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泡桐的病害及其防治

首页

泡桐的病害及其防治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24-05-22 11:00:00

    泡桐丛枝病

    即扫帚病,该病对苗木和幼树的生长影响很大,会导致植株生长缓慢,严重情况下甚至造成死亡。幼树发病后,常常于主干或主枝上部丛生小枝小叶,看上去就像是扫帚或鸟窝。防治方法如下:

    1、 选取无病母树的根作为繁殖材料。种子育苗不易发生丛枝病;

    2、 树枝初发病时应及早剪除。在生长季节不要损伤树根、树皮和枝条。

    3、 将带病根插穗浸泡于50℃左右的温水中约10分钟。用石硫合剂残渣埋在病株根部土中, 并用0.3 度石硫合剂喷洒病株, 能有效抑制病害的发展。

    泡桐炭疽病

    炭疽病主要危害泡桐苗木的叶片、叶柄、嫩茎,特别是在5-7 月多雨或苗木细弱过密时容易发生该病。防治方法如下:

    1、播种苗密度要适当。出苗后要及时间苗、施肥、中耕、排水、培育壮苗、 提高抗病力;2、带病菌圃地的处理。播种前将硫酸亚铁均匀撒在地表, 然后翻入土中;

    3、出苗后可以喷施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每隔约10天可喷一次。

    泡桐黑痘病

    主要危害泡桐的叶、叶柄、茎及幼树的嫩梢,导致枯梢。症状表现为叶柄和嫩茎上产生椭圆形病斑,凸起如疮痂状,颜色为黑褐至黑色。防治方法如下:

    1、 冬季应彻底清除并集中烧毁病苗与病枝叶,并进行深翻,减少病源。发病初期应及时拔除病株,防止病害蔓延;

    2、 幼苗出土后,可以喷洒1∶1∶150-200 波尔多液或65% 可湿性代森锌500 倍液,每隔15天左右喷1 次,需喷3-4 次。

    泡桐腐烂病

    感病部位主要在主干、主枝、侧枝及枝桠分叉处,特别以层的主侧枝受害比例大,小枝极少受害。防治方法如下:

    1、 移栽时避免伤根太多或碰伤树干,栽后及时灌水。

    2、 科学整枝,做到勤修、轻修、适时修和合理修,剪口应平滑,及时清除病枝、枯枝。

    3、 应及时清除重病泡桐。对感病较轻的植株, 应加强管理,及时刮除病部,然后进行喷药或涂药处理,可以使用1% 退菌特、5% 托布津等进行防治。

    z***

    2024-05-22 11:00:00

  • 生活 相关知识

  • 生活
  • 日常生活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