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消除消极情?

首页

如何消除消极情?

如何消除消极情绪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8-12-20 10:56:37
  • 听音乐之类的。

    时***

    2018-12-20 10:56:37

  • 2018-09-30 07:38:56
  • 你好,过往负性事件是会影响到情绪,但是,如果能从以前发生的事情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自己可以提高的空间,那么,生活中的负面事件和挫折,对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笔经验财富的积累,花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想起以前的事情不要害怕也不是问题,分析一下那次事件中自己能够改善的地方,那么,就能够积极的面对目前的问题了.你说的由于一些原因被辞退,这个是需要你重点思考的关键,是什么原因呢,自己如何提高呢?

    陪***

    2018-09-30 07:38:56

  • 2018-09-30 07:30:56
  •   要注意防止幼儿产生恐惧、忿怒和紧张等消极情绪。(一)注意防止产生恐惧情绪。幼儿的恐惧情绪,往往是由客观环境和成人不正确的对待形成的。笔者曾调查过10名胆子特别小、常常有恐惧心理的幼儿,这些幼儿都怕医生、人民警察,怕听到"派出所"这个名词,原因是当他们不听话时,家长总是用"叫医生给你屁股上打上一针"、"人民警察把你捉去"、"拉你到派出所关起来"等吓他。
      防止和消除幼儿的恐惧情绪,必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一般的做法是:①防止给幼儿突如其来的刺激(如巨响、身体的刺痛等)。对于不可避免的雷声等应事前提醒幼儿,让其有思想准备,成人也应做出镇静、不惧怕的样子。②防止给幼儿精神威胁。如把他们关到暗处,或讲些易引起他们害怕的故事,或用幼儿惧怕的东西吓唬他们。
      对于自己已经害怕暗处的幼儿,成人应设法陪同或引导他们在暗处的空间里活动,让孩子逐渐了解黑暗处除了缺少亮光之外,并无可怕的事物。③防止打骂幼儿,尤其不能用突然袭击的残酷手段打孩子。(二)防止产生忿怒情绪。怎防止和消除幼儿的忿怒情绪呢?①家长要以身作则,经常以愉快的心情、柔和婉转的言谈和表情影响幼儿是最为重要的。
      ②成人平时不应迁就孩子的不理要求,并教育他们讲礼貌、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的习惯。无理取闹减少了,忿怒情绪的产生也会随之减少。③成人儿转移不满、不悦的心情、避免形成忿怒情绪。(三)防止产生紧张情绪。紧张情绪的产生往往与惧怕情绪的产生相联系。
      不过有些紧张情绪持续的时间较长,表现为经常性的焦虑不安。如,幼儿经常想到父母、教师的斥责而心绪不宁,学习时甚至游戏是也会惴惴不安。这种情况如果严重而持久,就会发展为精神失常。怎样防止和消除这种情绪?①家长不应在学习上施加压力。成人不适当的持续的压力往往容易引起幼儿情绪紧张。
      ②吸引幼儿去完成他(她)能完成的任务,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解脱紧张的心理。③对于已经出现情绪紧张的幼儿,成人要及时加以抚慰或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方面。

    小***

    2018-09-30 07:30:56

  • 2018-09-30 07:20:56
  • 孩子产生消极情绪,一方面可能是家长过于强调“保持清洁”而不顾孩子爱玩的天性,孩子一旦放弃在尘土中游戏的乐趣,他们便会感到失落的空虚,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另一方面,孩子得不到注意也会引起不安和焦虑,尤其是一心想得到别人注意的儿童更是如此。此外,过于严厉的管教或经常性的喝斥、责备会使孩子萌生愤怒感,这...在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出现的较多。

