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首页

什么是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什么是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04 02:40:01
  •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建设更加高效的应急救援体系,并提出了加快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基地建设、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完善企业应急预案的三项具体要求。      企业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以及企业职工的幸福安康,是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在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大好时期,生产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预警机制,能为企业及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对于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价值。
       预警是指在事故发生前进行预先警告,即对将来可能发生的危险进行事先的预报,提请相关当事人注意。机制,根据《古今汉语词典》的解释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有机体的构造、功能特征和相互关系等;二是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方式。
      ”现常用来指有机体或其他自然和人造系统内各要素的构建、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条件,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所产生的双向作用。预警机制则是指能灵敏、准确地告示危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使机构能采取有关措施的一种制度,其作用在于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发生对生命造成的侵害、对财产造成的损失。
      完善的事故预警机制是建立在预警系统基础之上,而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预警分析完成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有关信息和运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通过适当的评价方法,对未来的趋势做出初步判断。
      当判断结果满足预警准则要求时,就触动报警系统,报警系统根据事先设定的报警级别发出事故报警。预控对策系统可针对不同报警级别实施相应的对策措施。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风险预警预报管理体系,在风险预警预报管理体系中,主要包括警源分析、警兆辨识分析,风险响应和风险监控预防。
      风险管理要贯穿企业各项业务的整个过程,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统计资料表明越早发现风险、越早采取措施,则风险管理的成本就越低,给企业带来的效益也就越大。早期预警可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即使事故已经出现,早期预警也能有效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
      按照1:10:100的理论,在第一个阶段控制风险的成本是1,那么如果到了第二个阶段才采取措施,它的成本就会是10,而到了第三个阶段时才采取措施的成本将会是100。在风险管理领域中普遍强调风险管理的计划性和预测性,也就是说,风险预警系统可以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监控等提供强有力的手段,在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因此,企业每月进行一次风险分析。企业针对生产工艺和装置特点,认真进行风险辨识,确定危险源点,重要生产经营活动环节、敏感时段和区域要进行专项风险分析,无安全可靠保障措施不准开展任何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完善各类作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制度,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息,并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企业要重视风险管理。一是风险意识要提高,安全生产要考虑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注重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提高安全意识,企业各级领导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思,尤其对不熟悉或不经常开展的危险工作要特别重视,制定应对风险的有效措施,做到在顺境中要居安思危,逆境中要居险思变。
      二是风险分析要及时全面,要做好风险预测,把可能产生的风险分析透彻,坚持“提前辩识、规避危险、堵塞漏洞、控制安全”的原则,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各方面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分析风险的大小和危害程度,为实施分析决策提供比较可靠的依据。
      三是风险决策要慎重,为避免风险决策失误,要充分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采取现场调查,查阅资料和图纸等专业方法,保证风险能够准确的发现。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必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强化首长问责制,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和预警是各级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企业负责人要及时掌握企业安全状况,强化对生产过程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实现超前管理、提前预防。
      要有“超前”意识,强化安全生产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健全应急机制,及时通报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程度,重点针对在安全性评价、安全检查、技术监督、设备评估、工程建设等工作中发现的阶段性、苗头性、关键性、倾向性问题,达到超前防范、超前控制事故。
      发现事故苗头和发生事故要举一反三,采取防范措施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落实企业生产现场的领导责任。各级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负责人等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掌握生产和建设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情况,按照职责分工,及时解决安全生产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工程项目建设要落实工程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全面承担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职责。要严格执行企业生产现场领导带班制度,发生安全事故而生产现场带班领导擅离职守的,依法从重追究企业和相关负责人的责任。企业要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责任落实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正常运转。
      各级主要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以规范化方式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切实履行制度建设、安全投入、隐患治理、应急救援等方面职责,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和其他工作负责人要在职责范围内,履行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安全监管手段和监管机制的创新,是实践“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体体现,是提高企业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和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有助于实现对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实现长治久安,有利于推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提高安全监管水平。
      企业各个生产岗位、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和标准等规定,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使企业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运行状态,以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满足职工安全健康、文明生产的愿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作业场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其作业现场和操作程序等,均可采用预先设定的安全生产质量标准来加以控制。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安全管理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企业要立足本企业的生产特点,合理评定企业的安全状况,突出抓住制约本单位安全生产的主要矛盾,集中优势资源,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合理的确立考评目标。各高危行业要建立设备设施维护标准化、作业现场标准化、行为动作标准化、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标准化等以风险预警管理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
       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预警机制的序幕已经拉开了,国务院已经全面启动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建设工作,尽快使安全生产预警机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促进我国安全生产预控预防做出应有的贡献。

    拼***

    2018-12-04 02:40:0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