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关健康的一些想法?

首页

有关健康的一些想法?

我们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一个人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生理健康就很难保证了,身体就一定会跨下来。
而一个人的生理有缺陷,心理却可以是健康的。
所以,心理健康是重要的。
朋友,你认为呢?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1-02 13:14:37
      推荐一篇别人的文章:
    智商因数由智力因数和非智力因数组成,其中智力因数占20%,非智力因数占80%。美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因数与遗传有关,非智力因数是后天学习而获得,非智力因数是成功的主要因数。人非生而知之,一个成功者无不是由后天的努力而获得的。
      因此,人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终身学习,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一个人后天的获得主要是由性格决定的,心理决定命运,心理素质是基础,是成功的基石,哪怕是身体残疾的人,只要心理不残,是健康的,对人类、对社会同样是有用之才,如张海迪、邓朴方等。身体健康而心理不健康,将会对人类不利,成为社会的包袱或者是败类而危害社会。
      如何调适好自己的心态,正确面对人生谈点个人之浅见。 首先,懂得健康的慨念。 健康即没有病就是健康。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是人的躯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充满状态。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理健康相互影响,将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
       有些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人生,不能准确定位,成功的心迫切,欲望大,容易患强迫症。通过自身的努力后仍达不到目的,就会造成心理不平衡,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出自己的不满情绪,表现在乱打东西、骂人等方式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满,而内心仍然非常痛苦。
      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表现,是一种不健康、病态的心理。 人为什么要生病?虽然与个人自身素质有关,身体素质差,患病率高,但更重要的是与人的心理因数有关。美国统计,丧偶者死亡率高达60%。这主要是因为配偶的另一方存活者无法以平衡的、正常的心理去面对现实,无法从人死而不能复生的现实中解脱出来,而终日抑郁寡欢。
      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倒霉的事谁也预料不到,也控制不住,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俗话说:“一根田坎三节烂”、“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坎坷有艰难曲折是正常的,是符合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的。但事情发生后,我们要以正常的心态去调适,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会使自己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
      民间有一句话:“你吃饭没有?气都气饱了!”有道理。气能使大脑兴奋——神经冲动——传递给胃——产生胃液,这样胃就达到饱和,甚至还会伤及肝脏,呕气伤肝嘛!对身体极其不利。 其次,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应该是人格健全的人。人格是社会学的范畴。
      心理学的人格专指人的个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心理健康的十项标准: 1、 充分的安全感(人的层次需要); 一、生理的需要;二、安全的需要;三、社交的需要;四、尊重的需要;五、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人的层次需要呈金字塔型。
      首先是生理需要(即最基本、最原始的吃饭、穿衣、医疗等)。其次是心理和精神需要(即安全的需要-要求劳动和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等;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和尊重别人;自我实现-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成为所期望的人物)。
       2、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度估价,缺点和优点能自估; 3、生活目标切合实际,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切记好高骛远; 4、与现实环境保持接触。人的两个适应:对环境和对人的适应,对人的适应占80%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
      ”回避人群和环境是不正常的,易患心理疾病。心理疾病等于精神疾病,精神病不等于神经病。如果一个人身体上的其他部位神经出问题,应属神经病,应找神经病医生救治; 5、能保持人格完整和谐; 6、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面对失败不再重犯;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适度的情绪表达及控制; 9、在符合集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的发挥个性。
      恩格斯说过:“有两个人就能组织一个社会,就得按社会的规定规范自己,就要用共同的法则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得按个人的意愿办”;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能够正视社会、现实的客观态度,这二者的和谐统一,就是一个健康的人。
      对以上10项标准,符合大部分的也算是正常人,因人无完人。如果缺陷项目过多,就不算正常人,至少说是心理不正常的人,就应看心理医生。健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状态,是一个变量,现在健康并不意味着永远健康。若患了病,不着急,应正确接纳,积极治疗,就能达到健康,因而心理健康才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正确调适心理,达到心理健康。 性格决定命运。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宣布,一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15%取决于遗传,10%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7%取决于气候的影响。以上说明自我保健的重要性,是自己驾驭自己的寿命。
       调适的方法主要有: 1、疏泄法。情感势能不能释放,将导致心理疾病,严重要爆炸,还会造成损失(即过激行为)。找一个合理的方法释放能量,才能保护自己,这叫疏泄法。其方法有一是向家人、好友倾诉等,以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二是对话、访谈、信访等,还有就是哭泣、运动、劳动等方法。
       2、合理理由法。如“碎碎平安,破财免灾”等起缓冲作用,寻求心理帮助和自我平衡。 3、转移法。转移注意力,可以减少痛苦,别自己折磨自己,把问题看得过于关注,也不利于心理健康。心理学家讲:人的任何感觉都是注意的结果,越是去注意这种感觉越强烈,体验就越深。
      情绪就是面临其境的一种体验,情绪这东西比较容易轩然、燃烧,造成的后果比较严重,应用转移法来处理,即离开其境和现场。 4、升华法。若遇到困难,应采取升华法的方式来解决,要知难而进,不能因此而堕落,萎靡不振。如居里夫人,在居里死后,她不是深陷在失去亲人的痛苦中,而是将痛苦转化成力量,通过她艰苦的努力完成了夫妇俩的共同任务。
      屈原不因流放而倒下,而是全身心的研究,写成了《离骚》,流传千古。 掌握了上述调适心理的4种方法,就能使自己保持一种健康的心理,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就会对人类、对社会做出有益的事,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山***