    w***

    2018-09-30 07:20:56

  • 2018-09-30 07:19:56
  •   谢邀。我不太会讲理论,也不打算煲鸡汤,说点个人在这方面的心得吧。首先,要大大方方承认自己的消极情绪,别因此有挫败感。每次看到知乎的妹子比我漂亮还比我聪明,身边有大堆粉丝献殷勤,我也挺消极的。每次参加完朋友聚会,看到别人都开好车,我更消极了。这是因为我们不自觉的在跟别人的长处去比较。
      鸡汤文会告诉你,幸福在于自我满足。但是相信我,没几个人能做到。所以,偶尔的消极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天天都消极,只说明你太闲了,没有事情可做,这样就不好了。每当陷入消极情绪的时候,我就会让自己放空,什么都不去做。再烦了就躺到被窝里看喜剧片,一直看到自己忘了在烦什么事。
      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比如听歌看小说,或者逛街逛淘宝都可以。关键是这个时候别去做任何决定。就像你说的,通常你以后会后悔。我有个小窍门就是:写成功日记,只记录自己觉得有成就感的事情。每次觉得自己挺自卑的时候就去翻着看,哪天得到了谁谁的表扬,哪天独立完成了什么事。
      当你积累的足够多时,等翻完厚厚的一本日记,就会产生我也挺牛逼的幻觉。还有种方法就是定目标,把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各方面列出来,分别制定详细的目标。长得不好看?那就三个月学会化妆,每天拿出半个小时逛时尚论坛。智商不够用?那就在知乎选个感兴趣的话题,督促自己查资料,写下最好的答案,等着别人点赞。
      没有朋友玩?强迫自己跟喜欢的人主动打招呼。去做件稍微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那样带来的成就感,远胜过别人对你的安慰。自娱自乐的游戏也有很多。比如我喜欢自己做攻略,哪怕没有时间和金钱,我也会选择个感兴趣的地方,然后想尽办法去查路线,细致到每天的具体行程。
      这个意淫的过程,就像亲自去了一趟那么爽。你可以选个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沉浸在其中。如果还是觉得无法排解,找个朋友去倾诉也行。没有朋友,就在网络上加个陌生人,自说自话最后把他再拉黑。最好的方法还是找个男朋友,让他天天来哄你。先出门选个看顺眼的男生,我帮你一起想办法勾搭他,这个是姐的强项。
      絮叨这么多题外话,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R***

    2018-09-30 07:19:56

  • 2018-09-30 07:14:56
  •   看到这个问题就好像看到刚才的我,我高二和你情况基本一样。刚刚下晚自习回家和父母说了“不管发出什么声音都别管我”然后把自己关在厕所里吼了一通现在舒服多了。同样是在省重点学校。你必须意识到的是每个人和每个人走的路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和每个人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你。
      这个大道理我也懂,但是我没有想通。我很羡慕你,因为你的爸妈告诉你“只要有书读就可以”无所谓二本一本,但是我爸妈从小告诉我的是“你不考个一本重点你都对不起这么多年的努力”“我们每天辛辛苦苦地供你学习你不努力对得起我们吗?” 对不起我抱怨了很多不好的情绪,但是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已经过了人生的一半,很多事情理解不了我,但是他们吃过的苦走过的路做过的努力下定过的决心都要比我们多。
      可能他们的建议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应该包容这是作为儿女的本分。 我写偏题了我真的好累,对不起。题主的问题就是俗称的“太要强”想想方法解压吧,毕竟要强不是太坏的事。买个沙袋挂在屋里或者去跑步跑个几千米,再不济去洗个痛痛快快的热水澡美美的睡一觉。
       以上,晚安。

