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制空权与局部战争的成败?

首页

制空权与局部战争的成败?

详细并且用个人观点来回答,高分!!!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7-02-28 14:20:26
      制空权
    邓小平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精辟地指出:“不管如何,今后作战,陆海空军,首先要有强大的空军,要取得制空权。否则,什么仗也打不下来。”海湾战争后,美国国防部在论述“空中优势和制空权”问题时指出:“在未来对付拥有军事高技术装备之敌的冲突中,争夺制空权的战斗将是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
      伊拉克军事机器的命运,将使人们几十年都难以忘却。”前苏联空军参谋长马柳科夫中将发表的关于制空权重要性的评论更是余味无穷,他说:“制空权对拥有制空权的国家和放弃制空权的国家来说究竞意味着什么,海湾战争提供了一个可以载入教科书的范例。”制空权意义的“夸大说”已经淡化,并逐步退出军事学术舞台。
      当然,今天的制空权概念,已非杜黑时代的完全传统意义的制空权;今天的制空权乃是与一定程度的制电磁权乃至一定程度的制信息权、制天权融为一体的控制权。我们研究新时期的制空权应该放到这个新的基点上。当今,对于“不需要取得全面的绝对制空权”的说法已不会有多少人赞成,因为战争实践说明,制空权掌握的程度越高,战争就越顺利。
      但对于杜黑制空权理论的 “绝对说”批判却在继续延伸,“取得全面的绝对制空权是不可能的”观点还不时出现。一些军事著作在谈到主要方向作战时,也在套用“取得一定时间、一定地区(方向)和一定程度的局部的相对制空权”。很明显,这是对杜黑全面制空权理论的否定。
       从长期战争实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空中战争实践看,批判杜黑全面制空权 理论“绝对化”和把相对制空权绝对化,不仅在哲学上不是无懈可击的,也不仅在战争实践中是已经被否定的,而且若把它作为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则是不科学的和有害的。 战争实践特别是“二战”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世界大战的作战双方势均力敌、战场遍及全球的情况下,要想取得全面的战略制空权是极其困难的。
      美、英两国夺取对德国作战的战略制空权用了4年,苏联在苏德战场夺取战略制空权用了2年多。制空权在许多重大战役中表现出对于全面制空权的相对性。因此,时至今日,即使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强大空军的国家,也不敢轻言夺取全面的绝对制空权。美国军事当局较多的是使用空中优势术语,而较少使用制空权概念。
      正像1992年版美国空军条令AFMl—1《美国空军航空航天基本理论》指出的:“对航空航天环境的绝对控制是制空制天作战的理想目的。空军人员必须特别清楚地认识到,制空制天权一般地说,只是程度问题。只要敌人拥有能实施有效干预的航空航天部队,要取得绝对的制空权(空中霸权)或制天权便是不可能的”3“制空制天很少达到绝对的程度”。
      但是,绝对制空权概念并非天方夜谭,从理论上讲,一切取决于条件,只要条件具备,特别是力量条件和战场空间条件具备,就有可能取得3从战争实践看,它已是战争中多次发生的事情。美国国防部在向其国会呈送的《海湾战争》最后报告中指出:“早在开战的最初几个小时,联军就卓有成效地获得了空中优势”3“在D十10日联军宣布掌提了制空权(而且是在空战史上设防较为严密的空域),这就保证了联军飞机在伊拉克中、高空享有一个安全的行动自由的空域,几乎可以毫无顾虑地投入作战”。
      对此,俄军罗季奥诺夫上将指出:“海湾战争中,战争伊始,以美军为首的多国部队就夺得了绝对制空权。”科索沃战争中,虽然南联盟地面防空力量对北约空军曾构成一些威胁,但是,78天的空中战争,完全是一边倒的形势,进攻一方出动飞机38000架次,只损失2架(北约和美国正式公布数),足见进攻一方掌握了 全面制空权。
      美、英两国空军在伊拉克划定的“禁飞区”飞行20多万架次,伊方虽与其较量10年,但战果未能实现对战斗机的零的突破,也足见美、英取得绝对制空权。实际上美国人对未来历追求的就是全面制空权。美国参联会发表的《2010年联合构 想》中提出的四项作战原则之首要原则为“制胜机动”,意思是在攻击敌方的任何目标之际要控制住作战空间。
      美国空军人员解释说:“对于空军来说,这意味着掌握超出‘空中优势’的制空权。制空权是指完全控制住敌方,从而我方可以泰然自若地在其领空飞行,而敌人则根本不能飞行。”由此可以看出,现代作战“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取得全面的绝对制空权”和“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取得全面绝对制空权”的结论,未免失于绝对,不符合实际。
      而不合实际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影响制空权因素的三点最重要的变化:一是全面大战的样式已为局部战争样式所代替,当今制空权主要体现着局部战争的特点;二是部分局部战争作战双方空中力量优劣悬殊,这与“二战”中相当长时间内双方空中力量势均力敌的情况大不相同;三是高新技术运用带来的空中力量作战效能巨大提高和进而带来的夺取制空权的高速率, 已为“二战”时期无法相比。
      综合分析我军未来主要方向作战的制空权斗争,既要看到夺取全面制空权十分困难,不宜过望不切实际的理想程度3同时又须防止“相对制空权”概念的过分纠缠和随意性解释。要把基点放在瘫痪敌人空军和防空力量、基本夺取全面制空权上。 这有四个理由:一是,基本夺取全面制空权(包括制电磁权)是全军战略性战役得以实施的决定性前提条件,“一定程度的局部的相对制空权”则难以满足要求。
      未来战略性战役中的制空权斗争具有全程性、全局性和关键性意义。就程度而言,立足削弱一些敌空军力量、提供传统意义的空中掩护和对敌空军短时间进行压制都不能解决问题;我军需要的是获得相当大程度的行动自由权。否则,敌空军仍然横行无阻,肆意“先制”“反制”,则我空军的突击作战、空降作战、海军行动、陆军行动均无前提条件可言。
      因此,正确的选择应是瘫痪敌空军和防空力量,基本取得全面制空权;二是有限的战场范围和敌军的密集部署难以区分夺取制空权的主次方向,“一定地区(方向)制空权”概念难以成立。夺取制空权的实质是使敌方的空中力量和防空力量失去在战场空间范围内的作战能力。
      ’从现代战役制空权范畴看,三四百公里正面、二三百公里纵深的交战范围,是个狭小天地,双方力量密集部署,且可以随时任意机动,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很难再分出主次地区和主次方向。可行的选择是首先从总体上瘫痪敌空军和防空力量,基本夺取全面制空权;三是战略性战投进程特点难以区分夺取制空权的主次时节,“一定时间的制空权”概念难以成立。
      我军未来进行的战争,是通过一次战赂性战役达成目的的作战行动。从双方战略思想和战备状态着眼,尽管我军战役准备、战役展开到战役实施的各个阶段、各个时节各有重心和特点,但都十分重要,且步步递进、环环相扣,每一步都经不起敌人的严重干扰和破坏,对制空权的要求程度并无大的差别。
      而敌人的基点恰恰放在对我战役程序和战役结构的破坏上。因此,任何阶段、任何时节若没有较可靠的制空权,战略性战役难以进行。那种只注重夺取关键时节制空权的基点是大可怀疑的。可行的选择仍然是首先从总体上瘫痪敌空军和防空力量,基本上夺取全面制空权。四是现代航空和防空兵器的性能使狭小战场夺取制空权斗争很难划分主次方向。
      夺取制空权斗争主要是在敌我双方对峙的地区,以航空兵、地面防空兵、导弹兵、电子对抗’兵等力量,进行空空交战、空地交战、地空交战和电磁空间的交战。从双方使用的飞机看,都有高速机动和较远航程等作战性能。若以真速1500千米/小时、坡度25度在高空、平流层转弯飞行,则直径近百公里,在双方混战的情况下,顷刻之间就可能覆盖目标3从地空导弹看,双方较先进的地空导弹火 力半径都在100多公里,数个战术单位就能覆盖目标。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区分清楚夺取制空权的主次方向。 综上所述,从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特点和战场范围的特定情况出发,在制空权理论 的发展上,我们有必要来—个否定之否定。当前,需要强化夺取全面制空权而淡化 局部制空权观念,需要确立首先全力夺取并基本掌握全面制空权观念,并以此为基 点建设足够强大的空中力量和防空力量。
       。

