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乐不思蜀”指的是


      		
**** | 2009-04-24 15:31:58

好评回答

2009-04-24 15:35:51
五*** |2009-04-24 15:35:51 240 154 评论
“乐不思蜀”原意是刘禅安于逸乐不思亡国。后形容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09-04-24 16:21:34
  •  快乐的忘记了回家,家是本!
     说明XX快乐的忘了本!
    1*** | 2009-04-24 16:21:34 241 159 评论
    0/300
  • 2009-04-24 15:38:52
  • 刘禅啊!!!!!!!!!!!!!!!
    1*** | 2009-04-24 15:38:52 240 159 评论
    0/300
  • 2009-04-24 15:37:15
  • 这个原来是一个历史典故。三国后期,蜀国灭亡,蜀汉的第二位皇帝刘禅(刘备的儿子)当了俘虏。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故意问已经投降的刘禅:“颇思蜀否?”(想不想回西蜀去?)刘禅回答:“此间乐,不思蜀。”(我在这里很快活,不想回去了。)这样就留下了这个成语“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一个人沉溺于游乐,把自己的家乡、国家、根本都忘记了。
    天*** | 2009-04-24 15:37:15 268 153 评论
    0/300
  • 2009-04-24 15:36:20
  • 故事发生在三国,涉及人物是刘禅,司马昭.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
    
    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

    查看全部>>

    故事发生在三国,涉及人物是刘禅,司马昭.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
    
      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
    
    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个个泪流满面。而刘禅却麻木不仁嬉笑自若。司马
    
    昭见状,便问刘禅;“你思念蜀吗?”刘禅答道:“这个地方很快乐,我不思念蜀。”他的旧臣谷正闻听此言,连忙找个机会悄悄对他说:“陛下
    
    ,等会儿若司马昭再问您,您就哭着回答:‘先人坟墓,远在蜀地,我没有一天不想念啊!’这样,司马昭就能让陛下回蜀了。”刘禅听后,牢记
    
    在心。酒至半酣,司马昭果然又发问,刘禅赶忙把棵正教他的话学了一遍,只是欲哭无泪。司马昭听了,说道:“咦,这话怎么像是谷正说的?”
    
    刘禅惊奇道:“你说的一点不错呀!司马昭及左右大臣全笑开了。司马昭见刘禅如此老实,从此就再也不怀疑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
    
    余生,传下了这令人捧腹的“乐不思蜀”典故。
    
    
    o*** | 2009-04-24 15:36:20 269 153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