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裹足不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首页

“裹足不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裹足不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8-30 21:17:30
  •   “裹足不前”这个成语是由李斯的名篇《谏逐客书》而来。战国末年,秦国已经较为强大,韩国怕秦国出兵来攻,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建议秦国在泾阳县西北开凿渠道,引泾水东流人洛水,其目的是想通过修渠使秦国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样就可以牵制住秦东进的速度。
      这个阴谋最终被发现, 令秦王对外来的说客充满戒心。本已对说客策士不满的秦国宗室大臣乘机上书要秦王将这些来自别国的策士驱逐出秦国。李斯是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驱逐之列。李斯听说此事,就向秦王进谏,即著名的《谏逐客书》。其中有一句:“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 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告诉秦王如果驱逐了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就等于是拋弃人民来帮助敌国,辞退宾客去为诸侯建功立业,使得天下的士子后退而不敢向西,停步不进秦国,这就是所谓帮助寇盗兵器并且给与粮食。李斯的话击中了秦王的要害,遂打消了逐客的念头。“裹足”意即停下脚步,后来发展为成语“裹足不前”用来形容有所顾虑而停滞不前的意思,与之近义的还有“畏缩不前”“踟蹰不前”等。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 中郭嘉劝说曹操不要杀掉刘备的时候,也运用了类似李斯的说辞:“若杀之, 是害贤也。天下智谋之士,闻而自疑,将裹足不前,主公谁与定天下乎?”。

    曹***

    2016-08-30 21:17:3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