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民企法律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首页

民企法律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民企法律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8-11-09 02:27:38
      
    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谨慎性原则
    谨慎性原则是指在法律管理过程中,法律实务工作人员或者相应的管理者应尽可能全面、细致地收集企业所处的法律环境资料,分析企业经营行为所涉及的法律规范,并全面了解和判断企业的行为及相关主体的行为。
    如果企业发生法律问题,在解决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谨慎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也就是说,从识别法律风险到解决法律风险问题,企业始终都要有一个系统化和全局化的意识,提供一个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不能就问题解决问题,把问题孤立开来。同时,企业还要区分风险与收益、现实与长远的关系。 2。主动性原则 主动性原则是指对于企业的各种行为,法律实务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地从法律风险管理的角度去收集信息,建立日常跟踪机制,并制订应对方案,而不是在企业发生了法律问题后才想办法补救。
       在企业法律管理过程中,建立成型的管理机制是最重要的,然后持续改进。由于法律风险会随着国家的立法状况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会伴随企业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法律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动态的运行结构,企业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主动调整和优化企业法律管理的应对措施。
       3。标准性原则 标准性原则是指在企业各种行为中,法律实务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分类归纳,并从法律的角度,帮助企业建立不同的操作程序,理顺授权手续,进行统一的制度设计。同时,还要根据法律风险的状况,比较成本和费用,在合法经营的原则下,正确选择应对法律风险的方式,比如承担、控制、转移和规避等方式。
       对于企业来说,来自法律方面的风险有很多,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控制法律风险,必须做好法律管理,并将其落实到企业每个具体活动中。有效地将具体的法律规范与企业的具体行为相结合,并建立标准化的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有效地避免企业付出较高的法律培训成本和产生难以控制的实施效果。
      
       4。合法性原则 合法性原则是指法律管理要与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紧密结合,具有本行业、本企业的鲜明特点。由于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其制度流程设计和风险防范方式也会有所差异,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一般来说,法律实务工作人员提出的方案和建议,都是在法律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把具体的法律条文进行分解,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具体管理制度和流程,以确保企业的运营是建立在合法的基础上。

    李***

    2018-11-09 02:27:3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