    拿***

    2018-09-30 07:14:56

  • 2018-09-30 07:14:56
  •   update: 12。22。2016完美主义者有什么优点和缺陷? - 邦迪色的回答 - 知乎采取行动1。 意识到我想改变什么,我想保留什么。前文说到,完美主义不是一无是处,只是完美主义在一些方面限制了我们的个人发展。很多完美主义者都比平庸之辈厉害很多,这也鼓励了他们继续他们的批判主义和完美主义,鼓励了他们不接受现实。
      完美主义只有很多东西都是值得保留的。2。 奖励努力。失败或成功,要记得奖励自己努力过。前文说到,完美主义的问题之一是不重视过程,我们很可能用完美主义的方式来治疗完美主义,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奖励自己的努力,即使是失败的尝试。3。 积极的接纳自己。
      知道上面写了,就是提醒一下~这也是一个学习同理心的工具。我最喜欢的人都曾经受过不幸的创伤,钢铁侠说他不信任没有黑暗面的人,我也是;他们缺少一些经历和同理心。4。 行动。有意识观察自己的行动,批判/完美主义是我的习惯,可是如果我又要瞎批判了或者正在这么做,我意识到了,我就可以尽量制止自己。
      通过改变行为模式养成新的习惯。不仅如此,还有一系列不直接相关的方法也能帮忙:去冒险、去学习新东西、去获得心流体验(flow)? - 邦迪色的回答 - 知乎、出国留学、冥想、锻炼。。。。5。 想象。大脑不能区分想象和现实的区别,天呐这个以前没写过没有引用!!! 幻想自己是个追求卓越的人,因为认知一致性,我们的行动也会有改变。
      6。 冥想。锻炼自己去享受过程。7。 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帮助他人。因为对外界的态度映射了对自己的态度,如果我们不能对别人表达同情心、同理心,我们怎么对自己表达同情心、同理心呢?接纳自己是同情心compassion的基础,反过来帮助别人帮助了接纳自己。
      跟别人讲自己的故事。给别人当表率。奖励别人的努力,重视别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别人的结果。这些都有助于营造氛围,我们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别人影响。8。 3P,3P,3P。Permission:接受现实,尊重现实。Positive:和批判主义相反,去寻找积极的东西,去找自己、别人、环境、社会、体制。
      。。 的优点Perspective:训练自己去切换视角。心理成熟(psychology maturity)就是能够自发的切换注意力和视角;经常的忽略一些事情更好,更利于专注。去问自己,这件事值得担心吗,一周、一年后还有影响吗?还可以通过瑜伽来训练这点。
      原答案:1。 接受自己的情绪(Permission to be human)2。 相信在最后心情和事情都会变好的 :-)#认识到情绪是人性的一部分,就像万有引力一样,客观存在,不可控制#停止害怕、反抗、拒绝负面情绪#无条件接纳自己的情绪 # 通过控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去改善事情哈佛大学公开课 第四节上帝让我能平静地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东西;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东西;给予我智慧去了解这两者的不同。
      如果我们忽略引力,呃,估计我们非死即伤。如果拒绝承认既存的现实,会经常发生与认知不符的事情,经常感到挫败沮丧。基本法则是不可避免的,它是玫瑰人生的一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并欣赏这一点,有助于我们更有建设性的面对既存的现实。所以我们没有拒绝承认万有引力,相反的,我们去研究它,了解它,接受它,和它一起和平相处,围绕着它去生活,发明,创造。
      (三峡大坝,飞船,篮球!)可是我们没有同意客观/温和的对待自己内部的情绪,我们没有接受事实,就是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感受。如果我们不开心,生气,焦虑,抑郁,我们会觉得是我们自己有问题了。别人问我们,“how are you”, 你就说,“fine thank you and you?” 简单来说,我们没有给自己许可去做人类(Permission To Be Human)但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伤心#1 socialpath反社会人格(肖大锤,卷福)#2 dead people死人(deadpool都会伤心)婴儿,哭了就大声哭,释放出来,开心了又大声笑。
      记不记得诸位年轻的时候,那时候天是蓝的,心里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负面情绪?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开始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我们觉得别人总在观察自己和评测自己,所以掖着藏着自己的情绪。这种耗费意志力的大脑高级功能,会降低我们的能量值(energy level),增加压力(stress)(说到压力,最近正好在研究压力对人的危害,一个字,压力影响真的很大。
