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冰*** 23-06-14 教学设计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会用“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

1、练朗读。读好人物对话,读好第四节、第五节。

2、重感悟。启迪、教育学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环境,导入新课。

1、故事引入。(李秉哲)

从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他用与众不同的方式卖报纸,获得了成功)

2、今天我们将要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这个故事有些相似之处的课文,那就是《苹果里的五角星》(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课题。(生齐读)

3、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我们现在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先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如大声读、小声读、默读等方式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长句子的停顿,并且要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好,现在哪位同学愿意来告诉大家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指名回答)

三、精读课文,感悟道理。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A、那是谁把这个新的消息带给我的?(小男孩)那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请男同学一些来读一下课文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想想这个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B、指名回答。教师适时引导。

C、这次他又要显示一下他的新本领,他说了一句话,是哪一句,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指导读出神秘的语气)

2、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A、他的新本领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请女孩子一起来读一下这三个自然段,男孩子认真听,想想他这次带来的新本领是什么?

B、指名回答。那么他是怎样显示他这一项新本领的呢,孩子们在第三自然段去找找,有哪些动词?师适时板书。(先说,再切,然后举,最后自豪的让我看)理?

C、从小男孩的动作可以看得出他确实是一个非常聪明可爱的男孩,而“我”一开始相信小男孩的“新本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指导朗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D、在我看见小男孩显示的新本领以后,我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学生勾画)

E、我是如此的惊喜万分,激动不已,那到底小男孩是怎样切苹果的?谁来告诉我们大家?怎样是拦腰切?谁到黑板上来示范一下?那怎样才是通常的切法谁来示范一下?(黑板上画苹果,学生来“切”)

F、好了,为了让大家都能清楚的知道什么才是拦腰切,现在我们要分组活动了。请大家看小黑板。(小黑板出示:请同学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练习怎样拦腰切苹果,如果一次切不好,请想一想,在什么位置切下去才会看见苹果里的五角星,可以在草稿纸上画画图)

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A、真的,苹果里真的有五角星呢。那你知道是谁第一个发现苹果里有五角星的?(美国人迪恩帕金斯的儿子。)真的是太神奇了!作者在看到这一切以后,想到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请喜欢读这个自然段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一下这个自然段,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作者的想法吧。(生读)

B、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有哪些不能理解的,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魅力、创造力、鲜为人知)

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A、是的,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那为什么人们都不会想着拦腰切苹果呢?分小组讨论一下。

亲爱的孩子们,太感谢你们了!我听出来了,因为好看、美观,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缺少思考,少了创造发明……我被你们真正找到个个问题的答案而高兴,你们创造性的理解到了“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感动了我。

B、那么老师请问大家一个问题:“冰融化了会变成什么?”

C、现在孩子们已经懂得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同样的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动骄傲。你们是我最大的财富。让我们再一次重读一下这篇文章,带着那份特殊的感情,带着我们对它的理解,大声朗读吧。(生读)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验小男孩特殊的切苹果的过程

教学难点:通过语言文字感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时安排:两教时

第一教时(略)

第二教时(简案)

一、复习导入,理清脉络

师生接说:课文讲述的是一位( )把在( )学到的( )展示给“我”看,使“我”从中受到启发的事。

二、依据质疑,研读课文

1、 题目上为什么加“引号”(上节课学生的质疑)

2、 学生围绕“苹果核”和“图案”和“五角星”进行讨论。(明白三概念之间的关系)

3、 围绕三概念研读课文1-3小节。

1) 小男孩与我的对话(朗读训练,理解:鲜为人知)

2) 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实物演示理解:拦腰、横切面、清晰等词语)

4、 紧扣“魅力”,理解“创造力”研读第4小节。

1) 依据文中“……”的变换进行扩散思维训练,体会“魅力”所在。

2) 读文,感悟,揭示中心词“创造力”

3)创造力就是换一种切( )的方法。

4)简介韩国三星创始人李秉哲小时侯卖报纸的故事

扩散思维训练:创造力就是换一种( )的方法。

5)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引发: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周围你还见过或听过像这样的例子吗?)

创造力就是换一种( )的方法。

(教师点拨引导:这些解决问题、处理事情的方法与我们常规方法不一样,因此我们说“创造力”就是——)

6)激发创造兴趣:出示第一个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的人的个人资料——美国迪 恩 帕金斯的儿子

(教师诱发:听过介绍,同学们心里没什么感想?能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吗?)

5、教师总结全文。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感受留心观察会带来意外收获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中采用自己动手操作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畅谈。

2.在阅读中感受通过动作语言等体现的小男孩的意外、惊喜。为学生写作奠基。

(三)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词语的含义,并能使用它们。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重点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感悟能力。

2.懂得换一种角度思考,就会有新的发现。

教具学具:

学具:每人三个苹果、水果刀一把

教具:自制课件

教学环境:多媒体大屏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苹果)苹果里有什么?【生可能回答:果核、五角星、果肉………】

2、你怎么知道苹果里有五角星?【学生会回答:看书知道的……】

你真是一个认真的孩子,能从文中获得知识。【对学生进行评价】

小男孩聪明吗?你愿不愿意和他交朋友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说苹果里有五角星的小男孩。

二、认识小男孩,见识本领

1.读读读第1、2自然段【出示课件,突出词语引导学生读出小男孩的自信】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能读懂什么?

