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首页

如何做好品质管理?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3-05-22 02:48:34
  •   请详细参考六西格玛定律。又称全面质量管理。详细如下:
    六西格玛(6σ)概念于1986年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提出,此概念属于品质管理范畴,西格玛(Σ,σ)是希腊字母,这是统计学里的一个单位,表示与平均值的标准偏差。旨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
      其中主要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   六西格玛是以顾客为中心,关注顾客的需求。它的出发点就是研究客户最需要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比如改进一辆载货车,可以让它的动力增大一倍,载重量增大一倍,这在技术上完全做得到,但这是不是顾客最需要的呢?因为这样做,成本就会增加,油耗就会增加,顾客就不一定想要,什么是顾客最需要的呢?这就需要去调查和分析。
      假如顾客买一辆摩托车要考虑30个因素,这就需要去分析这30个要素中哪一个最重要,通过一种计算,找到最佳组合。因此六西格玛是根据顾客的需求来确定管理项目,将重点放在顾客最关心、对组织影响最大的方面。   2)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和降低资源成本促使组织的业绩提升   六西格玛项目瞄准的目标有两个,一是提高顾客满意度。
      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占领市场、开拓市场,从而提高组织的效益。二是降低资源成本。通过降低资源成本,尤其是不良质量成本损失COPQ(Cost of Poor Quality),从而增加组织的收入。因此,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能给一个组织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这也是它受到众多组织青睐的主要原因。
         3)注重数据和事实,使管理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基于数字上的科学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是一种高度重视数据,依据数字、数据进行决策的管理方法,强调“用数据说话”、“依据数据进行决策”,“改进一个过程所需要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数据中”。另外,它通过定义“机会”与“缺陷",通过计算DPO(每个机会中的缺陷数)、DPMO(每百万机会中的缺陷数),不但可以测量和评价产品质量,还可以把一些难以测量和评价的工作质量和过程质量,变得像产品质量一样可测量和用数据加以评价,从而有助于获得改进机会,达到消除或减少工作差错及产品缺陷的目的。
      因此,六西格玛管理广泛采用各种统计技术工具,使管理成为一种可测量、数字化的科学。   4)是一种以项目为驱动力的管理方法   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的实施是以项目为基本单元。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施来实现。通常项目是以黑带为负责人,牵头组织项目团队通过项目成功完成来实现产品或流程的突破性改进。
         5)实现对产品和流程的突破性质量改进   六西格玛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项目的改进都是突破性的。通过这种改进能使产品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或者使流程得到改造。从而使组织获得显著的经济利益。实现突破性改进是六西格玛的一大特点,也是组织业绩提升的源泉。
         6)有预见的积极管理   “积极”是指主动地在事情发生之前进行管理,而不是被动地处理那些令人忙乱地危机,有预见地积极管理意味着我们应当关注那些常被忽略了的业务运作,并养成习惯:确定远大的目标并且经常加以检视;确定清晰的工作优先次序;注重预防问题而不是疲于处理已发生的危机;经常质疑我们做事的目的,而不是不加分析地维持现状。
         六西格玛包括一系列工具和实践经验,它用动态的、即时反应的、有预见的、积极的管理方式取代那些被动的习惯,促使企业在当今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水平而不容出错的竞争环境下能够快速向前发展。   7)无边界合作   “无边界"是通用电气成功的秘笈之一。
      杰克韦尔奇致力于消除部门及上下级间的障碍,促进组织内部横向和纵向的合作。这改善了过去仅仅是由于彼此间的隔阂和企业内部部门间的竞争而损失大量金钱的状况,这种做法改进了企业内部的合作,使企业获得了许多受益机会。而六西格玛扩展了这样的合作机会。在六西格玛管理中无边界合作需要确切地理解最终用户和流程中工作流向的真正需求,更重要得是,它需要用各种有关顾客和流程的只是使各方受益,由于六西格玛管理是建立在广泛沟通基础上的,固此六西格玛管理法能够营造出一种真正支持团队合作的管理结构和环境,黑带是项目改进团队的负责人,而黑带项目往往是跨部门的,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由黑带率领他的团队打破部门之间的障碍,通过无边界合作完成六西格玛项目。
         8)追求完美,容忍失误   作为一个以追求卓越作为目标的管理方法六西格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努力方向。没有不执行新方法贯彻新理念就能实施六西格玛管理的企业,而这样做总会带来风险。在推行六西格玛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企业应以积极应对挑战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失败。
         9)遵循DMAIC的改进方法。

    沐***

    2013-05-22 02:48:34

  • 2013-05-13 17:40:37
  •   一、目标清楚。品质是为公司中长期利益服务的,因此,必须建立符合公司中长期利益的质量目标。在每时每刻,个人和部门的每个行为都应符合公司中长期利益这一目标。
    二、坚持原则。所谓原则,我个人的理解什么是合格,什么是不合格,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质量管理体系。
       三、协调和沟通。这主要是指当需要跨部门合作时或部门之间出现分歧时要统一思想,让他们理解为什么要做,可以怎样做(变通)。要做一个好的品质主管,这一点非常重要,在做协调和沟通时我的经验是把握住以下几点:1)位置低一点,以一种较低的姿(心)态切入;2)眼光高一点,在讨论的分析问题时应站在比部门更高的一个层面上,也就是尽量避免本位主义;3)办法多一点,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应提供多种选择方案以供部门实施。
       四、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做品质主管更多的是和顾客投诉、质量事故、不符合项、各部门和领导的不满等打交道,在这时候,最关键是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把这些都当做是前进中的问题和自己提高和成熟的机会,持续改进,愈挫愈勇。 五、培养自己的影响力。
      以个人鲜明的个性和特点,塑造自身的魄力和魅力。从而,最终达到一种不怒而威的效果。举个例子,我刚进公司时仅是一名质量工程师,专门负责处理顾客投诉,当时公司里最拖拉,效率最低,最不守信用的部门是技术部,公司所有的部门主管都对他们怨声载道。我于是在分析和制定纠正措施时先让各部门做出承诺,然后到各部门跟踪完成情况,开始时技术部主管总是说很忙没时间,我就搬张椅子在他的办公桌边坐着,不说话,就看着他忙东忙西,直到履行了该部门的纠正措施为止,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技术部就能够到时间自动完成纠正措施了,在全公司也就知道,有一个质量工程师很厉害,把技术部门搞定了。
      当然在具体处理中要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会***

    2013-05-13 17:40:37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