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阿拉斯加的“名分”

首页

阿拉斯加的“名分”

阿拉斯加级可以说是一级战斗力强大的军舰,然而它的定位却有很多说法,美国方面的官方称呼一般是“大型巡洋舰”,而在各种资料里,也有把它称为战列巡洋舰的,也有的干脆笼统地归为巡洋舰类。该级最初的设计对手是日本的“超级巡洋舰”,而当它服役的时候,却成了航母的“快速护航舰”,不仅没能击沉什么敌舰,战绩也就是一些飞机而已,而它相当于依阿华级70%的造价无疑更让它显得生不逢时。有趣的是,在一份资料里如此评价它“This class was kind of a white elephant in the Navy. ”
那么大家看来,这种火力水平高于重巡,防护较弱,速度很快的大型军舰应该怎么划分分类呢?按照一些说法,它是一种试验性质的军舰,大家怎么看待这种说法呢?

阿拉斯加级可以说是一……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6-05 17:19:56
      没有人回答,我就抛砖引玉一下吧!
    ALASKA应该属于战巡,不是重巡。重型巡洋舰这个概念是伦敦条约提出的,他的火力,装甲,动力系统已经超过了条约中对于重型巡洋舰的定义
    我认为这个设计在大舰巨炮时代堪称完美,但是在一个海军航空兵成为海战主导的年代他的出现就太不合适了。
      事实上唯一发挥作用的就是他的几十门高射炮,而这些高射炮摊上了十万马力和3万排水量也太奢侈了吧。所以我感觉错过了和日本海军重型巡洋舰群的最后决斗,他的存在已经基本没有意义。这种昂贵的家伙比德国的老沙还要生不逢时。 其实后来1951年美国海军计划把3号舰"HAWAII"号改装为导弹舰,即装备50-100枚垂直发射的核导弹作为打击平台(听起来真像。
      。。。。。
      武库舰),这个本来是他最后一次发挥的机会,但是这个想法过于疯狂和大胆,加上弹道导弹核潜艇已经取代了这个职位(核潜艇肯定比巡洋舰更加适合海基核力量部署)所以他的下岗成为必然!总结就是,无论多么完美的设计,只要脱离了他所属的时代,就是一个Real white elephant! 恳请各位高手斧正!。

    紫***

    2007-06-05 17:19:56

其他答案

    2007-06-09 10:22:34
  • 据说美国有一个叫蒙XX或XX蒙州的州,多年来一直在争取独立要成为一个国家.
    鉴于美国一直在支持台海两岸分治,中国也应该投桃报李给予回应,也应该支持这个州的独立.