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你能读出小男孩的天真可爱吗?。

(生试读,师指导)

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却有了意外。

2.自读第3、4自然段,请你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小男孩向“我”显示了什么样的本领。

a(读后交流)

b能说说你们平时是怎么切苹果的吗?为什么这么切呀?(学生回答:好切、平均)

c你们想不想试试?看看怎样切出的“五角星”最清晰?(学生切苹果,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所观察到的。【切实理解“拦腰”、“清晰”】相继【出示苹果,学生切】【出示横切竖切图片】【出示课件帮助理解“横切面”、“清晰”’循规蹈矩”等词语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你们平时切苹果有谁和小男孩一样?

E、今天我们知道了小男孩横切苹果并且发现里面有“五角星”,你们心情怎样?(惊喜、意外)(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激发学习热情)【随机板书:竖切苹果、横切苹果、循规蹈矩】

作者也和大家一样,让我们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

F.指导朗读

三、悟道理【出示课件,指导朗读引导理解“魅力”】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切。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最后三句话。

①“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的含义?

4.小结: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总结全文。

因为习惯我们不再思考,缺少了创造,因为爱美我们往往忽略丑陋,恕不知丑的东西也有美的一面。不过值得老师高兴的是你们有创造性地学习了本文。

2.讨论交流: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2、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①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苹果里的“五角星”》(板书课题)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导:突出苹果里有什么,怎么读?强调是哪里的“五角星”,怎么读?

你们看,同一个课题,大家理解不同,读法也就不一样,这就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板书:魅力)在写“魅”字的时候要注意结构,“厶”不能丢。

②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五角星”加了引号,表示一种特殊的意义,并不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像五角星的东西。)可是,咱们从国旗上看到过五角星,从军人的帽徽上看到过五角星,怎么苹果里会有五角星呢?读了这篇课文就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语句和课文。

2、检查自学。

⑴读准生字新词:

清晰 生疏 苹果核 循规蹈矩 感触

魅力 图案 创造力 鲜为人知

指导“鲜为人知”中的“鲜”的读音,猜猜“鲜为人知”是什么意思?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清晰:清楚明白。

循规蹈矩:遵守规矩,这里指按一般的做法办事。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创造力:创新能力。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如果不是小男孩将这个发现告诉我,文中的我,还有老师,还有你们也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图案真是“鲜为人知”。

⑶指名分节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读第一段,指导:“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小男孩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会怎么想呢?(得意、急切)

3、质疑: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4、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课讨论。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

5、这件事为什么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说一说原因。

三、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8个生字。

四、作业:

1、练习朗读课文。

2、思考提出的问题。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2、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过程:

一、 动手操作,激趣揭题

1、你们在家切过苹果吗?通常在切苹果之前家人会叮嘱些什么?

师:这么多规矩呀,做父母的总是希望我们循规蹈矩。(板书:循规蹈矩)(指名读,齐读)每个小组桌上都有四只苹果,想一想,你准备怎么切?然后小组人员一个一个地切。一切由你作主,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2、交流,相机指导学生理解:“拦腰切” “横切面”“循规蹈矩”

3、板书课题

二、 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阅读课文,在不太懂的地方注上“?”,吸引你的地方就多读几遍。

2、学生自由交流。

(1)出示句子: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指名读,你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这图案为什么鲜为人知?苹果里的五角星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5)

教学目和要求:

1、 理解课文

2、 通过关键词,理解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准备:PPT

一、 读题,感受“魅力”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5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2、听说,有人已经回家迫不及待地切过了,为什么想切?(想看看那五角星)

3、这苹果梨的五角星吸引了你,或者说它具有很大的魅力。(板书:魅力)

4、找出文中含有“魅力”一词的句子,读一读。

5、出示:使我深有感触地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自己读,有什么疑问?

过渡:让我们先来认识这位小男孩。

二、 学习第一部分

1、 出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

(1) 一起读

(2) 从文中哪些词句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男孩?

(3) 小结

过渡:今天,他又带来了什么新本领?(切苹果)

他今天来到我家,迫不及待地想告诉我他的新发现,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对话

2、 出示对话

(1) 自由读,想想人物的表情、心理,多读多感受

(2) 你觉得应该读出什么语气?相机出示:神秘、不以为然、不屑一顾、平静

(3) 作者为什么会淡淡地说:我知道里面有什么?心理会怎么想呢?

小结:不就是苹果核吗?还这么神秘?

(4) 可是小男孩并没有因为“我”的平淡而阻止他显示本领,他却说……(引读)

(5) 此时他说话时心里是怎样的?(自信)

(6) 再读对话

过渡:读到这儿,这苹果究竟是怎么切的呢?到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

3、 学习切法

(1) 理解了吗? 会切吗?谁来给我们切一切?(学生切)

(2) 你有什么发现?理解拦腰切、横切面

(3) 你切到了五角星,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4) 小男孩跟你一样很自豪,带上你此时的心情读一读(出示: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

(5) 除了他的语言体现了他自豪的心理,再读读,还有什么能够体现他当时是自豪的、兴奋的、骄傲的心情?

