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中国历史上的“谥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首页

中国历史上的“谥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谥法”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24 23:55:34
      
    “谥法”最早出现在西周中叶稍后,是指中国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大臣等人死
    后,朝廷根据他们生前事迹和品德,为他们所评定的一个称号。
    对于谥法产生的年代,历来众说纷纭,有三皇五帝说、周公制谥说、西周中期说和战
    国说,前两种是老的说法,后两种是近代的说法。
      王国维依据出土材料和文物,提出了谥 法产生于西周中期的主张。 《谥法解》出自于先秦古籍《逸周书》,其中提到了“维周公旦、太公望开嗣王业,建 功于牧之野,终将葬,乃制谥,遂叙谥法”的故事,这是关于谥法最早的记载。可见立谥 制度始于西周初年,天子、各国诸侯、卿大夫以及他们的王后和夫人等都可以作为立谥的 对象。
      到了汉朝,除了帝王、后妃之外,列侯者只有在死后才可以由朝廷赐谥号。唐朝时, 朝廷规定只有三品以上职事官才有资格得到谥号。 从周文王、武王至懿王,王号均自称。在武王之后,虽然自立王号者仍然存在,但有 了谥法。谥法规定,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
      秦始皇时废除了“谥法”。汉朝 成立之后又恢复了谥法。东汉时出现了“私谥”。明清时期,礼部掌握定谥的权利。 在“谥法”出现的早期,人们多是借谥号表达后人对先人所做功绩的怀念,并没有太 严密的规定。在周召共和时,产生了谥号的善恶。谥法在春秋时代逐渐制度化,出现了所 谓的“子议父,臣议君”。
      由于诸国纷争,局势混乱,各国的谥法宽严不一,但在谥号的善 恶上,各国却都是依照诸侯的生平事迹来定。由于权力的下移,各国的谥号管理都是在成 立之初比较严格,到了后期逐渐放宽了标准。 谥法为历朝历代所沿袭,直至清朝末年才逐步消失。

    z***

    2017-02-24 23:55:3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