    我***

    2007-06-09 10:22:34

  • 2007-06-08 15:12:05
  •   阿拉斯加级是由于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Deutschland Class)的设计特点影响,于是美国决定建造用于破交战的战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阿拉斯加级还在构思中。当美国觉得日本有可能发动太平洋战争后,美国决定建造阿拉斯加级,当时阿拉斯加级的设计图是采用克利夫兰级(Cleveland Class)轻型巡洋舰的布局,并相应更改。
      1941年军方得到国会拨款后,军方不急于建造阿拉斯加级。12月7日美国在没警觉下,被日本海军偷袭美国在珍珠港的基地,重创了美国太平洋舰队。为了进一步抵抗日本的进攻,美国海军处了从东岸调动大批大西洋舰队舰艇到太平洋外,还加快建造新式战舰。因此阿拉斯加级在珍珠港事件10日后,正式在纽约造船厂动工。
      该级安装了3座三联装12英寸(305mm)主炮,6座双联装Mark12 5英寸(127mm)副炮,而防空火力是一边建造一边修改。直到首舰完工时,共有14座四联装40mm高射机关炮和34门20mm机关炮。该级属于巡洋舰类,类别为CB。共批准建造6艘,编号CB1~6,实际上阿拉斯加级只建成2艘,其它被因战局和军方优先建造航母而被军方取消。
       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设计计划可以追述到1930年代,当时美国海军获得情报,日本海军正计划建造类似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装甲舰的“超级巡洋舰”,虽然日本海军最后没有实施建造计划,1938年美国海军仍然决定设计一种较强火力的巡洋舰,专门用于猎杀敌方的重巡洋舰。
      设计方案经过数次变更。1941年阿拉斯加级预算获得批准。设计标准按照重巡洋舰制定,船体水线长/宽比较大,安装12英寸口径主炮,加强了防御装甲。1941年12月开工建造,舰名以当时美国管辖的美属海外领地命名。原计划建造6艘,前2艘于1944年建成服役,三号舰夏威夷号下水后停建(完工程度80%),后三艘菲律宾号、波多黎各号、萨摩亚号建造计划被取消。
      同级舰:阿拉斯加号(Alaska)、关岛号(Guam)、夏威夷号(Hawaii) 阿拉斯加级在太平洋战争中主要充当巡洋舰分舰队的旗舰,伴随舰队航空母舰作战。曾经参加炮击舰队炮轰过日本本土。战争结束后,在大幅削减军费的冲击下,阿拉斯加级相继在1940年代末退役拆毁。
       阿拉斯加级美国海军称为“大型巡洋舰”(large cruiser)。其设计介于新型战列舰与条约型重巡洋舰之间,最初的思路是专门用于对付敌方重巡洋舰,比较近似于以前的战列巡洋舰。但是在船型、武备和防御装甲以及运用思想方面不尽相同。阿拉斯加级的造价比美国海军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高出近一倍,相当于衣阿华级战列舰造价的70%。
      有限的用途,昂贵的耗费决定了阿拉斯加级战后的命运,注定是一种特定条件下带有很强实验性色彩的军舰。   二战战果   1944年底,两艘阿拉斯加级投入现役,亚洲和太平洋战区上的战局已经明朗化。日本战败只是时间上的问题。所以,阿拉斯加级服役后一直担负为快速航母编队护航的任务。
         1945年的阿拉斯加级性能表:   标准排水量(吨)   30,255 主炮口径(毫米)   3x3x305   满载排水量(吨)   34,800 副炮口径(毫米)   6x2x127   舰长/宽/吃水(米) 246。
      43/27。76/9。7 高射炮口径(毫米)   -   动力装置 4x叶轮机 8x锅炉 高射机炮口径(毫米)   14x4x40   轴数(轴) 4 34x1x20   动力输出(马力) 150,000 鱼雷发射管口径(毫米)   -   航 速(节) 33 载机(架)   4x水上飞机   舰载燃油量 3,619 舰载雷达   SG Mk8   续航力(海里/节) 12,000/15 舰员(人)   1,517   备注   舰名 舷号 中文译名 建造时间 服役时间 最终使用情况   Alaska CB-1 阿拉斯加 1941。
      12。17 1944。6。17 1960。6退役。   Guam CB-2 关岛 1942。2。2 1944。9。17 1960。6退役。   Hawaii CB-3 夏威夷 1943。12。20 - 1958。6。9拆毁。   Philippines CB-4 菲律宾 - - 1943。
      6。24取消建造。   Puerto Rico CB-5 波多黎各 - - 1943。6。24取消建造。   Samoa CB-6 萨摩亚 - - 1943。6。24取消建造。 。

    1***

    2007-06-08 15:12:05

  • 2007-06-07 17:28:22
  • 这级舰是为了对付德国的袖珍战列舰的,拥有比袖珍战列舰更好的装甲和火力,航速也比德国的要快。应该归为战巡,原一下美国的战巡梦。美国一直没能建成战巡。

    德***

    2007-06-07 17:28:22

  • 2007-06-06 12:54:46
  •   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
     