(6) 最后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再读读他们的对话

4、 出示第四自然段

(1) 刚才不以为然的我,此时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小节,体会作者的心情,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在书上把它们圈画出来

(2) 交流(惊奇、感叹不已)

(3) 如果把这种心情读书来就更好了,指导朗读

(4) 他惊奇感叹的是什么?我们之前怎么没有想到呢?理解“循规蹈矩”、“生疏”?循规蹈矩的切法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都循规蹈矩地切呢?

学生猜测原因:习惯、平均、安全、好看……

(5) 小结

(6) 让我们再读: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

三、明理

1、这鲜为人知的图案仅仅吸引了小男孩吗?还吸引了谁?(理解还吸引了小作者写下了这片文章、还吸引了我们每一个读者……)

2、刚刚我们的谈话的内容,在文中也有体现,找出来读一读

3、你们回家后会怎么做?

4、为什么这么有魅力呢?学生回答

5、 什么是创造力呢?

那么往大处说呢?(交流)小结:创造力就是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延伸

在我们同学们熟悉的故事中,也有许多是体现创造力的故事,有哪些呢?

(司马光砸缸、田忌赛马……)

这些故事中,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6)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从中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主要板书计划:

显示新本领

17苹果里的 横切苹果 创造力

“五角星” 深有感触

作业 设计、安排:

课内:

1 抄写词语;

2 多音字组词;

3 造句;

4 按课文内容填空;

5 听写词语。

课外:

1 查字典,解释带点字;

2 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学习生字新词。

3、能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1.板书课题。

2.质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①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②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③给课文各自然段标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案”是前鼻音,无声母,不读ngan;

“魅”读mei,不读mo;

“循”前鼻音,第二声,不读sun。

②交流词语意思。

③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评读。

3.再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讨论交流。

①分段说说段落大意。

②分段指名读。

三、指导写字。

1.提示注意点:

“魅”字是一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笔画较多,不能丢里面的部分。

“循、矩”左窄右宽。

“案”上下所占比例基本一样。

2.学生描红。

四、作业 。

1.抄写词语。

2.多音字组词。

Xian hao qie

鲜好切

xian hao qie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一段。

1.名读第1、2自然段

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体会:邻居家的小男孩活泼天真的特点。

师板书:显示新本领

分角色读两人的对话。

2.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人惊奇了。

3.自读第3、4自然段,画出文中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及由此产生图案的有关句子。

实物演示,讨论交流。(结合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语)

“我”想到了什么?板书:横切苹果

指导读好感叹句,体会作者惊奇的心情。

4.小结:谁能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指导朗读:小男孩第一次和第二次说的话要读出充满自信的语气;

第三次说的话,要读出自豪的语气;

“我”说的话要读出平缓的语气。

最后一句感叹句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6.齐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5自然段。

2.用上文的词语说说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是指怎样的切法。

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朗读:读出不确定的猜测语气。

3.指名读下面三句话。

理解三层意思:

①第一层意思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

②从哪里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说说第二层意思。

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层的含义?

4.小结: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5.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讨论交流: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后所带来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什么启发?

你有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讲给同学们听。

五、作业 。

1.造句。

①魅力——

②清晰——

2.人们切苹果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而课文中的小男孩却是( ),而且苹果里有( )的“五角星”,这种( )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 )。什么叫创造力,从小处说就是( )。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之二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7)

教学设计:《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一缕清香发表于2010-3-23 19:54:00

教学设计: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上滩小学张晶

学习目标知识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清晰"、"魅力"造句;情意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教学重难点:

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思维。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嘛已经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

二、新课

1、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1、2自然段2)、出示课件:从哪儿看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他来干什么?找出重点词语

师生共同交流:小男孩是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

师板书:报告显示

2、学习3、4自然段

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我惊奇了,请读第3、4自然段。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两段,找一找他们之间的对话,读给同桌听一听。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

"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1)、轻声读

2)、汇报结果,同时教师找到有感情的读出这两句话,第一句肯定的语气,第二句骄傲,夸口的'语气。

3)、学生活动:小组切苹果,回报结果。

过渡:从同学们的切法中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们很惊喜,大家都很佩服这个小男孩了,这时候的作者心里会想些什么?同学们赶快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吧。

3)、齐读第1-4自然段。

3、指导自学第5自然段。

1)、指名读。2)、出示课件:这个自然段里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指的是什么?第二句中"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从小处说怎么理解?王大处说有怎么理解?

(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进行回答)

交流理解三、学生朗读,认真听,作评价。四、总结课文。

说说你的收获: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新奇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五、拓展作业

请你找一找身边的事例,写一段话我们一起交流

板书设计:5、苹果里的"五角星"

常客显示新本领

拦腰横切

(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思维)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8)

《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生字新词。

2、通过联系上下文和实践操作理解、运用文中词句。

3、感悟创造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

2、准备每人一只苹果,一把小刀。

3、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想请大家认识两样东西。

1、看五角星

你觉得这些五角星怎么样?在哪儿见过?板书:五角星

2、拿苹果交流:吃过吗?感觉如何?知道苹果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吗?预习了课文的同学都知道,在苹果里还有什么?书:苹果里的

3、过渡:看样子,课文大家都已经预习好了,能说说通过预习你学会了什么吗?

二、检查预习,感知课文

1、映示生字:练读

2、映示新词:练读

3、通过预习,你认为这些生字新词中,哪些字的哪些地方在写的时候要注意?

