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首页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4-04-07 21:39:44
  •   毛泽东于1928年底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从理论上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基本的经济形态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自给自足的地方性农业经济,中国广大的人力、物力资源不在城市而在农村,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独立存在,这就为红色政权的存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政治发展不平衡,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实行的划分势力范围的政策造成了军阀割据局面和连绵不断的军阀混战,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生存发展的广泛空间,使红色政权能够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发生、坚持和发展起来。      (2)国民革命政治影响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因此,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是国民革命时期受到革命洗礼、并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的地方。
            (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是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又一客观条件。由于国民革命失败后,引起中国革命的社会基本矛盾一个也没有解决,而且随着帝国主义和国内各派军阀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与人民大众之间矛盾继续发展,为红色政权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并最后夺取全国政权创造了条件。
            (4)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主观条件。      (5)共产党组织的坚强有力和各项政策的正确执行,是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证。

    安***

    2014-04-07 21:39:44

  • 2014-04-07 21:36:01
  •   不久前,我们在中央档案馆查阅资料时,惊喜地发现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的原件,这是1928年10月4日毛泽东在井冈山茅坪的步云山,亲自为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案《政治问题与边界党的任务》。从这份历史原件的封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出,文章的标题经过了毛泽东前后四次的亲自修改,从《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到《红旗究竟能打得多久》,再到《红色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最后才以《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为最终标题。
      后来此文入选于《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时,采用的也是毛泽东修改之后的最后这个标题。 对于一次地方党的代表大会决议案,毛泽东为什么如此重视?而对决议案的文章选用什么样的题目更是大费思索,前后竟作了四次修改,可谓是用心良苦。下面我们就题目的修改过程逐一进行分解。
      一、《政治问题及边界党的任务》 毛在第一次修改时将“及”该为“和”。1928年10月4日至6日,毛泽东和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在井冈山茅坪的步云山白云寺,主持召开了边界各县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边界各县党和军队党的负责人共100多人。
      这个决议案就是毛泽东代表中共湘赣边界第一届特委会,在大会上作的长篇报告。在报告中,毛泽东宏观论证了国内的政治形势,分析了边界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肯定了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的重大意义,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指出:“现在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以新军阀代替。
      ”“全国工农平民以至资产阶级,依然在反革命统治底下,没有得到丝毫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这种现象表明,近代中国社会的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买办阶级的主要矛盾依然如故,并没有得到解决。 正因为如此,“中国迫切需要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这个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完成。
      ”毛泽东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及其革命的领导阶级,并深刻总结了第一次大革命失败的主要教训,就在于“无产阶级没有坚决地执行自己的领导权”,以至“被买办豪绅阶级夺取了领导,以反革命代替了革命”。在这次失败中,中国的无产阶级和农民受到了很大的打击。然而,革命总是“一天一天在发展的”,“工农阶级在共产党之下”的“农村暴动”,正在“南北各地发展起来”,从1927年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到1928年底,全国先后发动了100多次武装起义,开辟了大大小小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达15块之多。
      但是面对敌强我弱,“白色政权”包围“红色政权”的严峻现实,党内有些人怀疑革命根据地的前途,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对此,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民主革命的内容,依国际及中央的指示,包括推翻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民族革命,并实现土地革命,消灭豪绅阶级对农民的封建剥削。
      ”毛泽东的这一科学论断,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实际上也是建立中国红色政权的总任务和总目的。二、《红旗究竟能打得多久?》 毛在第二次修改时将文中回答的问题直接作为了题目。毛泽东当年为湘赣边界党的“二大”起草《决议案》时,其中一部分就是针对当时党内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而作出的回答。
      “有些同志在困难和危机的时候,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这种悲观情绪的突出表现就是提出“红旗究竟能打得多久?”。早在1927年冬至1928年春,井冈山根据地开辟不久,就有人提出了“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秋收起义时,工农革命军部队有四个团,号称5000余人。
      但是在按照上级的计划进攻长沙的战斗中,起义部队各路人马先后失利,部队只剩下2000余人。在这种形势下,为了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为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革命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毛泽东毅然决定部队暂时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率领部队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农村转移。
      然而由于敌强我弱,部队在改变战略计划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地遭遇到敌人的围追堵截,同时一些意志薄弱者也在这时离开了队伍,到三湾改编时,部队只剩下了700多人。在井冈山脚下,工农革命军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在遂川县的大汾镇遭到当地反动民团肖家璧的突然袭击,部队被打散,仅有的两个营中,一营在营长张子清、副营长伍中豪的带领下到了湖南的桂东。
      当走到井冈山脚下的黄坳村时,毛泽东身边只剩下了30多个人。毛泽东就是在这种艰难曲折的形势把部队带上井冈山,与井冈山上的地方武装首领王佐进行会面的,后来才慢慢收拢起一部分队伍,开始了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 有些人正是看到这种革命暂时处于低潮的表面现象,对中国革命将走向何方,弱小的中国革命能否取得成功抱着怀疑态度,因而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
      在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毛泽东针对这一悲观主义观点作出过回答,因为他明白“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不答复中国革命根据地和中国红军能否存在和发展的问题,我们就不能前进一步。”当边界经历了“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根据地遭受到严重损失时,这种悲观情绪再一次甚嚣尘上,论调也更高了,使得党内一部分同志被暂时的挫折给深深的迷惑,他们对前途悲观失望,对坚持农村根据地的斗争表示怀疑,并再度提出“红旗究竟能打得多久”。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毛泽东意识到,如果不正确地加引导,这种错误思潮的出现将会动摇人们的信仰,涣散人们的斗志,对坚持根据地的斗争是一种危害极大的腐蚀剂,毛泽东一直在寻找时机,他知道必须要认真的回答好这个问题。就在根据地经历了“八月失败”后,红军大队重回井冈山,连续打了几个胜仗,并收复宁冈全县。
