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本科生自考

首页

关于本科生自考

我是通信工程的大一本科生,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想自考一个软件工程或相关的专业的学位。到时候拿个双学位。希望大家给点建议,或推荐几个学校。谢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1-26 15:56:27
      我是通信工程的大一本科生,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想自考一个软件工程或相关的专业的学位。到时候拿个双学位。希望大家给点建议,或推荐几个学校。谢谢! 
    建议考网络工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是我国西南地区普通高校中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培养电子信息及其相关专业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四川省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始建于1951年,具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近年来,学院抓住四川省和成都市将信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的机遇,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同步发展。学院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信息技术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电子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西部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人才培养基地”;被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
      2004年学院开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招收培养国防生。学院现有人民南路校区、航空港校区和龙泉校区,占地1600多亩,校园规划现代、设计新颖、设施完善、风景优美。   长期以来,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突出信息技术的办学特色,坚持工、理、管、文多学科发展的办学方向,为国家各行各业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已为我国的国防、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环境保护、能源交通、教育科研、金融保险、农林水利、气象等行业和部门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大部分已成为业务、管理骨干或科学技术带头人,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近几年大量毕业生到信息产业或相关知名企业就业,如诺基亚、摩托罗拉、IBM、深圳华为、熊猫电子、国内各大航空公司、各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局等。
         院系设置:强化优势 突出特色   学院设立有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控制工程系、计算机系、网络工程系、软件工程系、大气科学系、环境工程系、计算科学系、光电技术系、电子商务系、外语系、社会科学系、统计系、会计系、经济贸易系、管理系等17个系和体育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学部、网络中心、电子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共开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电子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大气科学、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工程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英语、汉语言文学、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会计学、金融工程、市场营销、统计学、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艺术设计等本科专业,以及大气科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基础数学、环境科学、计算机应用、统计学、应用数学等硕士点,目前我院信息工程类专业已基本覆盖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目录中的电气信息类专业。
      此外,学院近两年还建立了印度NIIT软件工程师培训学院、美国CISCO网络技术学院、美国CSM西南培训中心等继续教育机构。   师资队伍状况:优化结构 提高素质   学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120人,硕士生导师90多人;有高级职称教师380人,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有440余人。
      一大批出国深造回国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为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我院还长期聘有外国专家从事英语课教学和部分专业课教学。 邀请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访问、讲学,并与美国Temple大学、宾西法尼亚大学、伊利诺宜大学、华盛顿大学、南新罕布什尔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日本气象厅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所、印度mysore、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日本千叶大学等国外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友好科学合作交流关系。
         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成果丰硕 应用研究特色明显   学院现有18个独立设置的研究所(室), 2个产学研基地。教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电子信息技术、CAD系统、机电一体化、高速数字信号处理、专用集成电路应用与开发、天气雷达数字化研究、生态监测系统研究、多媒体通信技术、宽带接入网技术、GPS与GIS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设计、管理信息系统、气象卫星信息处理与应用、环境评价新方法研究与应用、数学、大气科学、财会电算化、电子商务、统计、经济学等。
         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4项并参加了包括973项目、863项目在内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3项。承担了国家信息产业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及部队等单位的横向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近几年也取得了新的突破,获得了国家级、教育部、四川省的多项科研项目资助,推动了该学科的发展。
      学术论文被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收录的有130篇。许多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实习实验条件: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学院拥有实时数字信号处理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大气探测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统计局统计信息技术与数据挖掘重点开放实验室、高原大气与环境研究中心等四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院设有大学物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电子技术、单片机与微机接口、通信原理、数据通信、卫星通信、天气雷达、大气探测、图象处理、数字信号处理(DSP)、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电子商务模拟、会计电算化、金融电子化模拟、环境工程、光电技术、数学模拟等实验室;设有外语语音室多个和校园无线语音广播系统;设有电子技术开放实习基地、会计实帐训练基地和综合气象台实习基地。
      教学实习、实验条件完备,设备先进。   学生培养:强化实践应用能力   学院以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和塑造学生“吃苦耐劳、勤奋上进、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精神。
      近年来,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捷报频传,仅2004年以来,就有72位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等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其中,在2005年“索尼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四项、二等奖6项、省级一等奖10项,在参赛的500多所高校中名列第六,总成绩名列全国一般高等院校第一名;在2005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个、省级一等奖2个;在2005年湿地使者长江行动评比中获全国三等奖;在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三等奖;在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西部地区决赛中获全国二等奖一个。
         生活设施:环境优美 设施齐全   学院环境优美,学生学习、生活及体育运动设施完善。学生公寓内开通了全国直拨电话、校园网接口,配有饮水机、热水器,每人有独立的学习空间。1000Mbps光纤与办公大楼、教室、实验室、教职工住宅和学生公寓相连接,形成了网络化教学、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体育设施、文化娱乐中心、学生食堂等服务和硬件设施完善。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8)85966177 85966378 85966857   邮编:610225   网址:   Email:zhaosheng@ 。
      

    a***

    2008-01-26 15:56:2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