4、大家生字新词的预习能力很强,课文朗读预习的怎么样呢?

指定五位同学,并对其他学生提出听读要求:

如果谁能听出他们朗读中的错误,那就说明你的水平更高。请每位同学手中拿一支笔,准备记下他们读错的地方,等一位同学读完了再指出他读错的地方。

5、通过预习,和刚才听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些什么?

点拨:

(1)常客。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理解。

(2)苹果有两种切法。

(3)

6、通过课前的预习和刚才的学习,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引出切苹果,看苹果里的五角星。

三、品读课文,感悟体验

1、引导讨论:小男孩是如何切的?学生比划动作,理解拦腰和切下去,映示图片。

2、我们平时一般是怎么切的?映示图片。大家都是这样一种切法,那么这种切法就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通常)我们每个人都按照这种通常的方法来切,没有人用其他的方法来切,这种切法还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循规蹈矩的切法),这种切法我们都很熟悉,那么这种切法又可以说成是什么样的切法?(不生疏)

3、小男孩的切法可以说成是一种什么样的切法?

4、我们的切法和小男孩的切法不一样,谁能用连贯的话来描述一下这种情况?如果能用上却这个字就更好了。

指导不同的说法,如:通常、循规蹈矩等

5、弄清楚了这两种不同的'切法,现在我们请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合作,一只苹果按通常的方法切,一只苹果按小男孩的方法切,切后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6、交流: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上却、横切面、清晰,并在观察中理解横切面清晰等词。指导造句:你平时清晰地看到过哪些东西?

映示文中句子: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

读后比较: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像一颗五角星。

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

7、刚才我们发现了两种不同的切法,有两种不同的结果,我们从未见过拦腰切的方法,所以也从未见过苹果里的五角星。不同常规的方法带来了不同常规的结果。对于这两种情况,谁也能用连贯的话来说说我们的感受,最好也能用上却。

引导不同的说法。

映示文中的一段话,读。

8、小结:刚才,我们用两种不同的切法切开了苹果,看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也描述了我们亲自体验后的感受,并且用上了文中的新词。现在能不能把这个过程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要注意说清楚怎么切的,说清楚看到了什么,说清楚自己的感想,尽量学用上文中的词句。先请大家在小组里说说。

小组内练习,推选代表。

指名代表发言。

9、讨论:你喜欢哪种切法?为什么喜欢这种切法?自读第五自然段,看能不能用上第五自然段的一些词句来回答:我喜欢小男孩的切法,是因为。

(1)自读思考

(2)交流:指导用上魅力创造力

a随机指导理解魅力:

你为什么要用上魅力这个词来表达你对小男孩切法的喜欢?板书:魅力

映示句子: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引导:句中的魅力说得是什么东西?理解图案和鲜为人知。

五角星有这么大的魅力,以前有没有想到?没有想到这个意思,这句话中有一个字表明了,是哪个字?(竟)指导朗读这句话。

第五自然段中还有一句话也能说明五角星有很大的魅力,看出来是哪一句话吗?

指导造句:平时见过哪些有魅力的东西?

小结:这样有魅力的五角星,谁不喜欢呢?

b随机指导理解创造力:

你为什么要用上创造力这个词来表达你的喜欢?板书:创造力

联系课文内容点拨:创造力创造的能力不同的切法。板书: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映示句子: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还可以说成换一种干什么事的方法?

映示: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的方法。

讨论:文中哪一种做法是没有创造力的做法?哪些词语不能说明有创造力?

小结:有了这种创造力,就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五角星,做出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有魅力的东西来源于创造力。

完成板书: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9)

《苹果里的五角星》课堂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学情分析:

课文故事发生在生活中,但学生平时可能缺少这方面的观察和思维习惯。因此,学习本文,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小男孩的这种打破习惯思维的举措。从而认识到创造力来源于打破习惯思维方式。

设计理念: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本文教学重在读中感悟,受到启迪,明白打破习惯思维方式的重要。

教学要求:

情义目标: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学习字词。

第二课时:从小男孩的举措中体会什么叫创造,受到感染,启迪。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

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

两个小报童在车站卖报。一个报童卖报没有什么与众不同,卖出一份报纸,收回一份报款,卖出多少,收回多少。另一个报童的卖报的方式却大不一样,他不停地把手中的报纸一一往候车乘客的手中塞,而并不急于收受报款,等手上报纸没了,他再一一回收报款。同样是在车站卖报度日,不同的卖报方式似乎决定了两位报童的不同的命运。这后一个报童不仅在车站赢得了更大一块“蛋糕”——成为国际知名大企业的老总,他就是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李秉哲。

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

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二、初读课文

1、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

(生自由阅读课文)

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

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

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

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

4、这件事为什么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说一说原因。

三、作业:

1、 练习朗读课文。

2、 思考提出的问题。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汇报交流。

说说你回家切苹果的情况,你是怎样切的,分别看到了什么?

