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光”是物质吗?离开了“光源”,光还能存在吗?

首页

“光”是物质吗?离开了“光源”,光还能存在吗?

“光”是物质吗?离开了“光源”,光还能存在吗?应该可以吧,就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星星,可能已经是不存在的了,因为当星星的光传播到我们的眼中,它已经死亡了。但是我想不明白,光怎么就凭空产生了呢?产生之后,它会不会消失?如果不会,那全世界不都是“光”了吗?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8-05 10:21:39
      如果你把石头投入水中,就会产生水波,这个波,也是物质的。它会向四面八方散开去,假如水面足够大,你就会发现,水波离震源越远,水波的幅度就会越小,渐渐的就消失了。他的消失,实际上是被波的介质——水 吸收了。如果再有什么水草等等的杂物,也会吸收一定量的波的能量。
      岸边,也同样会吸收水波的能量。因此,水波不会越积越多,越来越大,以至于整个水域都成了“波”了。 当石头投入水中的一瞬间,产生了水波,石头进入水面后,这个“震源”就不存在了,但是,波被激起以后,波还存在,还在继续向四周扩散。因此,震源仅仅是对波的产生起作用,当波产生之后,就不再依赖震源了,这时候,即使震源消失,波依然存在,并且依然向四周扩散。
      
       光也是一种波,它也是物质的。发光的时候,必须依靠光源,没有光源,就发不出光。当光源消失后,原先发出的光波依然存在,依然向四周扩散,并且越远越弱。还会被它照射到的物体(例如:宇宙尘埃)吸收掉。所以,不会象你说的:满世界都是“光”。 这个问题之所以难于理解,主要是由于光的速度太快了,不好理解,其实,跟水波的道理差不多,你把它想象得慢一些,或者说,你把自己站在更宏大的场景里,就好理解了。

    老***

    2008-08-05 10:21:39

其他答案

    2008-08-05 21:39:02
  • 光是物质,它是一种电磁波,光离开光源之后,还会自己互感,电场生成磁场,磁场再生成电场,这样无限的互感下去。

    李***

    2008-08-05 21:39:02

  • 2008-08-05 03:19:29
  • “光”是物质,有光子组成。离开了“光源”,光不能存。

    一***

    2008-08-05 03:19:29

  • 2008-08-04 19:25:14
  •   可以激发视网膜产生视觉能力之辐射能;电磁波之可见光谱范围为380~770nm(10-9m) 
    光分为人造光和自然光。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客观世界中斑驳陆离、瞬息万变的景象,是因为眼睛接收物体发射、反射或散射的光。光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
       光源:能自身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光源分冷光源和热光源; 冷光源:指发光不发热(或发很低温度的热)。如萤火虫等;热光源:指发光发热(必须是发高温度的热)。如太阳等; 严格地说,光是人类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一种辐射。有实验证明光就是电磁辐射,这部分电磁波的波长范围约在红光的0。
      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在0。77微米以上到1000微米左右的电磁波称为“红外线”。在0。39微米以下到0。04微米左右的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方法去量度和探测这种发光物体的存在。所以在光学中光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红外线和紫外线领域,甚至X射线均被认为是光,而可见光的光谱只是电磁光谱中的一部分。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即既可把光看作是一种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也可把光看成是一个粒子,即光量子,简称光子。 光速取代了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的铂制米原器被选作定义“米”的标准,并且约定光速严格等于299,792,458米/秒,此数值与当时的米的定义和秒的定义一致。
      后来,随着实验精度的不断提高,光速的数值有所改变,米被定义为1/299,792,458秒内光通过的路程。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光是信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睛…… 光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电磁波,覆盖着电磁频谱一个相当宽(从X射线到远红外)的范围,只是波长比普通无线电波更短。
      人类肉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只是整个电磁波谱的一部分。 当一束光投射到物体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干涉以及衍射等现象。 光线在均匀同等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波,包括红外线,它们的波长比微波更短,频率更高,因此,从电通信中的微波通信向光通信方向发展,是一种自然的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普通光:一般情况下,光由许多光子组成,在荧光(普通的太阳光、灯光、烛光等)中,光子与光子之间,毫无关联,即波长不一样、相位不一样,偏振方向不一样、传播方向不一样,就象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光子部队,各光子都是散兵游勇,不能做到行动一致。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同一平面,位于法线两边,且光路可逆行。 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会产生折射。如果射入的介质密度大于原本光线所在介质密度,则入射角小于折射角。反之,若小于,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但入射角为0,则无论如何,折射角为零,不产生折射。
      但光折射还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产生,理论上可以从一个方向射入不产生折射,但因为分不清界线且一般分好几个层次又不是平面,故无论如何看都会产生折射。如从在岸上看平静的湖水的底部属于第一种折射,但看见海市蜃楼属于第二种折射。凸透镜凹透镜这两种常见镜片所产生效果就是因为第一种折射。
       激光——光学的新天地 激光光束中,所有光子都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的频率(或波长)一致、相位一致、偏振方向一致、传播方向一致。激光就好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事情激光能做,而阳光、灯光、烛光不能做的主要原因。
       。

    1***

    2008-08-04 19:25:1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物理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