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有教师认为职称评聘难,你怎么看?

首页

有教师认为职称评聘难,你怎么看?

教师职称要通过申报,评审认定,取得资格,聘任到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享受对应的专业技术岗位工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6-21 16:20:29
      教师职称评审聘任一致是全体教师关注,关心的问题,因为教师拿工资多少直接与教师取得何种职称,聘为哪级岗位对应,职称越高,岗位等级越高,所拿到的工资就越高。教育系列专业技术工资等级十三,十二,十一级为初级岗位工资,十,九,八级为中级岗位工资,七,六,五级为副高级岗位工资,四,三,二,一级为正高级岗位工资。
      初级与中级工资相差较大,基本在千元以上,与高级相比,差距就更大了,所以人人都关注职称,都希望晋升高一个级别的职称。然而在实际的职称评审,聘任中,教师们感到十分的困难。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难在初级晋升中级上,中级晋升高级上。主要难在评审的条件上。
      主要难在指标限制上。晋升中级,高级的评审均有硬条件,主要体现在:教育科研,优质课评选,优秀教师,班主任,先进班集体,辅导学生获奖,教学经验文章发表方面。一,优质课评选获县级三等奖以上。(副高级省二等奖,地区一等奖以上〉二,课题实验,教改实验,获县级三等奖以上〈副高级地区二等奖以上〉三,所带班级获县级先进班集体。
      四,发表论文一篇,或论文获省三等奖,地区二等奖,县级一等奖。〈副高级论文发表3篇,或论文省三等奖2篇,地级二等奖2篇〉五,个人获县(市〉政府表彰。乡镇政府表彰3次以上。〈副高级,获地级表彰2次以上,县级3次以上〉六,辅导学生获县级二等奖2人次以上。
      〈副高级,获地级一等奖3人次以上〉中级评审符合硬件之一。副高级评审符合3条以上。(选摘自贵州省的评审条件。各地区不尽相同)从评审的硬件看,要求还是比较高的,要取得上述获奖证书,首先要求教师自身必须付出,认真扎实,刻苦努力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
      但客观实际上也限制了部份教师,因为不管是优质课评选也好,还是一年一度的优秀教师评选也罢都是有指标限制的,而且指标也是很少的。可能比较优秀的各类教师比较多,但因指标少限制,故而没有机会得到评定获得证书。因此也有个别单位采取轮换评定义的办法来应对。
      取得中级,高级职称资格是前提,聘任到对应的岗位上,才能与工资挂勾,享受对应义的岗位工资。而聘专业技术岗位又有严格的指标限制,且指标很少,从而造成了有的地区既使你取得了中级职称资格,暂时不能聘任到对应的岗位,也就无法享受到对应的工资。所以,教师职称评聘难,就难在取得资格上,难在聘任到对应的专业技术岗位上。
      虽然各省区评聘执行不尽相同,但评聘难的问题仍然存在。各地区正在深化改革研究,逐步加以解决!。