三、学文探索,体会何谓创造。

1、 一般人是怎样切的?理解 循规蹈矩

2、 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切的?理解拦腰切下去

(1) 演示一下切法。

(2)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理解 横切面 果然

3、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你想过没有?(思维定势作用 或是出于方便 出于公平 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 )

4、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 “魅力”。文中指什么?(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

4、“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

(所谓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等。)

5、 出示名言警句

(1)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 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 ——(罗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

6、 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练笔。写一写,再交流。

7、 把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最后一节),建议背一背。

四、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用下列词语造句。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10)

四年级《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启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且又充满童趣的文章。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故事:邻居家的小男孩传给我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把苹果横着切下去,苹果核部分就会出现一个五角星的图案,这使我从中受到启迪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因此,阅读教学要以生为本,变封闭为开放,让他们有更多探索的权利和机会,去反复研读文本,咀嚼文本精华,体悟内蕴情感,领悟文本主旨。可以说,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置身于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笔者以为,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像、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的感受,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本教学设计力求通过揭题悬疑、初读感知、细读体验和研读玩味四步曲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诱发创造力、认识创造力、启发创造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拓展学生的思维,在学习中广泛讨论了由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你想到了什么?最后,还进行了拓展训练和补充阅读,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比较文中切苹果的两种不同方法,逐步感悟创造的真正含义,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体会文中切苹果的两种不同方法,逐步感悟创造的真正含义,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紧紧围绕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这么大的魅力。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我们每天都要做数学题,有的数学题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二、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板书课题。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三、初读课文

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生字,读顺语句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想想他们的意思。

清晰

生疏

苹果核

循规蹈矩

感触

魅力

图案

鲜为人知

创造力

4、自学,巡视,适时指导。

检查自学情况四、细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

第二课时

一、揭题悬疑,诱发创造力

1、教师揭题,引发学生思考:

(1)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2)你看见过五角星吗?你看到过哪些物品上有五角星?

(3)苹果里怎么会有五角星呢?

(4)谁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的?我们能发现吗?

2、师生互动交流。

二、再读感知,认识创造力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注意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和句子。

(2)检查学生生字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正音。注意疏是翘舌音;案是前鼻音;秘读mì。

(3)指名读课文。提示生字的读音,注意长句的停顿。范读差不多/每天都要跑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

2、学生通读课文几遍后,鼓励提出一些问题。学生提问的过程,教师要及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重点围绕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和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两句理解。

(1)你怎样联系上下文理解魅力这个词?

(2)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创造力?

三、细读体验,启发创造力

1、教师让学生拿出苹果,四人一组练习切。提醒学生不要一齐切,最好先切一个,观察观察再切第二个,再观察再切第三个、第四个

2、请学生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苹果,绘制一张图谱,说明什么是拦腰切?怎样切才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3、请学生汇报自己切苹果的情况。

4、怎么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多媒体出示第5自然段,并且引导学生多读。)师:请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的?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理解中大致归纳出这样几种观点:

(1)辞典中说魅力是很能吸引人的力量,结合上下文与辞典中的解释,本文的魅力指的是拦腰切苹果发现到五角星,是许多人没有发现的,所以特别吸引人。在第5自然段中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从中可以看出吸引人的力量。

(2)从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这句话中,可以读出魅力的意思就是创造力。

(3)综观全文,那种从顶部切到底部的切法是常用的方法,是没有魅力的,是不要传的,而因为拦腰切的人太少了,且拦腰切又能发现到五角星的.人更少,所以才有魅力。

(4)课文第1、2、3自然段写到邻居家的小男孩想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新本领,并且还要通过亲自切苹果来显示,可以看出苹果中的五角星自身的魅力已经感染了这个小男孩。

(5)从第4、5自然段中作者发自内心的话,可以读出作者是被感染了,尤其是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

5、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生读自悟)

四、研读玩味,激活创造力师:我想请同学们用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两个问题。

1、寻找这个极具创造力的世界名人。教师或学生简介世界第一个发现这个五角星的人美国迪·恩·帕金斯的儿子。

2、探索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通过学生反复讨论,再次观察学生动手切苹果思考、交流,教师归纳整理:

(1)苹果不拦腰切好看。我们把从顶端切到底部的苹果放在盘子里,就比拦腰切的苹果美观。

(2)苹果不拦腰切体现公平。如果几个人来平均分一个苹果,因为苹果不是一个圆柱体,拦腰切可以一眼看出大小,谁愿意吃小的?谁好意思直接拿大的吃?而一般切法切出的苹果大小往往一样,不存在公平的问题。

(3)苹果不拦腰切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不拦腰切苹果,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

(4)人们不会想到切苹果还会有什么创造,怎么方便怎么切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小结:因为好看、美观,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缺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也就缺少了创造和发明。所以,打破常规思维,或许就能展现你的创造力。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提示读出自己创造发现的喜悦之情。)

五、调动积累,链接生活。

1、读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个人,(板:李秉哲)他是世界知名企业韩国三星集团的创始人。师讲卖报的故事。出示故事。你觉得李秉哲的做法怎么样?师小结:正因为他有创造力,才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卖报纸的方法。你还能说一两个例子,换一种说法吗?(曹冲称象、田忌赛马、司马光砸缸····)

2、补充关于创造、创新方面的话。

3、其实创造力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在我们身边,你想不想做个有创造力的人?请同学们用苹果核、秘密、孙悟空、种子、机器猫等词语编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六、作业

1、阅读介绍名人发明创造的故事,总结他们成功的原因。

2、故事接力棒:把这个魅力无比的故事传给更多的人。板书苹果里的五角星横切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11)

