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文天祥的“酹江月”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首页

文天祥的“酹江月”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文天祥的“酹江月”这首词有什么典故?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06 14:25:35
  •   宋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因叛徒出卖,被俘于五坡岭。次年四月,被押送大都。他的 好友邓光荐也被押与文天祥同行。二人共患难数月,一路上相唱和。抵金陵(今江苏南京)后,邓光荐 则留在了天庆观以治病。别离在即,邓光荐作《念奴娇•驿中言别》词送文天祥,愤慨于囯家不幸,对文 天祥的爱国壮举表示热忱的赞慕。
      文天祥则写了这首词酬答邓光荐。两词同用苏东坡赤壁怀古的词 韵。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饱含着精忠报国之情,兼具强大的政治性和艺术魅力。 词开头即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词人身陷囚笼,而壮志不折,雄心犹在,深信在如此辽阔的祖 国,英勇的人们决不会永久沉默,一旦时机成熟,光复大业必将成功。
      “乾坤能大”,“能”,同恁,如 许、这样之意。“算蚊龙、元不是池中物”,语本于《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 中物也。”除写自己之外,还暗喻对友人的期待,企盼他能尽早获自由成就大业。“风雨”二句,既实 笔直写眼前景象,烘托囚徒的凄苦生活,又虚笔抒发沉痛情怀,民族浩劫,生灵涂炭,各地都落入敌 人之手,长夜难寐,寒虫四鸣,愁肠百结。
      “横槊题诗”三句,进一步以历史典故表明深怀扭转乾坤之 志向。苏轼《前赤壁赋》中记载了攻破荆州的曹操下江陵时“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汉末王粲避难荆州时,曾作《登楼赋》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和落魄感。文天祥连以这两个典故自况, 颇有寓意。
      前一典是壮辞,表现了曹操的英雄气魄;后一典是悲语,吐露了王粲雄图难展的苦闷。 词人联而用之,加以“万事空中雪”一句,说明壮志未酬,事业夭折,充分抒发了自己为挽救国族屡起 屡败、历尽艰辛的无限感慨。“江流如此”,承上启下,喻指抗敌复国事业如奔腾不止的江河水,将后 浪推前浪。
      “方来还有英杰”,照应首韵,也对邓光荐原作中“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 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之问作了很好的回答。 从叙写的层次看,这首词的上阕侧重于回顾往昔,对同敌人的斗争表赞同;下阕则主要写对未 来的展望,表达自己将坚持不懈。宋德祐二年(1276),在国家危急关头,文天祥毅然出使元营,痛斥 敌帅伯颜,被拘至镇江,伺机脱逃。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通过坚强的意志经历了“层见错 出”的艰难险阻,始得南归。此次被俘途中到达金陵,故有“重来淮水”(淮水指秦淮河)云云。“镜 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为整词核心。与词人《过零丁洋》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同为传诵甚广震烁古今之名句。
      
      文天祥到燕京后,元朝廷威逼利诱,百般劝降,“虽示以骨 肉而不顾,许以官职而不从,南冠而囚,坐未尝面北。将说他的留梦炎痛斥一番。瀛国公往说之,一 见北面拜号,乞回圣驾”。平章阿合马来,同样徒然离去。敌方也为之“相顾动色,称为丈夫”。只有 拥有这种对国家的矢志不渝之心,才能写出这样肝胆照人的词句来!词的最后几句再次向故国故 友表白,即使以身殉国,他的魂魄也会变成杜鹃飞回南方,为故国沦亡而悲鸣。

    李***

    2016-09-06 14:25:35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