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关于诗词分析

首页

关于诗词分析

1、试分析李煜《虞美人》的抒情特点。
2、结合《前赤壁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分析苏轼的创作特征。
多谢学长帮忙!!!!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4-11-20 17:28:22
    1、以比喻抒情。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
    2、
        赋分三层意思展开,一写夜游之乐,二写乐极悲来,三写因悲生悟。情感波折,层层深入。文笔跌宕变化,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情因景发,景以情显,借景说理、寓理于情,使得赋充满诗情画意,而兼具哲理。句式长短不拘,用韵错落有致,语言晓畅明朗,自由洒脱,表现力很强。
    

    蓝***

    2004-11-20 17:28:22

其他答案

    2004-11-20 16:08:36
  • 豪放不羁,善于联想。

    小***

    2004-11-20 16:08:36

  • 2004-11-19 21:02:50
  • 通篇以问起答结,将词人度日如年,悲恨相续的惨痛心情战线的淋漓尽致,语言自然和谐,直抒胸怀,自然使读者产生共鸣。

    筱***

    2004-11-19 21:02: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文学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