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范文

学习目标:

知识: 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情意: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学策略:指导学生紧紧围绕课后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读书圈画、讨论交流、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达成目标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意想不 到的结果,相信大家一定会感兴趣的。

2、揭示课题,解题激趣 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 学生自由发表见解。

揭示课题后齐读课题引导学生理解:这里的五角星加了引号,表示一种特殊的意义,并不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像五角星的东西。 激发兴趣。

二、初读指导。

1、出示自学题

(1) 给课文自然段写上序号。

(2) 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语句和课文。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 检查自学

(1) 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循,案。

(2) 解释词语,学生试答,教师确定。

4、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

5、 齐读课文 。 自由轻声按要求读课文。

读读下面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清晰 生疏 循规蹈矩 感触

魅力 图案 鲜为人知 创造力 能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

1、读生字,认清字形、笔顺。

2、检查其他生字掌握情况。

3、进行扩词练习。 按要求描红,仿影、临写。

认真完成书写练习。 注意卷面整洁,把生字写得整齐、漂亮。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文后练习3中的8个词语,同时指名二人上黑板听写,师生评议

2、指名读课文。 听写后自行核对订正。 复习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从哪儿看出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他来干什么?这里用两个 新有什么含义?且等下文后再谈。

3、第2自然段里我是怎么回答小男孩的? 过渡:事情就是这样平静地开始,可接下来就有了新的发现让我惊奇了,请读第3、4自然 段。 读读,想想;

讨论交流。

小男孩是常客,却差不多每天带来新闻、新本领,可见得是常来常新,怪招人喜爱的。

这说明我觉得问题太简单了,苹果里面当然是苹果核了,还会有什么别的东西吗?所以我瞧着小男孩平静地回答。 提问,朗读。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课文。体会小男孩的招人喜爱。

二、第3、4自然段

1、 指名读

2、第3自然段开头两句写小男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第三句话写我看到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和众通常的切法有什么不同?第四句写小男孩有什么表现?说了什么?这一自然段哪一句体现了小男孩的新本领? 第4自然段写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小结:谁能说说第1-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4、齐读第14自然段。 学生读,思考;

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理解重点词语;

讨论理解;

这4个自然段里小男孩的话该怎么读?我说的话和我看到和想到的内容该怎么读?

指名读,评议,齐读, 指导学习领悟农民对乡戏的喜爱。

三、指导自学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 这个自然段里第一句里的这样切苹果指的是什么?两次用也许是出于表示意思?这一句该怎么读?

3、 第二句到第四句说的是我的感触。第二句中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指的是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竟有那么大的魅力?人的创造力是什么呢?课文是怎么来说的?往小处说是什么意思呢?

4、第5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5、 齐读第5自然段。 四人小组读书讨论: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生讨论;

学生朗读,认真听,作评价。 领悟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现在乡戏越唱越红火?

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邻居家的小男孩把他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新奇发现传给我的事,告诉人们: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2、默读课文,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

3、用清晰、魅力两个词语各造一句,写在作业 本上。 朗读,读出感情。做作业 。 完成作业 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

常客 显示新本领 拦腰横切

17 苹果里的 {清晰看出 从未见过 更没想到} 创造力

五角星 深有感触 有魅力 传秘密


苹果里的五角星教学设计(12)

《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得到启示: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启迪、教育学生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课文告诉我们什么?

二、 学课文

(一)、学习1-4自然段

1、作者是怎么知道苹果里有“五角星”的?小男孩是个怎样的孩子?默读第一自然段,找有关描写小男孩的句子想想。

2、学生反馈。(抓住“差不多每天”“报告新闻”“显示显示”等词)

3、小男孩神秘兮兮的,可“我”态度怎样?为什么“我”不以为然?

4、当“我”开始知道苹果里有“秘密”后,心情如何?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品一品,说一说。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奇感。

6、为什么“我”先前没发现这个“秘密”?小男孩是怎么切苹果的.?自由读第3自然段,然后说说。

7、小组里切苹果,不要一齐切,先切一个,观察后再切,再观察后接着切,然后汇报情况:怎样才能切出“五角星”?

8、讨论: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

9、指导感情朗读1-4自然段。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这件事,作者的收获仅仅是知道了苹果里有“五角星”吗?自由读第5自然段。

2、学生反馈,重点理解:

(1)、为什么说这个图案有魅力?

(2)、什么是创造力?

1、联系历史故事或身边的事,说说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例子:

(1)、大禹治水。

(2)、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卖报,不是卖一份收一份的钱,而是给候车室的人每人塞一份,回头再收钱。

(3)、霍英东搞房地产,改变常规思维,先定房,收预金,再建房。

(4)、一场篮球赛,保加利亚对捷克斯洛伐克,球赛采用的是循环制,保加利亚至少需赢5分才不输球,可比赛仅剩8秒,保加利亚仅领先2分。这时,保加利亚队员没有攻对方篮下,而是直奔己方篮下,将球扣进,平局!从而赢得加时赛,最后赢得比赛。

三、 总结

四、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般人 小男孩

切苹果 顶部切到底部 横切 创造力

思维方式 循规蹈矩 打破常规

相关推荐

橘子与毛衣的阅读答案(汇编4篇)

考试资料
橘子与毛衣的阅读答案(1)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我生病住院。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
展开详情

