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建筑中用了哪些石料?

首页

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建筑中用了哪些石料?

北京历代帝王庙的建筑中用了哪些石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6-30 15:16:11
      沿着北京历代帝王庙的中轴 线,可以发现从庙门经景德门到景德崇圣殿,还有两侧的配殿,所 用的石料大多为青白石,而东跨 院和西跨院的建筑则用小青石。小青石一般用于民间建筑,在 石料的等级上它比青白石要低。鉴于中国古建筑主要采用木 结构,故石料常用作台基。
      台基 最初是夯土而成的,除承载整座 建筑的重量外,还抬升建筑的高 度,可防水涝或湿淫。高台基即 崇基渊源于原始社会。原始先民 穴居、半穴居,地面太潮湿,危 害健康。之后,先民逐渐筑高台 基,至春秋战国、秦汉时已颇为 流行。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筑 高台除了显示威严雄伟,还便于 瞭望和防守。
      台基后来又成为地位的象 征。在《礼记》中规定:天子用九 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 尺。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他所住建 筑的台基高度也不相同。清代对台 基的规定最为严格:公侯以下、三 品以上房屋的台基高为二尺,四品 以下至庶民百姓,台基高一尺。
      后 随着木构建筑的盛行,一般建筑 不再使用台基,唯有大型宫殿、陵 寝、庙宇仍大量使用石台基。柱顶石,也是一个重要的石 构件。中国古建筑常使用石墩来 传承上部荷载,石墩就是柱顶 石。按一般比例,柱顶石的边长是上方圆木柱直径的一倍,它的 高度比地面略高出+柱径。
      原北京历代帝王庙门外,东 西两侧的木牌楼,它的三个门洞 是由四根立在四个大石墩上的木 柱构成的。此外,门前原有三座 汉白玉连体小石桥,桥面上砌有 汉白玉栏杆。使用汉白玉栏杆的崇基石栏, 在北京历代帝王庙里还有两处,即 景德崇圣门和景德崇圣殿。
      汉白玉是上等建材,它是一 种颜色洁白的变质岩,色白如 玉、石纹细密、质坚性柔,特别 适宜雕琢磨光。北京房山的大石窝,是著名的汉白玉产地。它的 矿脉开采已有千年,但从明清两 朝开始,汉白玉才越来越多地用 于建筑。在河北曲阳和安徽凤 阳,也出产汉白玉。
      
      与汉白玉相比,庙内大量用的青白石,也是一种变质岩,色泽 青中带灰白。青白石纹路细、质 地硬,适于雕刻磨光,而且不易 风化。在高规格建筑中,青白石可 用于柱顶石、阶条石、铺地石和台 阶,也是雕刻石碑、石兽的优质材料。像北京历代帝王庙里的柱础、 阶条石、甬道石、台基边石和部分 栏杆,用的皆为青白石。

    x***

    2017-06-30 15:16:11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