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祁连山丹霞地貌说明

首页

祁连山丹霞地貌说明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8-20 05:00:00

    白垩纪初期,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祁连山脉开始上升,其西北方向形成山前断陷盆地,盆地本身下陷速度较快,形成厚达数千米的山前坡积与河流冲刷和湖相沉积,它们以砂岩、砂砾岩、泥岩等碎屑岩交互替代组成,外观为紫红色,沉积颗粒以铁质、钙质、泥质胶结组成,外观呈红色。这套红色岩层在地层学上称为下白垩统新民堡群下组(K1 xma),也有称为下沟组,它们再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构成张掖丹霞地貌的地层主体。

    北祁连干旱气候的地质原因

    北祁连地区从古生中期(距今约4亿年)前就已经成为华北大陆的一部分,距今大约2亿4千万年的“印支”地壳运动改变了中国大陆已经持续数亿年的海洋和大陆的分布格局,又进一步将北祁连地区推到欧亚大陆的更加干旱的内陆侏罗纪燕山运动使得青藏高原北部隆起,形成多条高耸的东-西向山脉,它们阻隔了西藏特替斯海的海洋气候对北祁连地区的影响。

    一亿多年前炎热干燥的北祁连地区

    张掖所在的北祁连山地区,位于当时欧亚大陆的中心,远离海洋气候的影响,气候干燥炎热,降雨量稀少,由于白垩纪四季不分明,仅以干旱和降雨的两季交替。

    距今1亿1千万年至1亿年是北祁连盆地坳陷期,盆地下沉的速度缓慢而均匀,形成大面积的湖盆。这个阶段的气候以炎热干燥为主,湖泊面积对应于降水的多少而变化。大量铁质和钙质成分随同地面径流进入湖盆,形成含铁或钙沉积,在蒸发强烈的枯水期湖盆相对萎缩,浅水环境条件下湖快速充填作用的沉积产物主要为一套灰绿色、紫红色砂泥岩,局部地区含膏盐层。这套杂色湖相泥岩沉积构成张掖彩色丘陵地貌的岩层主体,地层学上称为下白垩统新民堡群上组(K1xmb),也有称为中沟组。经过长期的风化剥蚀,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彩色丘陵。

    陈***

    2023-08-20 05:00: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