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赵彦端的“点绛唇”这首词如何鉴赏?

首页

赵彦端的“点绛唇”这首词如何鉴赏?

赵彦端的“点绛唇”这首词如何鉴赏?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04 16:07:51
  •   “波底斜阳红湿”句,原来有很多人称赞,就连孝宗皇帝也颇为自矜地说:“我家里人也会做此等 语! ”可见此句确实新奇,让人耳目一新,觉得满心的透爽熨帖。《清平乐》(桃根桃叶)一词也婉约纤 浓,被奉为“集中之冠”,也可以这样说。但此二者,我们只能体会其中的轻松愉悦,相比之下,这首 《点绛唇》更让我们心神摇动、闭目沉咏而不能自已。
       词有自然之境,有人生之境,这两方面不能强行分出高低,但在意蕴上,也还是有深浅薄厚之分 的。他乡遇故知,一直被奉为人生最欢乐的事情之一。而相逢于“天涯”,且正值“僬悴”悲苦、孤独 凄然之时,这份“乐事”就被反衬得更加可喜、可贵。但转眼又要分别了,那便显得更加痛苦。
      问“何 遽”,说“忍唱”,所展现的即为这种痛苦。我们读过岑参的《逢入京使》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 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也读过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诗:“十年离乱 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其中偶遇突离的虽不是宿交故知,但其情形此时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样使我们感慨万千。 “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两句,是全词精华所在。如果说“故人相遇情如故”,两“故”反复已初 露用笔新巧之端倪的话,那么,这两句的“行人”叠出,可谓极为新奇,且虽为新奇但又十分清新自 然。
      实际上,整首词的意蕴在上阕已经全部显露,到了这两句,并没有多少意蕴上的增加,而只是表 达上的新奇。至于词之结尾,词人目送故人远去,回首斜阳入暮,情绪落寞,内心空茫,好则好矣,但 新意不足。 赵彦端是太祖弟魏王廷美第七世孙,孝宗皇帝也曾将其视为一家人。
      但是,他一生的仕途并不 顺利。早年,他曾做过钱塘县主簿之类的微职,羁旅行役的苦处,他体会得最为真切。这首词,看词 题“途中逢管侔”,可以知道此词写的是真实事件,或许就作于他钱塘县主薄任上。生活是创作的源 泉和生命,一个皇族词人也不能例外。

    胡***

    2016-09-04 16:07:5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