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结果、意义?

首页

结果、意义?

太平天国时的北伐、西征、东征的目的、时间、领导人、结果、意义?高1历史题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5-10-11 14:02:52
          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太平军2万从扬州出发进行北伐,目的就是进军北京。但因没有部队支援,北伐军在逼近天津的途中被15万清军和僧格林沁的8万蒙古骑兵阻于静海、独流。1854年2月,北伐军南撤至山东连镇待援。在后面一年多时间里,林、李二部分别在连镇、高唐州为清军围困,1955年3月北伐军全军覆灭,林凤祥战死,李开芳被捕。
      北伐之所以由顺转逆,如同儿戏,最后孤军作战,完全是因为洪秀全和杨秀清等人沉迷享受,内部争权所致。但北伐军直捣黄龙的行军和锐不可挡的兵锋极大震动了清廷和咸丰,清廷在消灭北伐军后迅疾集合北方20万主力南下,防止太平军二度北上。河北、山西和直隶兵力空虚,导致1856年英法联军的长驱直入和捻军的兴起。
       1853年6月,胡以晃、赖汉英、曾天养率5万太平军溯长江西进,目的是夺取安庆、九江、武昌三大清军据点,控制长江中游地区。在攻克安庆、九江后,西征军分为两支:一支由胡以晃率领经略安徽、一支由韦俊率领克武汉三镇,后在湘潭失利并接连丢失岳州和武汉。
      1855年1月,石达开率5万援军进抵安徽,在湖口、九江、武汉打败湘军,并进入湖南。湘军集中精兵悍将与石达开决战鄱阳湖口,湘军大败。至此,西征作战获得全胜,建立的西部边防直到五年后才被攻破。 1856年,秦日纲进行了东征,目的是断绝清政府来自江浙的财源,充实经济力量,东征军夺取扬州,攻破向荣据守的江北大营。
      石达开率西征军回师天京,两军合力一举摧毁琦善的江南大营,彻底解除长达3年的天京之围,断绝了清政府财政中45%的收入,清廷大骇。 经过北伐、东征、西征,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在地域上囊括了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全省和湖南、湖北的一部分,人口也达到了1。
      2亿,军队50万。1856年夏季时的太平天国将星璀璨,兵强马壮,已经成为可以与清政府逐鹿天下的力量。

    大***

    2005-10-11 14:02:52

其他答案

    2005-10-12 14:05:14
  • 这个问题很简单,北伐是为了直捣北京,推翻清政府。西征是为了消灭湘军,消除这个对天国根据地最大的威胁。东征是为了占领富庶的江浙地区和上海,扩充自己的财政力量并寻求西方的支持。

    成***

    2005-10-12 14:05:14

  • 2005-10-11 08:42:50
  • 我还有点模糊的印象,无非就是扩充军事和财力,保后方安定

    轩***

    2005-10-11 08:42:5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