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精神心理科
心理科

为什么长期开车对健康影响很大?


      		
听*** | 2018-07-05 02:48:40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8-07-05 04:53:45
  • 有车族开车过程,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方面,都是一项相当紧张的劳动。开车的过程,可接触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如汽油、一氧化碳、四乙基铅、噪声、振动等。这些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多方面,比如同时在驾驶室内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但由于在驾驶过程中,上述有害因素的作用强度较低,故不至于产生较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驾驶作业对有车族的心脑血管功能有影响。由于精神紧张,且长期接触噪声、...

    查看全部>>

    有车族开车过程,无论是脑力还是体力方面,都是一项相当紧张的劳动。开车的过程,可接触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如汽油、一氧化碳、四乙基铅、噪声、振动等。这些有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也是多方面,比如同时在驾驶室内接触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均可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但由于在驾驶过程中,上述有害因素的作用强度较低,故不至于产生较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驾驶作业对有车族的心脑血管功能有影响。由于精神紧张,且长期接触噪声、振动、一氧化碳等职业性有害因素,易引起植物神经功能混乱,造成外周和心脑血管收缩、心电传导性改变和心肌缺血性改变,上述改变可降低驾驶人员的思维能力、判断力,对行车安全产生障碍。一氧化碳减弱“有车族”的注意力。驾驶室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城市公路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及车内吸烟。由于吸入一氧化碳使人体血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可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说明驾驶员的作业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危害因素。噪声会影响“有车族”的个人情绪。行车过程中汽车驾驶室噪声测定结果显示,平均噪声在规定标准85dB(A)以下,但在鸣笛时为98.1dB(A),显然超过国家标准,可对人体产生有害作用;噪声频谱分析显示,驾驶室内较强噪声主要集中在低频段。长期接触一定强度的噪声,可引起人的情绪变化,如引起抑郁、烦恼,易激动、疲劳、注意力不集中等。根据医学调查,“有车族”的腿部力量通常比常人差,这表明有未老先衰迹象。因此,“有车族”必须多参加运动,最好选择全身性的、大肌肉群参与的运动,比如跑步等,别让腿先衰。此外,座椅上还可增加软硬适度的坐垫,保持正确驾车姿势,确保腰椎受力适度,避免“有车族”伤害腰椎。对于身体过胖或有“啤酒肚”的驾驶员应控制体重,下车后可散步几分钟,一次驾车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隔2小时可停车休息。“有车族”每天最好保证半小时活动,外出路途不远时,最好能“以步代车”。而长期开空调、浑浊不堪的空气更会害苦司机。建议最好每隔一段时间把车窗开启5分钟,让新鲜空气流通。“有车族”要重视长时间开车带来的身体健康“投诉”,而后选择合理的健康管理,比如每年进行专业体检,而不是随便只做一些常规检查。
    幸*** | 2018-07-05 04:53:45 1 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