    你***

    2019-06-21 16:20:29

其他答案

    2019-06-21 16:20:29
  •   从来不评职称的台湾教师我先在屏东师专音乐组学习,再到台南师院特教系,再到嘉义大学数学教育研究所,从音乐到特教再到数学,不仅跨学科而且跨专业。这样的学习经历,对于专业修炼,对于教育教学,我相信都有很大的帮助。台湾从来没有评职称这回事,大家都是教师,没有不同的职称,若有也只是职务上的不同罢了。
      只要没犯什么大错,每年薪资都会升一级的,也就是教愈久,薪资愈高,这个与你有没有发表论文,有没有上公开课都无关。除了教龄,台湾教师的薪金水平,还有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若是去研究所进修,取得硕士学位,就会一次跳3~4级;若取得博士学位,又会再跳几级。
      但是,跳到一定水平就不再跳了,从此就在那个顶级了。以刚毕业的教师为例,每月薪资约四万新台币(约八千多元人民币);顶级教师吧,每月薪资约七八万新台币(约一万七千多元人民币),不过这还要看他的学位。大陆的学校,每学年末都有一个年度考评(考核),有不合格、合格与优秀之分;还会评出一些不同类型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
      台湾没有,从来没有什么优秀与不优秀的评比,大家都是一样的。教育是一种良心志业,大家都一样优秀。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是由学校教评会来考核教师的,每学年考核一次,基本上,只要你没出什么乱子,都会通过四条一款(即甲等考核过关),薪资会晋一级,年终奖金相当于一个月的薪资;若是被评为四条二款(即乙等),则薪资也可以晋一级,但年终奖金只有半个月;若是被评为四条三款(即丙等),则薪资不晋级,也没有年终奖金可领。
      校长多数会尊重教评会的裁决,除非有非常特殊的情况才会提出异议。学校从来不统一出卷考试,而通常是由教师轮流出卷,虽然也交换监考及批改,但并不会出现那种恶性竞争和成绩上的比较。不过有时,班级间也会相互交流一下,看看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其他班级是否有太大落差。
      校长多数不会太干涉这些事的,只是鼓励老师们把心用在教育上。平时的教学研修活动,通常围绕哪些主题?因为我们实行的是包班制,所以,教师除了要参与学科方面的教研外,还有一些专门课程的研修,主要有性别平等教育、环境教育、信息教育、家政教育、人权教育、生涯发展教育、海洋教育等七大议题。
      另提的一点是,现在教育必须“零拒绝”,所以还需要考虑到各种特殊的学生,如视障生、情障生、学障生、智障生、过动症学生、妥瑞氏症学生,乃至新移民的孩子,等等。因此,教师每年都要参与有关特教的研习,学习特殊教育法,以更好地帮助这些孩子。和大陆相比较,台湾很少通过公开课进行听课研习。
      新近兴起“学习共同体”或“教师专业评鉴”,有人开始主张推行公开课活动,但关注的焦点在学生的学习表现及成效上,而非批注教师的教法。且这样的公开课也不是全校或全市观摩的形态,而多属小课室的观摩。这么多的研修内容,老师们几乎每项都要参与,教研活动非常频繁,所以会感到负担很重。
      不过,有些教研活动老师们是非常喜欢的,以我们数学辅导团办的数学研习活动来说,老师们偏好创意教学、数学工作坊、信息融入教学这样的话题。尤其是我们在寒暑假做的数学工作坊(实物操作性的研习),几乎是秒杀的,就是你刚刚发布公告,名额就报满了,有时挡也挡不住,说名额已经满了,老师们还是来,甚至携家带眷一起来。
      我属于工作狂,加上孩子大了,也比较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我喜欢教学,所以常常在学习,或开发新的教学材料及学具。还有,我平时的很多教学点子,主要来自数学书籍,所以也有购书的癖好,主要是偏实务性的那种,就是可以应用在我的教学中的,也就是很好“下咽”的书籍。
      然后,我还喜欢打羽毛球、上网、看影片,这些。我们让孩子自由发展,不会特别给他什么附加的学习任务。我们不会给他买什么额外的参考书、练习本。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固定的读书和做家务的时间,其余的时间由他们自己支配。当然还会给他们半小时到一个小时玩计算机的时间,不排斥他们玩电玩,也不排斥他们看卡通,有时我们会在晚餐时间一起看卡通,有时,我比他们还着迷。
      对孩子的学习,如数学的部分,我们是在生活中与他们聊数学,而不会刻意教数学,从小就是如此。对孩子没有什么太高的期待,开心就好。不担心他们玩计算机玩上瘾吗?不会的,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懂得节制,不会有这样的问题的。孩子在玩,多少也是在学习的。比如我儿子,小时候超喜欢打“三国志”的电玩,所以他对“三国志”了如指掌,这没有什么不好。
      台湾的孩子,几乎是人人都可以上大学的,就是看上的是公立的大学还是私立大学,看学校优与不优了,所以基本上是不太有竞争了,不过这也是我们忧心的。有两次统一的考试。第一次叫学测考试,时间是每年的1月底,一般是春节前。那时,学生只学到高三上学期的课,下学期的课程都还没有学习呢。
      考完评估分数,选择自己可能被录取的学校,申报参加甄选,就行了。若觉得考得不理想,或是想要考更好的学校,则可以再参加纸考拼拼看。纸考是在每年的7月1—3日,那时,他们已经修完高中三年的所有课程,有点类似大陆的高考。例如,一个学生学测后,觉得自己的成绩可以进入高雄医学系,那么,他可以选择不参加纸测了,直接选择填读高雄医学系。
      当然还得参加甄选面试,每个人可以填选六个志愿,通常不想再参加纸考的人,选填的最后一个志愿一定是要有十足把握的学校才行。如果 他希望进入台湾大学医学系,觉得学测成绩不足以达成他的愿望,抑或觉得自己面试成功的机会比较渺茫,他会选择用纸考的成绩来证明自己。
      (作者:何凤珠,教师月报)。

