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肿瘤科

血象是指什么?


      		
n*** | 2008-10-11 21:26:00

好评回答

2008-10-13 16:27:00
a*** |2008-10-13 16:27:00 523 300 评论
血象就是指血常规,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浓度以及以上各种血细胞的体积大小等的指标。肝肾功能不是血象。
0/300

其他答案(共3个回答)

    2008-10-12 20:43:00
  • 医学上所说的“血象”是指人体血液的常规化验结果,简称“血常规”,项目有: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 医生根据血象可以对一些疾病做出基本的判断。例如,白细胞数目增高常见于感染、应激(如手术、创伤等)、急慢性白血病等,如果同时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或数目增多,多是细菌性感染;白细胞减低常见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症、骨髓...

    查看全部>>

    医学上所说的“血象”是指人体血液的常规化验结果,简称“血常规”,项目有: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血小板计数等。 医生根据血象可以对一些疾病做出基本的判断。例如,白细胞数目增高常见于感染、应激(如手术、创伤等)、急慢性白血病等,如果同时合并中性粒细胞比例或数目增多,多是细菌性感染;白细胞减低常见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各种血液病(如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症、骨髓纤维化等);嗜酸细胞增多则常见于寄生虫感染(如蛔虫)、过敏、自身免疫病和肿瘤,而嗜酸细胞减少常常是伤寒的表现。 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低于110克/升、孕妇低于100克/升即可诊断为贫血,再结合其他指标可以判断贫血的性质。 由于血细胞计数多是在自动化计数仪上进行的,不能判断血细胞形态,因此,有时必须结合血涂片检查来解读血象结果。 平时百姓口语(包括部分医生)所说的“血象高”仅指“白细胞计数升高”这一结果。 1、红细胞计数(RBC) [正常参考值] 男:4.0×1012-5.3×1012个/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1012-5.0×1012个/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1012-5.3×1012个/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红细胞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2、血红蛋白测定(Hb) [正常参考值]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临床意义] 血红蛋白减少多见于各种贫血,如急性、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3、白细胞计数(WBC) [正常参考值] 成人:4×109-10×109/L(4000-10000/mm3)。 新生儿:15×109-20×109/L(15000-20000/mm3)。 [临床意义] 生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另外采血部位不同,也可使白细胞数有差异,如耳垂血比手指血的白细胞数平均要高一些。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多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病理性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正常参考值]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0.5%-5%)。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临床意义]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 大出血、严重组织损伤、慢性粒细胞膜性白血病及安眠药中毒等。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减少多见于某些传染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淋巴细胞增高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长期化疗、X射线照射后及免疫缺陷病等。 单核细胞增高见于单核细胞白血病、结核病活动期、疟疾等。 5、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 [正常参考值] 50-300×106个/L(50-300个/mm3)。 [临床意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b*** | 2008-10-12 20:43:00 537 302 评论
    0/300
  • 2008-10-12 09:43:00
  • 楼上黏贴得很详细
    f*** | 2008-10-12 09:43:00 509 308 评论
    0/300
  • 2008-10-11 21:54:00
  • 很简单!就是白细胞!血像高就是指白细胞高
    m*** | 2008-10-11 21:54:00 510 309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