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汇总17篇)

知识点
年级上册的数学知识点(1)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意义: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分数乘整数”指的是第二个因数必须是整数,不能是分数。2、一个数乘分数
展开详情

感恩故事演讲稿(集锦16篇)

演讲稿
感恩故事演讲稿(1)亲爱的老师相信你们对“感恩”这个词不陌生吧,但是有几个人做到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父母对我们的爱,并学会感恩吧!每次,只要出门,我都会跟在母亲的身后。我不愿意拉母亲的手,因为
展开详情

舞动的北京教学设计(推荐6篇)

教学设计
舞动的北京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抓重点词语,体会句子的含义,感悟“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所蕴含的灿烂的中华文明,产生爱国情感。2、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展开详情

年夜饭散文(精选4篇)

散文
年夜饭散文(1)年夜饭经典散文妈妈出完灶灰,接着刮锅底灰,那些飞舞的尘是精灵,原想飞进妈妈的双鬓,染黑冒出来的一两根白发,它们却淘气地飞上她的脸颊,被妈妈不小心抹成了花脸,在爸爸的打趣里,妈妈的脸上飞
展开详情

比的教学反思(精选19篇)

教学反思
比的教学反思(1)本节课首先通过学生回忆已有知识,进而类推、猜想比的基本性质,然后通过举例验证,共同推导完善比的基本性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领悟了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初步
展开详情

棋类教学计划(集锦6篇)

教学计划
棋类教学计划(1)一、活动目的:围棋是中华民族文苑瑰宝,开展棋类活动不仅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计划、逻辑思维的能力和局面判断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棋类活动,提高学生对棋类活动的兴趣,为中华民族的
展开详情

菩萨兵教案(优质10篇)

教案
菩萨兵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复述故事。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3、理解课文内
展开详情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热门4篇)

考试资料
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模拟试题(1)1循环血液中最常见的栓子是( )A、脱落的血栓B、脂肪滴C、空气D、羊水E、细菌团2电解质的生理功能不包括( )A、维持体液的渗透平衡B、维持酸碱平衡C、参与新陈代谢
展开详情

绝唱绝唱阅读答案(合集14篇)

