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醴(li三声)泉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相关传说的么

首页

醴(li三声)泉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相关传说的么

看过贾平凹的《五十大话》的人都知道,他在[灵山寺]一文中提过这个泉水,但我还是有点不明白,这个泉水很好么?剩下问题同上。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6-03-05 23:29:18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醴”的解释如下:
    1、甜酒。
    2、甘甜的泉水。
    “醴泉”的“醴”应该是甜酒的意思。
    我在 
                醴泉浸月——姜岭石窦泉 
         《名胜志》称:“县北有陵,陵下有井,涌泉如醴,因以名县。
      ”明、清两代和民国时《醴陵县志》均采用醴陵因醴泉而得名的说法。这个醴泉井,位于城北姜岭北山腰,面向醴泉路,北靠湘瓷科艺股份有限公司,为醴陵老八景中的“醴泉浸月”。醴泉,即甘美的泉水。古人迷信,视醴泉为“水之精”。认为若皇帝圣明,天下太平,则“天降甘露,地出醴泉”。
      儒家论太平瑞应征兆,必言甘露、醴泉、景云、凤凰、萐脯*、嘉禾*、屈轶*等卓异事物。出现上述现象地方的官吏,定会逐级上报,既是向朝廷报喜,歌颂天子功德,又可表明自己治理有方,致出现祥瑞征兆。 清康熙、雍正、咸丰时,知县陈九畴、张明叙等,先后为醴泉清淤、洗井、修坊、建亭,相继为醴泉作记、说、颂。
      石坊额曰:“醴泉浸月”,承以石碣,刻名人记文。知县段一騤有五言律诗《醴泉吟》:“夜气辉陵谷,山泉见月盈。累觞乘兴醉,一勺照心明。石窦含珠媚,禾田泻玉清。地灵征瑞应,名邑重湘衡”。 关于醴泉所在之姜岭,曾有人说,蜀汉大将姜维曾驻兵于此,故名姜岭。
      其实,姜维并未来过醴陵。南梁天监四年(505),江淹之子江蒍袭封为醴陵侯,江蒍与姜维音相近,致讹传姜维曾驻兵醴陵。 姜岭扼治地水路咽喉,左有凤凰山,右有梧桐山。凤凰为传说中神鸟、鸟王,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故凤凰、梧桐二山对峙于醴泉之两翼,以醴泉东饮“凤凰”,西润“梧桐”。
      凤凰山上曾建凤凰阁、魁星楼,后均废。山腰有山石耸立如笔,高近7米,人称文笔峰,又名笏石。山下原有醍醐泉,从石壁中流出。近年因拓宽至中和街道路被填塞。1993年至2000年,热心人捐筹资金,在文笔峰旁陆续修建笔圣寺、笔圣亭和山门。电站旁有石砌踏步登山,经山门至寺、亭和笏石,可俯览姜源新区和电站拦河坝。
       注: 嘉禾:生长特别茁壮的禾苗,为禾中异穗,古人视为瑞征。 萐脯: 古传说中一种神异瑞草。 屈轶: 传说能指出佞人的草,又名指佞草。 。

    z***

    2006-03-05 23:29:18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