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鉴赏张元斡的“点绛唇” 这首词?

首页

如何鉴赏张元斡的“点绛唇” 这首词?

如何鉴赏张元斡的“点绛唇” 这首词?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01 14:28:20
  •   “洛滨”,即富直柔,字季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靖康年初获皇帝赐进士出身。高宗建炎四年 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后因主战遭到秦桧迫害,不久后职官。晚年徜徉山泽,与苏迟、叶 梦得、张元斡等交游唱和。死于绍兴二十六年。 “筠溪”,即李弥逊,字似之,自号筠溪翁。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南渡后以起居郎迁中书舍人。 因主张抵抗金兵不久后也被落职。绍兴十年(1140)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与张元斡、富直柔等交游唱 和。死于绍兴二十三年。 这首词的上阕以写景为主,并寓情于景;下阕主要抒情,曲折地表达出仕途的险恶与中原未复 的怅惘意绪。
      起二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秋夜之景,“啼”字和“落”字又显示出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的意 趣。在一个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鸣叫,这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如闻其声。 “乍凉”二句承上,词人把目光转入室内。秋雨深沉,靠近帘幕似乎就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气,屋 内香炉里散发着轻盈的烟缕,袅袅直上,萦绕在屏风的上端。
      此处由远及近,展开了更为具体的描 绘,从听觉、感觉和视觉三个角度,竭力渲染秋夜清冷的气氛和孤独寂静的内心。 下阕抒情,直抒胸中难以言表的情意。“堪恨”二句,以“归鸿”作喻,说明心事难寄。古代有鸿 雁传书的说法,但这里是写征鸿的情意如浮云般淡薄,不肯传书,所以显得可恨。
      
      着一“恨”字,便使 感情色彩更为浓烈了。词人在这里埋怨征鸿的薄情,也暗含世态炎凉的深层意绪。 “书难托”三句,从上“堪恨”而来。正由于征鸿不传书信,而金兵强占中原,无法通信,又有谁能 理解词人的心事呢?在这恼人的岁月里,即无法寄声传语,那就让人忘掉过去的约会,独自一人守 着孤独吧。

    邹***

    2016-09-01 14:28: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