    李***

    2019-06-21 16:20:29

  • 2019-06-21 16:20:29
  • 觉得难的人,请你象医生那样去考吧!那样公平、公正,考理论,再考实操,还要考外语。不过,你一辈子考不到职称时,请闭上你的嘴。或者,觉得难的人,对你废除职称吧!由校长决定你的工资,但愿校长是你亲爸,或者你是甘于奉献的妖艳女子。

    北***

    2019-06-21 16:20:29

  • 2019-06-21 16:20:29
  • 谢谢邀请,关于教师实行职称制度本身并没有错,担指行起来却偏离了初衷。    实行职称制度,只需设立几个硬条件,达到了就自然晋升,不限制名额。如教龄,学历,教学成绩等。这样谁也没有意见,谁也没有怨言,即不影响团结,也不影响教学。可是实际情况却是,用几个软条件卡,压。给少之又少的名额。影响了教师之间,教师和领导之间团结,影响了教学。增长了腐败。丢失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消极了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这样怎么能促进教育的发展?希望这种现象能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

    J***

    2019-06-21 16:20:29

  • 2019-06-21 16:20:29
  • 本人说说10年前一段丑话,一直埋在心中,不说不快。10年,因职称问题直奔县教委找人,ⅩⅩ高人指点,找啥?你不看看评审条件,缺啥想办法补啥!还能评不上。并举自己例子:入职时发现问题所在,立即买上了市优区优及学历,都是小钱,别把小事攒成大事,花钱都不好办,其它就不要瞎忙了,然后搞个位子(意思弄个小官)座座,这辈子教师你就活明白了。我大汗淋漓,准备所有怎样衷于教育,没白沒夜工作的话,竟一个字都说不出来。灰溜溜出走县教委大楼。回头敬了一下大楼。这10年,在高人指导下,缺的先进√想办法补上了,可终于名额比例限制,没有评上。看来命运还是要讲的。

    黄***

    2019-06-21 16:20:29

  • 2019-06-21 16:20:29
  •   自古以来人人争取平等,这是我们的天性,但是因为机会太少的时候,特别是争名夺利的时候,公平显得尤为重要。齐国的晏婴,我想大多数人都有这个印象。齐王手下曾经有三位勇士特别牛叉,但是对于他们不放心,想要除掉他们,于是应出台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他亲自到桃园里摘完桃子之后,最后留下两颗,让三位勇士来描述自己的功劳以及获取着,剩余的两个桃子。
      事情的结果大家可能已经都了然于心,就是这三位勇士都自杀了。职称的晋升,难与不难在于名额的限制,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来三个人给了两个桃子,都导致了一种自相残杀,这是一种有自知之明前提下的自杀。可是现在的职称晋升名额比2/3要强得多,大多数单位都能比例到1/5,甚至1/20。
      马克思告诉过我们,下面的这一句话,我们再来仔细的阅读一遍。“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绞首的危险。
      ”汉字大家都比较熟悉,文字大家也比较明白,数字的枯燥性不能阻挡人们对于职称的一种拼搏。提升问题的现状,几乎就是这个样子。

