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音乐大师贝多芬是什么样的人?

首页

音乐大师贝多芬是什么样的人?

音乐大师贝多芬是什么样的人?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04-28 06:07:33
      1770年除了黑格尔诞生,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也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他生在波恩,父亲是一个宫廷男高音歌手,但是酗酒成性。因为父亲酷爱音乐,因此贝多芬从4岁起,就开始弹钢琴。这之后,钢琴、长笛、小提琴、中提琴、管风琴,贝多芬都一一学习,13岁时即被任用为宫廷剧场的首席小提琴师和教师、助理管风琴师等。
      1789年,贝多芬来到波恩大学听哲学课,并在维也纳见到了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莫扎特,跟他学习了一段时间的音乐理论课。3年后,莫扎特去世,贝多芬非常悲伤,于是便跟另一位作曲家海顿学习作曲。海顿是一位古板、传统、恪守旧规的教师,贝多芬活泼、不拘一格的性格让他很不喜欢。
      贝多芬无奈,只好停止了跟海顿的学习。没有了老师,贝多芬决心自学作曲。创作的灵感一旦来到,常常让贝多芬忘了身边的一切。一次,贝多芬去一家饭馆吃饭,刚在一把椅子上坐下来,一支钢琴曲就在他脑中回荡起来。不知不觉中,贝多芬抬起手,用手指就在餐桌上敲起来,就像弹钢琴一样。
      这有节奏的弹击吸引了不少人向他看来,他却毫无察觉。1个多小时过去了,他还在有节奏地敲着。这时店老板过来想提醒他,刚走到他面前,贝多芬立时醒悟过来,原来自己是在饭店里,便问老板:“结账吧,多少钱?”店里吃饭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贝多芬却一脸茫然。
      店老板看他还不明白人们为什么笑,然而命运之神并没有眷顾这个音乐天才,27岁时,贝多芬患了耳聋症,而且病情不断恶化。这对于酷爱音乐、视音乐如生命的贝多芬来说,无异于比死还痛苦。刚到中年,他的耳朵就一点也听不见了。1824年,贝多芬创作出了一生中最后一支父响曲《第九交响曲》。
      在开演奏会时,他坐在一旁为乐队打拍子。可当演奏结束后,他仍然在打拍子。人们告诉他已经演奏完毕,当他扭转身时,看到观众在发疯似的鼓掌,心中一激动,便晕倒在舞台上。:贝多芬不知道,就是这首曲子,在演奏过程中倾倒了无数听众。人们连续鼓掌达5次,当时规定,只有在皇帝来到会场时,才允许鼓掌3次,所以场外的警察误以为出了乱子,连忙跑进会场维持秩序。
      贝多芬在10余年间创作出《月光奏鸣曲》、《第二交响曲》、《克莱策奏鸣曲》、《第三交响曲》(又称《英雄交响乐曲》)、《曙光奏鸣曲》、《热情奏鸣曲》以及后来的“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交响曲”。其中,《第三交响曲》是为拿破仑写的,但在作品完成的这一年,拿破仑却抛弃共和制,当了皇帝,贝多芬非常气愤。
      一气之下,把“献给拿破仑•波拿巴”改成了“英雄交响曲——纪念一位伟人!”还有《第五交响曲》,被认为是贝多芬最受欢迎的交响乐,也是他的作品中最完美的典范作品之一。

    K***

    2018-04-28 06:07:33

其他答案

    2018-05-01 14:41:33
  •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3。26),祖籍是荷兰(一说是波兰)。他出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听力衰退,晚年失聪,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生平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父亲是该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一个善良温顺的女性,婚后备受生活折磨,在贝多芬17岁时便去世了。贝多芬是7个孩子中的第2个,因长兄夭亡,贝多芬实际上成了长子。
      他的母亲第一次嫁给一个男仆,丧夫后改嫁给贝多芬的父亲。艰辛的生活剥夺了贝多芬上学的权利,他自幼表现出的音乐天赋,使他的父亲产生了要他成为音乐神童的愿望,成为他的摇钱树。他不惜打骂贝多芬,迫使贝多芬从4岁起就整天没完没了的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
      8岁时贝多芬首次登台,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11岁发表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13 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 1800年,在他首次获得胜利后,一个光明的前途在贝多芬的面前展开。
      可是三四年来,一件可怕的事情不停的折磨着他,贝多芬发现自己耳朵变聋了。贝多芬热爱练习钢琴,但是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没有比失聪更可怕的了。因而人们可以在他的早期钢琴奏鸣曲的慢板乐章中理解到这种令人心碎的痛苦。 贝多芬无时不充满着一颗火热的心,可是他的热情是非常不幸的,他总是交替地经历着希望和热情、失望和反抗,这无疑成了他的灵感源泉。
      1801年,贝多芬爱上了朱列塔•圭恰迪尔,他把《月光奏鸣曲》献给她。但是风骚幼稚自私的奇丽爱太不理解他崇高的灵魂。1803年与伽仑堡伯爵结婚,这是令人绝望的时刻,他曾写下遗书。 1803年他从灰暗中走出来,写出了明朗乐观的《第二交响曲》。
      之后更多更好的音乐在他的笔下源源不断的涌现。《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还有优美动听、洋溢着欢乐的小提琴协奏曲,以及绚丽多彩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
      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1826年12月贝多芬患重感冒,导致肺水肿。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原因是肝脏病。在他临终前突然风雪交加,雷声隆隆,似乎连上天也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去世而哀悼!贝多芬的葬礼非常隆重,有两万多人自动跟随灵柩出殡,遗体葬于圣麦斯公墓,而他的墓旁则是舒伯特的坟墓。
      终生未婚。 作曲家只在人世间停留了57年,一生完成了一百多部作品。
      主要作品有交响乐9部;管弦乐几十首(《爱格蒙特序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5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其他协奏曲5首;钢琴奏鸣曲32首(热情、月光、悲怆、黎明、暴风雨等最为著名);室内乐80首;歌剧1部《弗德里奥》;另有神剧1部;弥撒曲2首等等。

    燕***

    2018-05-01 14:41:33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