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教育孩子才好?

首页

怎样教育孩子才好?

我的孩子三岁了,一个很开朗,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在托儿所小朋友们总是喜欢打来打去的,我的孩子力气比较大,他一出手总会伤到别人,老师会经常批评他,我也会批评他让他跟别人道歉.然而小朋友们会经常对着他说:"你不乖你老打人,有的家长也说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打人呢."现在他会经常跟我说,很多小月友天天打他.我说你是不是也打别人了.以前我去接他的时候,他会很主动的跟老师说声再见.现在我叫他去跟老师说再见,他都不肯.他肯跟阿姨说再见.这到底是怎么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05-08 11:40:45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经常反思,如何引导孩子逐步成为一个热心学习、独立、负责、善于与他人合作并有生存能力的人,这可以说是天下最复杂的工作,也是最需要进行培训的工作。我们目前的家庭教育做得究竟怎样?尽管我们已经尽心尽力了,并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孩子,但并不等于说我们的家庭教育就已经成功了。
       父母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跟着呓呀学语,在悉心的呵护下蹒跚学步,这实际是一种最简单、最原始的模仿,这种模仿将一直持续到初中阶段,先是模仿言行举止,而后是思维方式,乃至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此,孩子从小到大,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孩子性格、品德的形成和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学龄前儿童,如果经常看到父母读书看报写文章以及心平气和地讨论问题,他就会拿着蜡笔扒在地上涂鸦,举着小人书问这问那,当他弄懂一个问题,那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他都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学习的兴趣也就培养起来了,并且这是一个漫长而又极其重要的过程。
      要让美和丑的概念从小铭刻在孩子们心中,久而久之孩子们就会崇尚真、善、美,鄙夷假、恶、丑,并把这种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变为自己潜移默化的行动。 当然,很多时候,好奇心也会趋使孩子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此时不要一味的批评,而要耐心的开导,让他明白不能做的原因和道理,要允许孩子犯错,家长自己都没有办法保证不犯错,怎么能要求孩子十全十美,只有犯错了,孩子才会知道什么是对的、该做的,什么是不对的、不该做的,才会去改,才会有意识的避免下次再犯错。
      从某种意义上讲,好奇心就是学习的兴趣。 注重培养锻炼孩子的自立自强能力 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应该只重智育、轻德育,只重理论、轻实践,只重学习、轻生活,这样对孩子所造成的后果就是“高分低能”、“自私褊狭”。教育孩子遇到困难要敢于迎难而上,善于动脑筋去解决,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这对形成孩子坚强的个性、勇于战胜挫折的心理是十分必要的。
       有时要有意让孩子吃些苦,经历点挫折,这样孩子才能学会辨别是非,进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点苦难和挫折对孩子来说,既是磨练意志,也是积累经验和增强自立能力,什么都帮孩子做好了的家长,其实不是爱孩子,是在害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比生活舒适、安逸更重要! 孩子的虚荣心很强,处在模仿阶段的孩子最容易互相攀比,争强好胜,他们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夸奖,而不是无端的指责或打骂,有时很小的一点打击就会使孩子心灰意冷、丧失斗志,心情变得很压抑,做任何事情都失去了信心。
      父母和老师的夸耀是对孩子最好的激励,这种激励将帮助孩子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将会促使孩子更加刻苦、更加努力的学习,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面对困难。 父母亲的夸奖会激励我一生都去创作、去奋斗、去进取,让我收益无穷。
      同样,我用这种方法激励我的儿子。因此,经常适当的夸奖会使孩子在做任何事情时信心百倍、勇往直前,特别是对待学习满腔热情,骄傲而不自满,孩子从小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后,学习就成了他的自觉行动了。 孩子也爱面子,孩子也有自尊,孩子也需要我们去尊重他。
      无论要求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应该以商量的态度和信任、赞赏、鼓励的语气,而不是强迫命令,它会使你的家庭生活充满温馨和惬意! 打骂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打骂孩子的家长同样更不是好家长,特别是处在中学阶段的孩子,正是逆反心理最强的时期,你的打骂只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意识,甚至是仇恨,带来的结果是消极的态度和抵触的情绪,带来的伤害会让孩子记忆一生,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烙下很深的印记,孩子终有长大的一天,家长和老师将会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
       正确的方法是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和交流,在孩子面前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从基本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到学习习惯进行言传身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孩子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经常过问而不过多干预、认真倾听而不过分要求,我升到五年级以后,父母亲就很少检查我的作业、成绩之类的,我觉得孩子需要的是家长能够多和他在一起聊天沟通、甚至玩耍,需要的是家长的精神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打骂和呵斥。
      孩子做了好事要褒奖,做了错事要批评,批评时要做到心平气和、以理服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在潜意识里实际是一种敬仰和崇拜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他们无条件地把父母当成自己的榜样,这样,父母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就会潜移默化在孩子身上,这将会影响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
       家长要有开朗的个性,要为人师表,要与人为善、与人为亲,富于同情心、和蔼可亲,对孩子和整个社会要有爱心。试想一下,如果孩子回到家里看到的总是吵吵嚷嚷说粗话、喝酒划拳打麻将,那么他也很难长成一个文明礼貌、积极进取的人。另外,只要你善于发现,孩子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很多优点,换句话说,在很多时候,孩子也是你的榜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总之,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是其它两种教育替补不了的,但这都不影响其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就是要把孩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所以这三方面的教育要相互配合和协调,最终把孩子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

    1***

    2008-05-08 11:40:45

其他答案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教育/科学 相关知识

  • 教育培训
  • 教育考试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