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大脚趾有瘀血怎么处理

右脚大脚趾有瘀血,面积比较大,整个大脚趾表面全是瘀血,怎么处理?可不可以不去医院?可以不去的话要用什么类型的药呢?是外用还是口服呢?另外大脚趾甲会不会自己就脱落呢?瘀血怎么处理?
谢谢!!
兔*** | 2007-02-01 14:38:31

好评回答

2007-02-01 19:49:57
今*** |2007-02-01 19:49:57 664 373 评论
瘀血形成的原因和诊断

血在气的推动下,周流不休,奉养生身。它有一定的运行途径,所谓”循经而行”,既不会越轨而出,也不会停蓄瘀塞。但在病理情况下,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即可形成瘀血。瘀血的命名,始见于仲景书,有瘀血专篇,其言蓄血、干血等,都是指的瘀血。《内经》中所说的恶血,朱丹溪所说的死血,王清任所说的”府血瘀”等,皆名异而实同。瘀血,不为生理上所需要,而成为有害物质,成为导致疾病...

查看全部>>

瘀血形成的原因和诊断

血在气的推动下,周流不休,奉养生身。它有一定的运行途径,所谓”循经而行”,既不会越轨而出,也不会停蓄瘀塞。但在病理情况下,血液运行不畅,或体内离经之血未能消散,即可形成瘀血。瘀血的命名,始见于仲景书,有瘀血专篇,其言蓄血、干血等,都是指的瘀血。《内经》中所说的恶血,朱丹溪所说的死血,王清任所说的”府血瘀”等,皆名异而实同。瘀血,不为生理上所需要,而成为有害物质,成为导致疾病的一种因子。此外,由于瘀血可以在许多疾病过程中继发性产生出来,因而也被认为是病理变化的结果。

瘀血形成的原因1.1因于寒”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是血液的特征。《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说明了由于血脉受寒而致血行障碍,瘀积停留。1.2因于热 仲景所言的蓄血证,瘀热在里证,热入血室证等等,都是指出热邪与血液相结合而形成瘀血。王清任亦有”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的说法。据此可知,热邪入血,亦为形成瘀血的又一根由。1.3因于气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医宗金鉴》强调血之凝结为瘀,必先由于气聚。1.4 因于外伤 凡跌打损伤,或举重负力,旋转扭闪,伤及经络血脉,血不得循经流注,阻于经遂之中,或溢于经络之外,此为离经之血,它不能复返故道,失去了活动能力,停而不散,乃成瘀血。1.5因于出血后除了外伤性之外,尚有吐衄便漏及妇人小产后,某些外科手术后多有瘀血存留。

瘀血证的症状和体征瘀血证,每因瘀血的部位差别,量的多寡,时间的新久,可以产生种种不同的症状和体征。王清任说:”瘀血是有瘀血之症可查”。兹将瘀血证候综述如下,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

2.1  痛  瘀血疼痛的特点是痛有定处,痛如针刺,痛处拒按。它的机理,乃局部血行阻碍,致血气运行失畅,所谓”不通则痛”也。

2.2  腹满感  腹满乃患者自觉的主诉,而扪诊不一定有胀满征象。仲景言:”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2.3  热象  由于瘀塞不通之病机,郁而生热,因此瘀血证常有不同的热型和热感。《金匮》曰:”病者如热状,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

2.4  口渴  与上述”热”的病机一样,血路被阻妨碍了津液的蒸化布达的道路,故口渴。瘀血所致的口渴为口干不欲饮。《类证治裁》:”如吐衄停瘀,属上部,必漱水而不欲咽”。

2.5  出血  在多种疾病中,见有出血症时,往往因有瘀血存留而出血不停。所以唐容川说:”凡血证,总以去瘀为要”。.