      此时正好迎来了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毛泽东认为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于是,他在起草湘赣边界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时,以“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为题,专门对“红旗到底打的多久”的疑问作出了回答。这次的回答应该说比“一大”更具说服力。
      因为此时的根据地经历了一年的斗争,虽然敌人从军事和经济上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残酷的打击和严密的封锁,但是井冈山的红旗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是根据地的范围不断扩大,红军人数不断增多。根据地党的建设、红色政权建设以及土地革命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所以,无论是从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上说,都更有充分的说服力了。
       于是,毛泽东在这份《决议案》中,从理论的高度,详细地论证了国内的政治形式,及边界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充分肯定了创造罗霄山脉中段红色政权的重大意义。三、《红色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毛泽东在第三次修改时将题目改为《红色的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决议案》中,毛泽东饶有兴趣的地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
      ”毛泽东还分析了这种“奇事”发生的原因,就在于其存在和发展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毛泽东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即国内的政治状况、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的失败、湘赣边界的割据在湘鄂赣三省的地位、经济问题、军事根据地问题。
      透彻地论证和指出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并列举了五条:1、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剥削政策,造成了反动统治的缝隙,给革命以可乘之机。这是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一小块或者若干小块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湘赣边界的割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的一块,由于地方军阀忙于相互倾轧的军阀混战,对边界结合部地带便无暇顾及,鞭长莫及,共产党能够利用敌人的矛盾和缝隙,发展革命力量,建立巩固根据地。有些同志在困难和危急的时候,往往怀疑这样的红色政权的存在,而发生悲观的情绪,提出“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就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和边界的特点的缘故。
      “我们只需要知道中国白色政权的分裂和战争是继续不断的,则红色政权的发生、存在并且日益发展,便是无疑的了。”2、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存在的地方,主要是1926年和1927年两年大革命过程中工农兵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比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
      这些地方“有过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许多经济和政治的斗争”,“有过农民的割据”,这就为建立革命根据地和红色政权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3、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小块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与全国革命形势有很大关系。
      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全国革命形势若不是继续地向前发展,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这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又一必要条件。
      如果只有地方赤卫队之类的群众武装,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的白军,“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5、共产党组织的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是保证红色政权的主观条件。如果党的特委和军委没有力量,或政策上出现失误,就会给红军和红色区域带来损失,井冈山斗争中由于湖南省委的两次错误指示而导致的“三月失败”和“八月失败”,就是井冈山军民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足以充分地说明问题。
      毛泽东的报告站在中国革命的高度,结合井冈山的斗争实践,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看法,从理论上论述了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主客观条件,从而使中国红色政权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下立于不败之地,具有可信的科学的理论依据。四、《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第四次修改时,毛泽东在“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前面醒目地加上了“中国”二字。
      毛泽东在整个《决议案》中,曾三次使用“取得全国政权”的字样,这说明,毛泽东已经把湘赣边界割据的胜利与取得全国政权的宏图联系在一起考虑,并精辟地指出:“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可见,毛泽东身处井冈山,放眼全中国,他已经把井冈山的红色区域,视为全国政权取得的重要基地和胜利起点。
      虽然在边界割据的斗争中,由于敌人的“进剿”和封锁,给根据地造成很大的困难,但是,毛泽东认为,“这种困难,在全国总政权没有取得以前当然是不能免的”,湘赣边界“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
      ”从中不难看出,对于中国革命的前途,毛泽东有着深邃的思想和科学的预见,这些并不是没有依据的空想,而正是建立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之上的。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阵地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模式,同时也说明毛泽东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在井冈山时期就已初见雏形了。
      特别是在多次城市武装起义遭到失败和进攻城市的单纯军事路线遭受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以清醒的头脑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从强大的敌人占据城市,军阀割据和军阀混战所造成的反动统治的不统一,革命力量弱小,广大的农村可以脱离城市而独立存在等中国国情出发,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和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红色政权的理论,为中国革命寻找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做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及其在俄国的继承者列宁和斯大林,没有能够解决的半殖民地国家进行革命战争的理论和实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学说,指明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航向,它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空前创举,这一思想理论的确定。
      为我们党探索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理论,迈出了坚实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分析毛泽东对《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题目的四次修改,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井冈山的斗争所取得的成功经验是感到欣慰的,对开创于井冈山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道路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更是充满了信心。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总结了井冈山的斗争和各地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已经把井冈山的红色区域,视为“全国政权的取得”的重要基地和胜利起点,他已经意识到了井冈山斗争的成功经验对全国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都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你***

    2014-04-07 21:36:0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