵。

    1***

    2009-01-25 13:57:14

其他答案

    2009-01-25 19:28:39
  •   因果论是指,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有一个原因和结果。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另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一种事物发展的结果,也必定是另一种事物产生的原因。原因和结果是不断循环,永无休止的。 
      因果报应是因果论的一理解。对做了坏事的人就说会有因果报应,对做了好事的人就会说好人有好报,因果论教人向善。
         因果论是佛陀智慧的结晶,是佛陀透视事物的本质而总结出来的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果论不仅仅适用于人的为善为恶,也适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   春夏秋冬是地球的一种气候变化,用因果论来说,造成地球春夏秋冬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及地球的自转。
      这就是形成地球春夏秋冬的因,春夏秋冬就是果。由于春夏秋冬的变化而带给地球四季冷暖的变化及花草树木的繁殖与衰灭,这是春夏秋冬所造成的果,在这里春夏秋冬又变成了因。   什么是宿命论呢?所谓宿命论是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必然因素造成,是可预测,可预知而又是注定的、不可改变的一种命观。
         宿命论指人生中早已注定的遭遇,包括生死祸福、贫富贵贱等或者相信一切事情都是由人无法控制的力量所促成的。相信宿命论的人认为人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注定的,由上帝或上天预先安排,是人无法改变的。   宿命论的观念十分普遍。不论古今中外,人们都不断尝试解开人生的种种奥秘,或找出某些事情的寓意。
      历史家黑尔默·林格伦说:“视乎人把事情看成是由某种力量促成,顺理成章地发生,还是纯粹出于偶然,然后人就把“神”、“命运”或“机遇”加诸其上。”在人类的历史上,跟命运有关的信仰、传说和神话常常俯拾即是。   亚述学家让·博泰罗说:“现代文化的各方面,都深受美索不达米亚的文化所影响。
      ”他也说,在古代的美索不达米亚或巴比伦,人们可找着“人类最早期对超自然事物的反应和看法,以及可辨别的最古老的宗教架构”。命运的观念也同样源于这个地方。   宿命论是早已有之的一种世界观,最早是源自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东方文化中的一派思潮,当时的人类感受冥冥中苍天与人世的变化,而觉得其中有一些必然的定数。
      此一东方幽冥的思想传到希腊后,成为希腊哲学中的一支,之后再由雅利安人带到印度,加上印度原本就有的吠陀文化中对命定现象的探讨,而成为印度思潮中重要的一派哲学,即今日我们称为的宿命论。 宿命论最主要的学说,即是认为在人类诸多的神秘变化的命运现象中存有一些定数—而这些也可称为必然法则的定数,即是组合世间诸法相的基本力量。
       时至今天我们也同样面对相似的困惑,所以我们希望世界改变——当然通常改变的是我们自己——希望一切更加公平合,希望这是个有希望的那种世界。   宿命的意思是指一切都是早已被注定了的,这个注定的意思并非简单的指规律性的东西:比如人总是要死的(起码到今天为止还是这样),它潜在的含义多少得牵扯上神秘主义,比如主宰一切的上帝之类。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宿命论的影子非常之浓厚,比如富贵天注定之类,虽然也有人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而那终究不是正常的社会形态,并非正常的人生奋斗。确实你得承认宿命论让人绝望,它不仅嘲弄作为一个物种人类的尊严,而且也无情的打击个人奋斗的价值。
      然而我们的文化,从来也不会让人真正绝望,正如鲁迅先生说到,所谓厄运并非不可化解,只要你愿意出钱,总有办法消灾。或者你可以贿赂“上帝”,或者你可以欺骗它。和神秘主义挂钩的宿命论多少还是给自由意志留下了余地。或者那时候人们并不真的明白什么是自由。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都是全称判断,因而是完全推理,由此得出“世界是宿命的”的结论是简单而明了的。   正因如此,人类不仅不应消极沉论,而且更应积极去发现认识和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
      因为如果说“鱼只能生活在水里”是规律的话,那么有人想“缘木求鱼”显然是徒劳和愚蠢的。   宿命是根本的,努力是必要的;宿命论并不排斥主观努力,正如古话所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事不谋不成,所谓“多算则胜,少算则不胜,况于无算乎?”。 这就是“积极宿命论”!   天命论与宿命论两者不同。
      天命,即是天人合一之天命,而宿命论却是悲观论,主张人冥冥之中自有命运安排。人再作为也无用。儒家学说岂是主张宿命论。   到底什么是命呢?命有三说:一是性命之命,二是命运之命,三是命令之命。   性命之命是人生来就有的。现在还没有研究出生命由无机物到有机物到生命体的产生过程,生命体到不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而是有生命的。
      若没有新的学说来解释,我们暂以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解释,生命体禀赋先天之元气,由此元气周流,故有生命之存在。此气化成阴阳五行,有消长存亡,有和与不和,故有生老病死。生老病死是先天禀赋所定的,不在人之所欲,称性命之天命。而后,生亦有差,有生而四肢不全者,有生于富家的,有生于贫家的,此不待言而不同。
      此可称社会之天命。此两者,俱称先天之命。   命运之命是后天所成。如一个人的品格气质,言行举止决定他的命运。君子与小人之命运不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此及是言人品之所积,非朝夕之功,渐积而至,亦可称天命。二则命运因时而不同,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易经》常言:利见大人;夫子常叹:河不出图,洛不伏书,吾亦已乎。
      都是时不同。   命令之命是社会位置而成,大人命小人,君子德风,小人德草,此命即是由位而成。现代命令之命,人易产生逆反心理。古时,这样的逆反心理少一些。“君叫臣死,臣不得不不死”也是带有时代性,这是极端化的命,然又不能违。这个时代已过了。
      