2.6  心悸怔怔  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律不齐,兼有脉沉涩,结代,舌质青紫者,为有瘀血。《血证论》说:”心虚则心神不发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

2.7精神、神经症状《伤寒论》述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血证论·瘀血篇》说:”瘀血攻心, 头痛头晕,神气昏迷,不省人事”。所以中医认为有因瘀血引起癫、狂、痛、健忘、失眠等。

2.8  症积  症积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主要病机为”血瘀”。《医林改错》说:”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2.9  色候  望见肌肤甲错,肌若鱼鳞及唇痿、舌青,常是瘀血证的辨证要点。

2.10  脉候  瘀血证的脉象无一定可说,前人所提出的,如《脉经》说:”弦而紧,胁痛藏伤,有瘀血。”亦有见沉、涩,结代脉者。总之,脉诊乃四诊之一,不能单凭一项而作出判断,何况瘀血的脉象又无特异之点。

以上所举症状与体征,仅作诊断瘀血的参考,其中如发热、腹满、口渴、心悸怔忡等症即非瘀血所特有,亦非瘀血应悉俱,它们可有瘀血引起,亦可因他病所致。因此,必须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全面考虑,审慎辨证。

参考文献

[1]庄德成.试论瘀血的证治[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12(8):14-15.

  
一,伤引起瘀血怎么样尽快消除
回答者:李刚医生 医苑职称:医师 (2006-7-1 18:53:58) 
外用红花油,局部按摩,一般很快就消除的。 

二,瘀血

发布人:taxue1119 发布时间:2006-6-15 11:06:57
1.冰敷,每次十五分钟,两次之间勿用热敷
2.受伤24小时之后使用热敷
3.把脚抬高靠墙
4.每日摄取维他命C 
5.注意某些药物,例如阿司匹林、抗凝血症、消炎药、兴奋剂或气喘药
6.不可酗酒 
 
三,治疗瘀血验方  

  1、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

  2、跌坠腰痛。瘀血凝滞。用破故纸(炒)、茴香(炒)、辣桂,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送下。又方:用虻虫二十个、牡丹皮一两,共研为末,酒送服一匙,血即化为水。若骨节中有宿血。则两味取等量。又方:用大豆五升,加水一斗,煮汁成二升,一次服完。三服可愈。

  3、跌打损伤,血瘀骨痛。用鹿角研,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4、跌打瘀血的治疗验方。用干藕根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瘀血在腹):用生地黄汁三升,加酒一升半,共四升半煮成二升半,分三次服完。再方:用粉锡一钱,和水冲服。虽脸青、气短、欲死者亦有效。

  5、瘀血不散。变成痈肿。用生淹闾捣汁一升内服。

  6、产妇诸疾及内脏受伤瘀血等下。用益母草全草洗净,竹刀(忌铁刀)切为小段,不中煮烂,去草取汁,约得五、六斗。澄清半日后,滤去浊渣,以清汁在慢火上煎成一斗状如糖稀。收存瓶中。每取一杯,和酒内服。一天两次,此方名“益母膏”。

  7、打伤瘀血,伤及腹内,用刘寄奴、骨碎补、延胡索各一两,加水二升,煎至七合,又倒入酒和童便各一合,一次温服。

  8、打伤瘀血的治疗便方。用生铁一斤,酒三升,煮至一升后饮用。

  9、痈肿瘀血、产后积血等。作蛇含、大黄、附子、芍药、大戟、细辛、独活,黄芩、当归,莽草、蜀椒各一两,薤白十四枚,共研为末,在酒中泡一夜,加猪油二斤熬成膏收存,用时每服一弹丸大的经量,温酒送下。一天服两次。病在体外,则用膏敷涂。此方名“蛇含膏”。

  10、损伤瘀血(从高处跌下或木石压伤,痛不可忍)。用大黄(酒蒸)一两、杏仁(去皮)三、七粒,共研细,加酒一碗,煎成六分,鸡鸣时服。至晚间有瘀血排下为验。

  11、刀伤瘀血腹中。用大麻仁三升、葱白十四枚,捣烂,加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水九升煮成一升半,一次服完,血出即愈。不尽时可再次服药。又方:用大葱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捣碎,加水九升煮取一升半,一次服,吐出脓血即愈。如未全愈,可再次服药。

本验方摘录于《本草纲目》等中医典籍,由 整理。

  
0/300

其他答案(共1个回答)

    2007-02-01 14:49:17
  • 这肯定是穿尖头高跟鞋挤压造成的。没事,改穿运动鞋,让脚趾头放松放松,一段时间脚指甲长长了再慢慢剪掉黑甲就好了!
    慧*** | 2007-02-01 14:49:17 653 381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