      )而抑制消极的同时也在抑制积极,因为他们共用大脑的神经通道(neural pathways)掖着情绪并不利于心理健康,也并不能达到抑制的目的。比如啊,麻烦大家现在很努力的去做一件事,就是,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好啦,就是那种头很圆,耳朵很大像扇子的那种,很简单吧。
      所以现在这些字正在盯着的人,都没有去想粉红色的大象吧?嗯大家都没有想那头大象。比如上台演讲前说 “不要紧张不要紧张不要紧张”,“快点睡着明天高考快点睡着”,……你懂我的意思了。不要不开心,不要抑郁,不要生气,不要嫉妒,不要委屈。。。无奈的etc。
      当然,不是说下次别人问你hey how you doin' (Joey配音)的时候,你就说,“呃,这都要从我三岁说起。。”这里的意见是,找到一个舒适的环境,和信任的好盆友一起,没有伪装和努力掩饰,没有压力,放轻松,和她一起面对自己的感情,无条件的接受自己的情绪就是允许自己去当人类讲师Professor Tal Ben-Sharhar讲了自己的一个故事:他儿子大卫出生的时候,医生跟他们夫妇说,最近几个月你们会体验各种极端的情绪,这都很正常,每个人都会经历。
      塔利班说,不对是Tal教授说,这是他收到的最好的建议。那几个月,他经常嫉妒他儿子,觉得自己被取代啦blah呃哒哒,他说,不管他怎么哭,老婆就是不理他。。。 ;他感受到无比的嫉妒,然后过一会儿又感受到从来没有体验过的强烈的爱。他很感谢医生告诉他这都很正常,所以他很坦然接受了这些情感,没有造成任何伤害。
      因为毕竟我们是人类,我们有这些情绪,它们是我们人类很重要的一部分。情绪没有对错。我们是人类,请允许自己当人类。这里谈的不是屈从,“我的情绪无法改变呢我放弃了就这样吧”“我现在就要去杀了前任” @sokothecat我们说的是积极的接纳不能控制的部分。
      心理学的ABC就是-----Affect,Behaviour,Cognition----------影响,行为,和认知也就是:情绪,行为,和想法我们在说无条件的接受情绪,因为它是不可控制的部分,"上帝让我能平静地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东西"。可是行为和想法是可以控制的。
      道德标准在约束我们的想法和行为,请不要不道德虽然行为和想法是情绪的结果,但它是可以控制的道德在约束我们的行为和想法。这是我们不去接受的部分。比如嫉妒,除了达赖喇嘛之外,谁不会去嫉妒呢我就老是嫉妒,但是我不能不让@butter和其他男孩子说话,不能觉得她和其他男孩子说话所以她错了,不能跑去骂她。
      这就是道德。嫉妒,愤怒,抑郁,焦虑,这些都是情绪,它们没有好坏之分。它们是人性,human nature, 你不能改变它们;就像万有引力定律一样,我们学习它们,了解它们,接受它们,和它们合作。而我们要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和认知想法。无条件接受自己感觉到的,但约束自己做的和想的。
      有个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的哈佛教授写了一本书有个只提问题不解决问题的哈佛教授写了一本书Stumbling on happiness。如果不想看书还好Daniel Gilbert也有TED演讲里面讲到他的发现,原来经历了中彩票(极喜)和孩子夭折(极悲)后的人,过段时间后心理状况都会回到极端事故发生之前的基础值(basic level)。
      获得终身教授或去背台iMac 5K回家只能让你开心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后,心理状况就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当我们的基本需求(食物,自由,etc。)被满足后,外界环境的影响(更多收入,更多名气,更美的妹子)就没有很大影响了。这是因为心理免疫系统在做事。
      心理免疫系统就和生理的免疫系统一样,翻开高中生物课本,一个词叫稳态,就是它了。当外界环境不极端的时候,就是免疫系统在决定我们的生体健康;同样的,更快乐的人和更不快乐的人,不同的不是外界环境,而是内在的心理。我们如何看待事情,如何处理事情。而接受自己的情绪,不去压迫它,不给自己额外压力,就会强化自己的心理免疫系统。
      这样,不是说以后就不会伤心了,而是更少的感到负面情绪,以及感知到负面情绪后,可以应对。Update: 想起来黑色孤儿的台词I'm not going to apologize for my heart。

    S***

    2018-09-30 07:14:5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情感情绪 相关知识

  • 烦恼
  • 心理咨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