    A***

    2019-06-21 16:20:29

  • 2019-06-21 16:20:29
  • 不是有教师而是绝大多数教师! 职称评聘难有几个难的关键点:1、很多地方由于考虑财当地财政负担能力,所以有限控制高级职称指标。有的单位每年三、二个,甚至多年没指标。所以有吋并不是教师达不到条件而是僧多粥少!2、每个地方都把指标下放到具体学校,而每个学校给出的条件是不同的。很多学校的晋升条件犹如社会上的“萝卜招聘”,按某人条件给条件,所以一般老师很难。3、在晋升条件中与教学有关的荣誉分值占比教少,综合荣誉是关键。能拿到综合荣誉的人极少是单纯的一线教师。所以不担任管理工作的教师晋职称可能性微乎其微。4.、在职称晋升的过程中,校长、书记们的权力还是天大的。能不能从学校把你推上去有时候校长说了算,教代会有吋只是形式而已,所以不请、不送,想都别想。人情因素太大这也是一线教师难晋的地方。所以难就难在“潜规则”,如果弄懂其中奥妙,难亦人难!

    陈***

    2019-06-21 16:20:29

  • 2019-06-21 16:20:29
  •   评职的初心是提高教师的积极性,让优秀教师得到物质上的奖励。而实际上,评职已经成了阻碍教师发展,导致资源不公,产生腐败,产生造假,严重影响中国教育发展的绊脚石。因为评职太难了!        职称与工资挂钩,所以职称就在原本稀薄的教师工资投入中再雪上加霜。
      因为,评职有以下几难。 第一,地区不公。比如省城比县市要名额公平些。 第二,学校级别有别。比如高完中名额比只有初级中学的学校名额更多。我所在的学校,初级中学,每年符合条件的都在五十人以上。结果只有一两个名额。这样结局是无论你有多优秀,没名额!而我同学高完中一样教初中,名额每年多大几十个。
      到点就评我曾经在高完中教书,基本是到点就可以评。我离开那年,领导留我,明确保证当年立即解决职称问题。而我因为家庭关系调到初级中学后整整十多年后才评到中级。那时候我四十岁!我的前同事都是高级了!想起无颜见江东父老啊! 第三,评职的那些硬件真的能甄别一个优秀的教师与否?从教几十年,最大的感受是,真正优秀的老师在忙的是孩子的教育,哪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去这比赛那论文!请问,这些论文有什么用?教师就是一个教育者,需要多高深的论文?那些论文又何曾产生过实际意义?因为教师每个人都面对的是不同的个体,同一理论,未必对所有人有效。
      教师最有用的我认为是反思。简简单单,愿写的给点稿费,互相切磋。假大空的论文本来就是个笑话。初中教师,有时候忙教学,忙管理学生,吃个饭都讨论的是学生问题! 第四,评职需要拼关系,有能力又清高的老师那哪好意思去求人?哪有那么多时间网络关系? 第五,评职阻碍了教师的业务进步。
      由于年年准备评职的各种硬件软件,他们需不需要抽出时间谋划? 评职难,我所在的学校,基本上是40评不上初级,五十评不上高级!老师们尽心尽力,甲亢,增生,卵巢疾病,因为常年一线,有几个不是伤病员?却没几个人请假,因为教师请不起假!你病了,你的课可能就吊起了,就是别的老师来接管,由于师生互不熟悉,回来还得再查漏补缺。
      尽管我们还是一所市级名校,每年为本地的最好高中输送大量的优质生源,甚至可以占50%的比例! 评职难,还有一个更奇葩的政策,高级可以到点不退,职称也不退!很多高级老师不愿退,因为高级了,不用上以前那么多课了,减半的工作量,而且多半是非中考考试科目,没有教学压力。
      对于愿意留在教育战线的老教师,值得表扬。但是,为什么不让他们保留原待遇,取消其职称呢?他们不退,其他老师怎么上?名额哪儿来?所以评职就导致教师的内斗。 评职之难之伤,我想大量的普通学校老师更有感触!任劳任怨的老师们,心里平衡嘛?!每年的评职季便是哀鸿遍野,不胜凄凉! 职称是教师的名声,也更是教师的经济利益。
      在原本就可怜的工资上再来制造不公,贫穷,让重视教育之国策,情何以堪?!!。

    小***

    2019-06-21 16:20:29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