         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设计计划可以追述到1930年代,当时美国海军获得情报,日本海军正计划建造类似德国海军德意志级装甲舰的“超级巡洋舰”,虽然日本海军最后没有实施建造计划,1938年美国海军仍然决定设计一种较强火力的巡洋舰,计划作为巡洋舰分舰队领舰。
      设计方案经过数次变更。1941年阿拉斯加级预算获得批准。阿拉斯加级采用平甲板舰型,设计标准按照“重巡洋舰”制定,船体水线长/宽比较大,舷侧水下只有1道防鱼雷隔舱,动力系统输出功率要高于同期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安装三座三联装9门12英寸口径主炮,比美国海军之前建造的重巡洋舰大幅度加强了防御装甲。
       阿拉斯加级原计划建造6艘,舰名以当时美国管辖的美属海外领地命名。同级舰:阿拉斯加号(Alaska、CB-1)、关岛号(Guam、CB-1)、夏威夷号(Hawaii、CB-1) 。阿拉斯加号1941年12月开工,1943年8月下水,1944年6月服役。
      二号舰关岛号1942年2月开工,1943年11月下水,1944年9月服役。三号舰夏威夷号1943年10月开工,由于战争的结束,下水后停建(完工程度80%),后三艘菲律宾号、波多黎各号、萨摩亚号建造计划被取消。 阿拉斯加级在太平洋战争中主要充当巡洋舰分舰队的旗舰,伴随舰队航空母舰作战承担护航任务。
      曾经参加炮击舰队炮轰过日本本土。战争结束后,在大幅削减军费的冲击下,耗费昂贵的阿拉斯加级相继在1940年代末退役拆毁。 阿拉斯加级美国海军称为“大型巡洋舰”。其设计介于“新型战列舰与重巡洋舰之间”,最初的思路是专门用于对付敌方重巡洋舰,比较近似于以前的“战列巡洋舰”。
      但是在船型、武备和防御装甲以及运用思想方面不尽相同。阿拉斯加级的造价比美国海军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高出近一倍,相当于依阿华级战列舰造价的70%。有限的用途,昂贵的耗费决定了阿拉斯加级战后的命运,注定是一种特定条件下带有很强实验性色彩的军舰。 性能数据: 设计排水量:27000吨,满载排水量:34253吨 尺寸:全长246。
      3米/型宽27。6米/最大吃水9。
      2米 动力:8座锅炉,4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150,000马力;最大航速:33节 续航力:11350海里/15节 武备:9门三联装12英寸/50倍口径主炮;12门双联装5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40毫米高炮56门,20毫米高炮34门. 装甲:舷侧装甲带(最大)241毫米(倾斜角10度),主甲板(最大)122毫米,炮塔(正面)325毫米,炮座330毫米,司令塔(最大)269毫米 舰员:设计编制1517人 。

    叼***

    2007-06-06 12:54:46

  • 2007-06-06 12:49:27
  •   我觉得应该还是有一定地位的。。。。。。。。
    至少针对敌以巡洋舰为编成的水面舰艇群来说,是致命的!
    不然鬼子当年也不会想去开发什么“超甲巡”,也就是所谓的“超级甲等巡洋舰”。。。。。。。其实也是这种模式的高航速,中等偏上防护,强火力的战列巡洋舰类。
       荷兰人1938年定位的战列巡洋舰的风格应该说也类似“阿拉斯加”级!那本是打算以德国“沙恩霍斯特”级为蓝本衍生而来的,在“沙”级的基础上弱化了装甲防护(变成最大装甲厚度229mm,同“阿拉斯加”级),增大航速,增大巡航力(要保证从佛兰德斯直达荷属东印度),火力还是为9门280mm炮。
      其主要作战对象定位为日本的重巡洋舰,以其战斗力,任何日本人的重巡洋舰类都不是其对手,而其刻意定位高航速,就是考虑到遇到日本人的“金刚”级时能从容避战,不过窃以为,“金刚”级火力虽强,但防护依旧不足,荷兰人的战舰应该可以与之一战,即双方都能射穿对方装甲,就比运气和战术了。
      。。。。。。。
       以上可见,“阿拉斯加”级的设计风格并非心血来潮,而确实有一定的战术意义的,只不过她投错了胎,不该出生在美国海军,因为对于美国海军来说,海战还是以阵地战为主要模式,于是改装过的“科罗拉多”级、“田纳西”级、“宾希法尼亚”级这类低航速,但重火力的老式战列舰反而更能发挥作用!但对于荷兰、西班牙这种类型的欧洲中流海军大国来说,却是最佳选择!。

    1***

    2007-06-06 12:49:27

  • 2007-06-05 22:36:16
  • 阿拉斯加级应该算是条约实效后建造的最强大的重巡洋舰.

    岳***

    2007-06-05 22:36:16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