考试资料
绝唱绝唱阅读答案(1)我虽然没有去过圆明园,但我读了一篇有关《绝唱》的文章。作者不是介绍圆明园的遗址,也不介绍的宏伟建筑,而是圆明园残荷里的荷花池。荷花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捞铁牛教学反思(汇总18篇) 人的生殖教学反思(合集7篇) 质数合数教案(汇总8篇) 舞龙教案(精选19篇) 捕风者的阅读答案(汇总5篇) 电工基础教学计划(实用8篇) 提高记忆力训练方法(汇集5篇) 台阶教学设计(合集20篇) 人教版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精品5篇) 未来的学校想象作文(精选20篇) 民工的幸福阅读答案(集合15篇) 阿拉丁神灯故事(汇总7篇) 春来了教案(实用10篇) 数学6年级上册课本(优质8篇) 希望的议论文(精品13篇) 比较厚薄教案(精品15篇) 朗诵春天的诗歌(通用18篇) 英语学科教学反思(甄选8篇) 古朗月行教案设计(合集3篇) 柳树姑娘说课稿(汇集3篇) 绿色校园主题班会(汇总9篇) 旅游地理课件(甄选5篇) 戏阅读题答案(必备4篇) 爱的抱抱教案(汇集18篇) 上课了教学设计(推荐14篇) 体育米跑教案(集合3篇) 长方形正方形教学反思(集合15篇) 理想的风筝教案设计(精品9篇) 防灾减灾救灾主题班会(热门6篇) 老鼠画猫教案(汇总17篇) 英语阅读答案和技巧(集合4篇) 秋天的济南阅读答案(甄选9篇) 师恩难忘优秀教案(热门8篇) 生物教学方法(集锦16篇) 校园消防安全教案(汇编4篇) 十二生肖的故事教案(汇编4篇) 美丽的田园教学反思(实用10篇) 孔子拜师说课稿(优质9篇) 英语六级真题答案(优选9篇) 英语考试技巧和方法(热门4篇) 日月潭的传说教学设计(优选4篇) 数学的所有知识点(汇集4篇) 语文知识点初(合集6篇) 八月桂花香散文(集合3篇) 戏曲教学反思(汇编9篇) 数学故事读后感(精编16篇) 乡下人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推荐3篇) 农业谚语和气象谚语(合集10篇)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精编9篇) 我的小天地教学反思(汇集19篇) 立方根说课稿(汇集5篇) 信息技术第一课教案(集锦3篇) 开学第一课安全(精选20篇) 江畔独步寻花赏析(必备6篇) 我爱这土地教学设计(集合13篇)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集锦19篇) 科普征文600字(精编7篇) 诱导公式教学反思(汇编5篇) 春中田园作赏析(优选3篇) 雪绒花音乐教案(优选18篇) 看月亮教案(合集3篇) 超人冰心阅读答案(汇集3篇) 创意主题班会(优选18篇) 瑞恩的井教案(热门4篇) 落花生练习题(汇编3篇) 童年教学设计(汇总19篇) 方差教案(汇编3篇)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反思(推荐3篇) 感恩教育小故事(实用8篇) 寓言故事文字版(甄选4篇) 敬业与乐业阅读及答案(优质7篇) 享受孤独的散文(必备7篇) 丑小鸭说课稿(集锦20篇) 关爱残疾人班会教案(甄选8篇) 超重阅读答案(实用6篇) 金翅膀阅读答案(集合3篇) 诚实与信任说课稿(汇集8篇) 未选择的路教学反思(合集6篇) 尤今向日葵的阅读答案(实用3篇) 井冈山故事(汇总3篇)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必备16篇) 好吃的水果说课稿(实用4篇) 感恩节教案(集合17篇) 再走一步练习题(通用9篇)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反思(汇集8篇) 年级下册英语知识点译林版(推荐13篇)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教学设计(优质13篇) 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推荐4篇) 橡树之谜的阅读答案(优选5篇) 认识元角分教学反思(集合5篇) 9鲸教学设计(汇总17篇) 我的家风征文(实用17篇) 诗歌朗诵结束语(通用4篇) 安全出行征文(优质12篇) 林清玄散文自选集(汇总19篇)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3篇) 创造月亮阅读答案(甄选3篇) 泡泡不见了教案(优选14篇) 小课题的开题报告(甄选17篇) 加法的运算定律说课稿(汇编6篇) 书法课教学计划(精编10篇) 位置教学反思(集锦15篇) 年级圆的练习题(精选17篇) 父亲的眼神的阅读答案(集锦20篇) 认识直角说课稿(必备10篇) 难忘的一天教学反思(推荐4篇) 一面教学反思(精选19篇) 爱情的散文(优选18篇) 蜘蛛美术教案(实用8篇) 成长的烦恼教案(精编19篇) 保护眼睛预防近视教案(实用9篇) 燕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精编13篇) 铁罐和陶罐教学设计(精编17篇) 托班防溺水教案(汇编8篇) 美的阅读及答案(甄选6篇) 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汇总18篇) 因式分解教学设计(必备3篇) 关于坚持的散文(精选6篇) 书阅读理解答案(汇总8篇) 食品卫生主题班会(必备7篇) 语文招生试卷(必备6篇) 风的故事阅读答案(汇总5篇) 我们的奇妙世界教案(必备6篇) 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教学反思(推荐5篇) 分式的加减教学反思(推荐6篇) 影子说课稿(汇集15篇) 整理房间教学反思(汇编5篇) 读书摘抄大全(优质18篇) 新叶新叶的阅读答案(甄选8篇) 克和千克教案(集合20篇) 6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汇编17篇) 护士名言(汇总19篇) 说声对不起教学设计(必备3篇) 三年语文考试卷(必备3篇) 小小魔术师教案(集合7篇) 月亮教案(汇总17篇) 跳竹竿教案(通用18篇) 小池教案设计(精编3篇) 优美散文1000字(热门5篇) 欧洲西部教案(推荐9篇) 狐狸和猫的阅读答案(精编3篇) 防松散主题班会(汇总5篇) 转弯试题(必备16篇) 武陵春阅读答案(汇集15篇) 走月亮优秀教案(汇总7篇) 国庆节诗歌大全(精选16篇) 梯形的面积计算教学反思(合集18篇) 有趣数学故事(精编3篇) 最后的黄豆阅读答案(集锦7篇)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优选19篇) 过故人庄赏析(实用5篇) 俗世奇人阅读答案(汇编4篇) 余光中乡愁阅读答案(精编4篇) 糖果雨教案(精选19篇) 拼音q的教案(热门20篇) 儿童猜谜语及答案(优选8篇) 读书有选择教学设计(甄选4篇) 1和0的乘法教学反思(实用19篇) 太阳是大家的说课稿(集锦5篇) 买椟还珠教案(优质8篇) 桃花开了教案(汇集17篇) 文明出行征文(必备11篇) 平行线说课稿(汇编16篇) 语文新课标试题(精选8篇) 语文试卷和南京(优选6篇)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实用17篇) 数学题脑筋急转弯(必备16篇) jqx拼音教案(精编6篇) 速写人物教案(优选4篇) 古诗词阅读答案(优质9篇) 车的世界教学反思(精品8篇) 油菜花散文(精编18篇) 我不生气了教案(汇编6篇) 月光启蒙说课稿(精品10篇) 迎接氢能时代阅读答案(精选5篇) 造价管理试题(汇编4篇) 抒情散文500字(热门20篇) 普通话推广教案(优质16篇) 长方形周长教案(精编16篇) 莫高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汇总6篇) 可爱的动物美术教案(甄选8篇) 没阅读答案(汇总6篇) 最大的麦穗教案(实用15篇) 考试技巧和方法(汇编16篇) 足球说课稿(集合20篇) 正比例教案(甄选15篇) 幼小衔接拼音教案(热门4篇) 一年第一学期试卷(合集4篇) 十二生肖课件(优质7篇) 海底世界公开课教案(必备8篇) 一个微笑阅读答案(通用7篇) 送别散文(集合7篇) 藏羚羊的跪拜教学设计(汇编8篇) 英语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精选10篇) 呼吸作用教案(精选8篇) 跷跷板教学反思(推荐6篇) 量词歌教案(优质7篇) 精卫填海教案设计(集锦3篇) 分香蕉说课稿(集合4篇) 年级英语下练习题(集合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