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怎样写工作报告?

首页

怎样写工作报告?

怎样写工作报告?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6-15 15:42:18
  •   
    工作报告是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报告应简明扼要,开门见山,主题 清楚,依据充分,分析有理,文字流畅,笔调生动,并富有逻辑性。工作报告写得好, 有利于所提问题的解决。遗憾的是有些报告写得单调冗长,有的则显得内容混乱, 前后不一,使人看完后莫名其妙,得不出一个清晰、完整的概念。
      那么,怎样才能写 好一个工作报告呢? 1。 要慎重选定报告的内容和主题。报告的内容,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特 征。报告的作者要有远见,虽则一时只有少数人能理解,但它代表社会发展的规律,时 代发展的方向,作者应该坚持写。例如马寅初先生在1957年向中央提出的“新人口 论”报告,彭德怀元帅1959年庐山会议上提出的意见书都属于这一类内容。
       写报告,应当从工作实际出发,选择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非解决不可的内容。 有些内容,并不受人注意,或者人们也已习以为常。但这类问题如能加以改进或得 到解决,某项工作将获得一次飞跃。比如,某医学专家调查分析了我国南北方生活 习惯与某些疾病发病率之间关系后指出:食盐的摄入量与中老年患高血压人数的 比例有密切关系,北方饮食偏咸,因而高血压发病率比南方高。
      这位专家建议,北 方应当改变饮食习惯,适当减少食盐摄入量。 工作报告的内容,应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工 作、学习、恋爱、婚姻、家庭等内容,都可以结合着写。作者的工作报告能注意到为 大多数人民群众谋利益,这样的报告就具有生命力。
       工作报告,应该有轻重缓急之分。应该将报告分为一般报告与紧急报告两大 类。紧急报告不能滥写,否则会失去紧急的真实含义。 工作报告的内容结构,应包含以下几部分: ① 问题的现状。在这一部分应该有情况的调查,信息的收集和数据的统计。 材料要丰富,根据要充分,切忌道听途说。
      情况不明或者材料点滴零碎、残缺不全, 不具有典型性或普遍性。 ② 情况的分析。报告的作者必须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科学的统计分析, 总结归纳并由此得出相应的结论。不能在工作报告中只是堆砌大量素材而不加分析。 ③ 根据分析的结果和实际的可能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办法。
      这样的方案 和办法,应该充分考虑到必要性和可能性的统一,还要注意到解决问题的时间过 程,防止“煮夹生饭”或将事情搞糊。 2•有了恰当的内容,要注意写报告的顺序和时间的安排,这是写好工作报告的 一种技巧。 写一篇优秀的报告通常有这样几个基本顺序: ① 清楚地提出问题; ② 确定报告要研究的范围; ③ 进行调查研究; ④ 收集有用的信息; ⑤ 分析信息; ⑥ 根据分祈得出最后的结论和建议; ⑦ 确定报告的结构和逻辑组织形式,开始动笔写; ⑧ 写出第一稿; ⑨ 对第一稿至少修改一次; ⑩ 将报告誊抄清楚呈送给阅读者。
       这十个步骤和顺序中的每一步都应该安排有充分的时间,不能一带而过,草率 从事。 要学会控制写作的欲望,不要急于动手。会写报告的人通常把动笔的时间适 当向后推延,这样写作的压力会越来越大。由于这种压力的存在,可能在某一点上 最终产生了突破,于是平时积累起来的各种各样的材料便会像打开闸门的洪水一 样喷射出来,尽管这些材料中有的与确定的主题关系不大,有的甚至没有多大的价 值,但在第一稿中也可以写进去,然后在修改时加以删除。
      这样,整篇报告将会显 得丰满、流畅,有血有肉,而不至于干巴巴,空洞无物。 报告的第一稿以早些写出为好。在第一稿中,不必要过多地注意内容间的相 互联系以及用辞或句法的修饰,这些可以留在第二稿或第三稿中去推敲。第一稿 的目的是尽可能快地把整个想法写在纸上,一气呵成。
       第一稿写完后,也不要忙于修改。最好将草稿放在抽屉里搁上一两天,然后再 动笔修改。这是因为作者把报告组织好之后,往往还会沉浸在完成了一次重要任 务后的快乐与兴奋之中,不可能很容易地发现报告中会有什么毛病。在经过一段 时间冷静下来之后,作者自己再回过头来看看,就会发现了问题。
       报告修改完毕,在正式誊抄递送之前,自己可以大声地朗读几遍,因为,有时眼 睛也会蒙骗我们。通过朗读,当句子被读出来,是否朗朗上口,便可评判文章的定 稿是否还有什么不通顺的地方。 1。 —篇优秀的工作报告还应该注意下述几方面的文字加工。 ① 要明确地表现用词的含义,避免含糊不清的、抽象的说明; ② 应着重对得出结论的有关依据进行审核和推敲,看看这样的逻辑结构是否 有问题; ③ 整篇报告的内容组织应该具有集中性、直接性和冲击性的特点,避免迂回曲 折、羞羞答答、欲言又止; ④ 一篇优秀的报告常常应以报告得出的基本结论的概述或摘要来开头。
      这 样,读者就会知道作者要讲什么问题,对问题的依据与论证发生兴趣; ⑤ 报告的每个段落,也可以用能够对结论进行阐述论证的“摘要”作为开始。 这样安排,可以使那些只想查阅其中一个论据的读者读起来很方便,也有利于读者 重读时通篇浏览。当然,也可以用新闻报道中的“倒金字塔”式结构来组织整篇报 告。
      也就是说,段落开头用最重要的元素,而后按其重要性大小依次排列,这样可 以激起读者进一步读下去的兴趣; ⑥ 借助变化段落的长度,可以将较不重要的材料列入次要地位,从而强调较重 要的部分。在长度上明显地不同于它前后的段落,以加强读者的注意力并起到强 调其内含观点的作用。
      为了使读者阅读得有兴趣,段落长度的多样化是非常需 要的。 段落的第一个句子要阐述主要的想法,然后展开主题句,最后一句是对整个段 落所阐述的观点的评价、回顾或给予理论上的说明。 段落的正文可以通过定义、推理、对比、举例、数据、因果、问答、历史的展望或 纯粹的断言展开。
      当然,包含在层层展开中的所有材料应当对主题十分贴切并支 持所提出的结论。 ⑦ 报告应具有简洁性,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不要过多地使用描写性的形容词和 副词,不要作迂回曲折的说明,少用死气沉沉的难懂的专业性词汇,也不必“穿靴戴 帽”,写一大堆与主题无关的开场白与结束语。
       ⑧ 报告应具有清晰性。报告不要过多地使用那些缺少准确含义的词汇。例如 “基本上”、“大概”、“可能”、“差不多”等。 ⑨ 正确的语法、句法会给读者留下有关作者功底过硬、态度认真的美好印象。 ⑩ 最后,整篇报告应具有显示作者个性的独特风格,产生一种既自信又使人非 信不可的感觉。
      

    齐***

    2016-06-15 15:42: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常识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