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怎么治疗?
小*** | 2018-07-10 15:49:51

全部答案(共5个回答)

    2018-07-10 15:49:52
  • 先采取保守治疗.必要时再考虑手术治疗
    w*** | 2018-07-10 15:49:52 2 2 评论
    0/300
  • 2018-07-10 15:49:52
  • 如果不影响孩子发育,可以等到一岁左右介入治疗###有可能,但比较粗自愈可能性不大###3-4mm 一般一岁长不好就不能自愈了
    张*** | 2018-07-10 15:49:52 2 2 评论
    0/300
  • 2018-07-10 15:49:51
  • 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表现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的,小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无症状,多在身体检查时偶然发现。直径大于10mm的动脉导管未闭,常在活动时出现心悸、气短、轻度疲乏,小儿可有发育不良。巨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和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在婴儿期可因左心衰竭产生急性呼吸衰竭。出现右向左分流后,则出现劳累后气短、紫绀。在动脉导管未闭并发心内膜炎或动脉导管内膜炎时,则出现发热、出汗、消瘦、疲倦和心力衰竭等。
      ...

    查看全部>>

    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表现要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定的,小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可无症状,多在身体检查时偶然发现。直径大于10mm的动脉导管未闭,常在活动时出现心悸、气短、轻度疲乏,小儿可有发育不良。巨大的动脉导管未闭和大量的左向右分流,在婴儿期可因左心衰竭产生急性呼吸衰竭。出现右向左分流后,则出现劳累后气短、紫绀。在动脉导管未闭并发心内膜炎或动脉导管内膜炎时,则出现发热、出汗、消瘦、疲倦和心力衰竭等。
         小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建议观察为主,一般在一岁左右有自愈的可能性。较大的缺损,可能要尽早治疗,以免贻误病情,动脉导管未闭属于简单的先心病,目前治疗的技术成熟,效果好。治疗及时的话。一般不会影响以后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你*** | 2018-07-10 15:49:51 2 2 评论
    0/300
  • 2018-07-10 15:49:51
  • 病情分析:您好,通常动脉导管在五毫米以下,都是可以自愈的,从您描述的情况看,仅仅一个毫米,这个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可以自行长好的,不需要担心的。
               指导意见:您好,一个毫米的动脉导管未闭目前是不需要手术的,大部分都是可以长好的,观察几年再说就好了,不用急着手术的。
         以上是对“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吗?可以自愈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

    查看全部>>

    病情分析:您好,通常动脉导管在五毫米以下,都是可以自愈的,从您描述的情况看,仅仅一个毫米,这个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可以自行长好的,不需要担心的。
               指导意见:您好,一个毫米的动脉导管未闭目前是不需要手术的,大部分都是可以长好的,观察几年再说就好了,不用急着手术的。
         以上是对“动脉导管未闭严重吗?可以自愈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王*** | 2018-07-10 15:49:51 2 2 评论
    0/300
  • 2018-07-10 15:49:51
  • 一般动脉导管未闭位于降主动脉近端距左锁骨下动脉起起始部2—lOmm处,与肺总动脉干左肺动脉根相通。其上缘与降主动脉交接成40角,下缘则交接成110’—160钝角。导管的长度一般为5—lOmm,直径则由数毫米至1—2cm。其主动脉端开口往往大于肺动脉端开口。其形状各异,大致可分为5型:  
         1.管状:外形如圆管或圆柱,最为常见; 
         2.漏斗状:导管的主动脉侧往往粗大,而肺动脉侧则...

    查看全部>>

    一般动脉导管未闭位于降主动脉近端距左锁骨下动脉起起始部2—lOmm处,与肺总动脉干左肺动脉根相通。其上缘与降主动脉交接成40角,下缘则交接成110’—160钝角。导管的长度一般为5—lOmm,直径则由数毫米至1—2cm。其主动脉端开口往往大于肺动脉端开口。其形状各异,大致可分为5型:  
         1.管状:外形如圆管或圆柱,最为常见; 
         2.漏斗状:导管的主动脉侧往往粗大,而肺动脉侧则较狭细,因而呈漏斗状,也较多见;  出生后由于肺循环的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下降,而体循环血管阻力则因脐动脉锁闭反而上升,因此未闭合的动脉导管血流发生逆转,由压力高的主动脉流向压力较低的肺动脉,即所谓自左向右分流。
         3.分流量可为左心排量的20%—75%,其多少决定于导管的粗细、肺血管阻力的大小以及主、肺动脉压力阶差。导管越粗,动脉压力阶差越大则分流量越大;反之则分流量越小。自左向右分流持续于整个心搏动周期,即收缩期和舒张期,因在这两期主动脉压力均高于肺动脉压力,临床听到的心杂音也呈连续性。可是当肺动脉压升高至降主动脉压力,则血分流仅在收缩期,临床上也仅能在收缩期听到心杂音。等到肺动脉压升高至等于或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遂消失,甚至逆转,临床上出现发绀,收缩期杂音减弱,甚至消失,病变已属晚期,称为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
         4.动脉导管未闭的症状取决于导管的粗细、分流量的大小、肺血管阻力的高低、患者年龄以及合并的心内畸形。足月患婴虽导管粗大,需出生后6—8周,待肺血管阻力下降后才出现症状。早产婴儿由于肺小动脉平滑肌较少,血管阻力较早下降,故于第一周即可有症状,往往出现气促、心动过速和急性呼吸困难等,于哺乳时更为明显,且易患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此后小儿期得到代偿,很少有自觉症状,只是发育欠佳,身材瘦小。有些儿童仅在劳累后易感到疲乏、心悸。未闭导管中等大小患者一般都无症状,直至20多岁剧烈活动后才出现气急、心悸等心功能失代偿症状。肺动脉高压虽然可在2岁以下出现,但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征候大都在年龄较大才表现出头晕、气促、咯血、活动后发绀(多以下半身发绀明显)。若并发亚急性心内膜炎,则有发热、食欲不振、出汗等全身症状。心内膜炎在儿童期很少发生,而以青年期多见。  
         5.手术治疗:一旦确诊为动脉导管未闭,除有绝对手术禁忌者外,均应手术治疗,即使无临床症状也不例外。1岁以后的动脉导管能自己关闭者极少,理想的手术年龄是3岁-7岁 。因此时血管组织较柔韧,手术操作方便,手术危险亦小。  
         6.小于2岁的婴儿除有心力衰竭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因尚有自行闭合的可能不应及早手术。一般来说20岁以内,手术操作都不很困难,手术效果也大致相同。成人以后由于心血管的病理变化比较严重,手术危险性增大,决定手术与否,应慎重考虑,但只要肺血管的继发性改变是可逆的,尚有左向右分流者均可手术。合并有心内膜炎或心力衰竭时一般需抗炎、控制心衰3个月后手术,少数经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时,应及时手术。当然手术的危险远较单纯的动脉导管未闭的手术要高,如不做手术可因细菌性心内膜炎,心力衰竭而死亡。  
    w*** | 2018-07-10 15:49:51 2 2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