      但如果人人都不能从命的话,那么社会就散了架了。没有可成之事。   故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生命体是普遍存在的,人类一旦了解了自我那就不再是人类。

    w***

    2009-01-25 19:28:39

  • 2009-01-25 14:37:05
  •   “因果论”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原因,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另外,因与果的关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如果想改变自己说得到或者即将得到的果,就必须从因上面着手,改变因。这个理论其实最好的推论是,我们可是掌握自己的命运,就是通过改变“因”的做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宿命论”就是:世界上一切的事物的发生发展,其实都是早已经决定好了的结果,个人或者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只能被动的接受。至于这个早就决定好了的决定,到底是谁做的决定,有不同的说法。有天决定的的说法,有神决定的说法,也有其他说法。 不过这种“宿命论”的确是佛教驳斥的说法。
       hanlin43 的评论水平很高,本人也认为其推论过程非常有逻辑。特此补充。其实对于因果关系的问题,非常之复杂。因有大、小之分,因如同种子,种下之后要想结果,需要很多的条件相助,可以类比为,需要阳光、温度、湿度、土壤等。所以一颗种子下去之后,可能需要等待很多亿万年,也没有发芽,也可能在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之后发芽。
      我们对于罪业的忏悔,就是如同不给其以阳光、土壤等的助缘,所以罪业种子不发芽,所以没有罪业果实可得。 同样,对于改变命运的工程,是一个非常宏大的工程,我们需要不断积累的极大的善业,而且给其非常适合的助缘--阳光、土壤等等,促使其尽快发芽。并且同时给所有的恶业没有种子发芽的机会,或者说已经发芽生长的,不给其继续成长的条件,从而达到使恶业消失、恶报消失,善业增长、善报快来的结果,于是就会向好的方向,改变命运。
       有一种说法,人要对自己40岁以后的命运负责。这就是说,大多数人的命运,自己可以很容易的改变40岁以后的命运。而且,我们南赡部州的人,心力极大,所以只要心性集中,坚持不懈,很容易就可以改变命运的。 但是要提醒各位的就是,我们的世界是“五浊恶世”,造恶业容易,造善业难。
      所以很多人的命运就往坏的方向发展了。 《了凡四训》是一本很好的书,详细生动的叙述了一个人如何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在此推荐。 。

    飞***

    2009-01-25 14:37:05

  • 2009-01-25 09:43:11
  • “佛法主张“因果论”,不主张“宿命论””是什么意思?----因果论教导人积极向上,与人为善;宿命论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接受.....

    无***

    2009-01-25 09:43: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