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孔子尊师的故事

首页

孔子尊师的故事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3-07-26 13:00:00

    相传孔子曾“删诗书,修春秋,定礼乐,序易传”,对“六经”做了一番整理,后来由于《乐经》失传,变成了“五经”。孔子“述而不作”,其学术根本、思想旨趣都体现在对经典的整理,及后世记其言行的《论语》等书中了。除了通过文字了解孔子,我们还可以通过图像了解孔子,这是一种更直观也更富趣味性的了解方式。

    孔子图像产生于汉朝,这几年颇受关注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中,出土了有孔子和其弟子形象的衣镜框,而孔子见老子的故事,则是汉代画像石上最流行的题材之一。这些图像都是单幅的,到明清两朝,讲述孔子一生经历的连环画大量问世,它们被称为《孔子圣迹图》,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一般都有文字予以解说。除了孔子外,孟子等圣贤也有相应的圣迹图。

    翻阅《孔子圣迹图》,这位被尊称为“至圣先师”的师者,本身就是位虚心好学的学生。我们结合相应的图像,来讲两个孔子问学的故事。

    孔子还不到而立之年的时候,曾以博学的郯子为师。郯子有一回来鲁国访问,当被问及少昊氏为何以鸟名官时,郯子因少昊氏是其祖先,故了解个中缘由,少昊氏即位时,恰有凤鸟来临,故以鸟名官。孔子听闻此事后,就去拜访郯子,讨教上古官制,后来孔子深感“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孔子去拜访郯子的路上,还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位有名的贤士程子,两人一见如故、相谈甚欢。不一会儿,孔子唤弟子子路取一束帛来赠给先生,子路不答,再过了一会儿,孔子又以相同的话吩咐子路,子路还是不答。

    子路心中有个疙瘩,他听说士人之间若不经中间人介绍就相见,就如未有媒妁之言便嫁娶一样,是君子所不为的。孔子开导子路,程子乃贤士,此时若不向他表示自己的敬意,以后还不知何时能再见,何必拘泥于小节呢由此可知,孔子重礼仪,但却不拘泥于繁文缛节。

    后来,孔子又向师襄学琴,这时孔子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师襄建议他可以学些新东西了,孔子说:“我还没有掌握好这曲子的节奏”,于是继续练习。过了一段时间后,师襄认为他已掌握了节奏,可以往下一步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到这曲子的内涵。”过了一段时间后,师襄认为他已能了解内涵了,可以往下一步了,孔子又说:“我还没有理解这曲子赞颂的人是谁呢。”

    过了一段时间后,师襄观察到孔子的神情与之前不太一样,他分明读出了他神情中的恭敬,还有一种登高望远的自信,孔子说他感觉到这曲子所赞颂的人是文王,师襄肃然起敬,说这曲子正是《文王操》。这则故事既是孔子学琴的故事,也是良师善教的故事,教学应循序渐进,不仅教授技术,亦启迪心灵,最终要达到的是改变人的气质的目的。

    陈***

    2023-07-26 13:00:0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