    人***

    2007-02-28 14:20:26

其他答案

    2007-02-26 23:44:42
  • 看看海湾战争是怎么打的就知道了
    制空权是战争中核心中的核心,意义重大啊

    守***

    2007-02-26 23:44:42

  • 2007-02-25 12:49:25
  •   在我们对一支独立空军的规模作出准确估价之前,必须首先考虑这一点:一支独立空军是一支进攻力量,它能以惊人速度向任何方向打击陆地或海面上的敌方目标,并能突破敌方任何空中抗击。据此,可以得出支配其作战活动的第一条原则,独立空军永远应集中使用。  
      这也是支配陆地和海上作战的原则。
      当空中进攻(任何其他进攻也一样)在时间和空间上集中进行时,它的物质和精神效果最大。此外,在作战中还应集中兵力组成庞大的集团使空军能成功地突破空中抗击。   独立空军的活动半径显然取决于其机队编成中的飞机的活动半径。但由于各个机队不可能驻在同一基地上,各队相互间的配置和各队与作战区的位置对其活动半径有一定影响。
      只要确定了各队的配置,在军用地图上画一条所有机队都能到达的圆周线,就可以显示空军对敌方目标实施集中突击的范围。显然,只要敌方陆地或海上的任何目标位于圆周线内,整个空军都可以在几小时之内到达,顶多花费由作战基地飞到圆周线上任何一点的最大距离所需要的时间。
      因此,攻击可以完全秘密准备,不至事先惊动敌人,保持着进攻主动性的有利条件。考虑到攻击的突然性,敌人很难有充分时间从空中或地面有效地对付这个打击。不管他能做什么,一般说来他至多只能用其空军力量的一部分来抗击这种攻击。   不论独立空军的总兵力如何,只要它能掌握足够数量的轰炸队,就可以不仅对单个目标,而是对同一区域内的许多目标成功地加以攻击。
      
      由于一个轰炸队有能力摧毁特定面积上的一切目标,那么一支充分行动起来的空军,有多少轰炸队,就可以摧毁多少个目标或面积。一支有50个轰炸队的空军,如果每队能摧毁直径500米的面积,出动一次就可以完全摧毁50处敌方目标,如供应站、工厂、仓库、铁路枢纽、居民点等等 。

    开***

    2007-02-25 12:49:25

  • 2007-02-22 17:15:08
  •     局部战争是政治家的战争,全面战争才有军人全面发挥的余地。因此局部战争的胜负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其局部制空权的夺取与战争最终成败之间实在没有确定的关系,最典型如越南战争,美军完全掌握局部战场的制空权,但依然以失败告终。(我们不妨设想,如果美军对胡志明小道的轰炸能延伸至中国境内,则其轰炸效果必然大不一样,但美国的政治家们是决不会允许军人们这样做的,毕竟这是一场局部战争啊!)

    a***

    2007-02-22 17:15:08

  • 2007-02-22 16:06:41
  • 拥有了制空权。等于战争赢了一半。

    大***

    2007-02-22 16:06:4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