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教育/科学
职业教育

“金耳朵”教育理论有什么意义?

w*** | 2017-03-31 14:05:28

全部答案(共1个回答)

    2017-03-31 14:05:28
  • 为什么提出“金耳朵”教育理论?
    1生理发育过程决定了“耳先于眼”
    胎儿4个月就有了听觉,6个月听力几乎和成(cheng)人相等,8个月的胎儿能够区别声音的种类、高低、强弱,初生儿满月,听觉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但视力发育却要漫长得多。新生儿是深度近视,只能看见8-15厘米的物体,1周岁的视力达到0.2,2-3岁达到0.5-0.6,4-5岁达到1.0,6-7岁进入成(cheng)人视觉,而立体视觉...

    查看全部>>

    为什么提出“金耳朵”教育理论?
    1生理发育过程决定了“耳先于眼”
    胎儿4个月就有了听觉,6个月听力几乎和成(cheng)人相等,8个月的胎儿能够区别声音的种类、高低、强弱,初生儿满月,听觉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但视力发育却要漫长得多。新生儿是深度近视,只能看见8-15厘米的物体,1周岁的视力达到0.2,2-3岁达到0.5-0.6,4-5岁达到1.0,6-7岁进入成(cheng)人视觉,而立体视觉功能要到9岁才达到正常。
      所以,耳先于眼是符合人的先天生理器官发育过程的。
    2金耳朵教育理念:十目一心耳为王!
    中国的繁体字“聽”形象地表达了“听”的重要意义,“耳朵为王,十目一心”。古人认为“听"是最重要的,耳朵是聪明才智的根本,听力丧失叫”失聪“,耳朵灵敏代表了聪明,代表了智慧。而”聽“字的右边是道德的“德”的偏旁,说明听不光影响智商,还影响情商。听要用心,眼睛要看着对方。
      故,金耳朵提出了“耳朵为王”的学习理念。
    
    
    
    时*** | 2017-03-31 14:05:28 53 8 评论
    0/300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