    2019-01-02 13:14:37

其他答案

    2019-01-02 13:06:17
  • 两个一样重要.
    要想做好一切,身体是本钱,身体不好,你肯定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每天奔波于大小医院求医问药这日子肯定不好过,所以啊,有什么别有病,保养好身体,是头等大事,而且年轻时有个好身体,老了少受好多罪啊.
    再说心理.心理的重要性在于,一个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一颗健全的心.有健全的心理他就可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境,即使他社会地位低,钱挣得少也不妨碍他享受生活.但一个人再有钱,心理不健康,过得不快乐,一切也是枉然.
    相比较身体,现代人往往忽视心理健康,所以您注意到的这些是很有意义的!

    我***

    2019-01-02 13:06:17

  • 2019-01-02 13:01:02
  •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健康新概念是:所谓健康,并不仅仅是不得病,还应包括心理健康以及社会交往方面的健康。也就是说,健康是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怎样准确描述人体的健康状况,日本有的学者提出了健康条件的四快。所谓四快,即吃的快、便的快、睡的快、说的快。
      四快虽有概括上的简单片面之嫌,却有认识上的明快形象之感。就是说一个人食欲好,消化能力好,思维敏捷,反应能力强,神经系统功能好,即可基本反映出他的身体是健康的。 为了进一步使人们完整和准确理解健康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又规定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十大准则: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而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 亚健康是指处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机体内出现某些功能紊乱,但未影响到行使社会功能,主观上有不适感觉,是人从健康到疾病的中间阶段。
      调查人员将人体的精力充沛、处是乐观、睡眠良好、适应能力强、能力抗一般性疾病等10个标准和“亚健康的浑身乏力、容易疲劳、失眠多梦、头昏头痛等34中表现印发给被调查对象。结果显示,除患病人员外,仅有19。6%的受访者表示无“亚健康”征兆。在52。
      7%的自认为健康的人中,按照标准衡量,完全健康的比例仅占17。37%;另有73。31%的人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 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第二状态”。亚健康的特征是患者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休息质量不高、注意力不易集中、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甚至不能正常生活和工作。
      在心理上的具体表现为:情绪低沉、反应迟钝、失眠多梦、白天困倦、记忆力减退、烦躁、焦虑、易惊等。亚健康状态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人们如果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工作学习环境中,常会感到压力很大,觉得无法承受,这种状态久了,会使人意志消沉,产生无聊感,因此,必须掌握调试的方法。
       首先,必须学会科学的休息和调控情绪,这可以使人从容不迫的处理在工作、学习和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要敢于正视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行动去面对客观现实。如在保证充足睡眠的前提下,独自静思,做一次“精神旅游”,与自己的内心进行交谈;或找一个可信赖的朋友倾诉内心的疲乏与烦躁,在友人帮助下分析、接受现实、要用于调整工作和生活方式,张弛有度。
      人之所以感到疲劳,是情绪是我们的身体紧张,因此要学会放松,让自我从紧张疲劳中解脱出来。 其次,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娱乐活动。这是提高和放松情绪的良药。可以制定一个锻炼计划,或慢跑,或骑车,或体操等等,通过躯体运动来转移疲劳。 另外,还可以在闲暇时投身于自己感兴趣的爱好当中,如听音乐、聊天、旅游及收藏,和朋友去看场电影等等,以此为寄托而忘却疲劳。
       在饮食上也以应注意调配,宜食清淡。节日的膳食多油腻,多食后,会增加体内的疲劳感。因此应尽量选择含脂肪低的食品。对那些已进入或即将进入慢性疾病状态的人群,应采用中医条理的方式,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人的体质状况,适当选用一些调节免疫功能或强化体质的中成药制剂或保健食品。
       心理压力产生时,如果不做调试与疏导,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当你感到烦躁、郁闷、紧张时,不妨采取正当的宣泄法、运动法、旅游法、倾诉法等进行疏导。 。

    1***

    2019-01-02 13:01:02

  • 2019-01-02 12:59:44
  •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共同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健康是福、健康是金!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恰如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身体健康是基础,而心理健康会反过来影响身体健康。我们常说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并不是因为真正地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二位,而是人们为了获得更健康的身体,强调心理健康。因为不健康的心理会使原本很健康的身体变得非常糟糕,若有一个开朗、豁达、乐观、平常、宽容、热情的心态,就可以很好地溶入这个社会,保持良好的个人心境,促进个人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好象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y=ax+b
    x是变量,y是应变量,a为心理变量系数(当a为负数时为不良心理),b为个人固有身体素质或基础。我们会注重结果y(身体健康),但它是随x(心理健康)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我们认为心理健康很重要。
    

    天***

    2019-01-02 12:59:44

  • 2019-01-02 12:58:48
  • 当然,国人也越发重视心理健康是必然趋势。各大学各专业都己开设心理学,就说明中国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也越来越被重视了。
    我一挚友就读心理学硕士,我对他一直都很支持。我还曾带两岁的女儿去看过心理医生。

    揭***

    2019-01-02 12:58:4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其他社会话题 相关知识

  • 社会热点
  • 社会民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