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牌坊是做什么用的?

首页

牌坊是做什么用的?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08-11-17 11:24:53
      牌坊: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居住区,为了防备野兽或外来人的袭击,祖先在住房的四周用豪沟围拢筑起来,以增强防御能力。从西安出土的半坡遗址中,即可以看到简单的防护设施,如防卫墙等。那么人们出入总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逐步地成为出入的大门,若是大门,必然要有一个标志。
      因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代,在大门的位置即竖立两根柱子,有柱就要做横梁,这样逐步构成古之衡门,衡门是中国最简单的大门。   将衡门摘出做一个门,或三个门,就成为牌坊。再砌以砖石材料,就成为一种牌坊,这是比较复杂的。牌坊是用于公共场所前端的一种陪衬建筑,陪衬景物,一种礼制象征。
      其用途为:第一,为装饰美化环境用;第二,为了增加建筑气氛,作为小品建筑在重要建筑的前部,对正式殿堂的一种陪衬;第三,起标志意义,在路上,转弯、端头、要街地点建筑牌坊;第四,也可用于旌表,在封建社会升官、及第、守节等等表扬时,建筑大牌坊,并以此在群众中树立榜样。
         到明清时代,牌坊逐渐地发展,用墙砌出牌坊留出门洞楼顶施彩画,主要是模仿木结构建筑的一种方式,还有的纯用石制,有的纯用木制,而在皇家庙宇前的牌坊则用琉璃制作,格外显得光辉华丽。原来在中国的泉州、雁荡山都有牌坊,在这两个城镇中还有牌坊街,在安徽黟县境内也有牌坊街,每一条街的牌坊有20多座,并成排建造。
      一般的城镇里都有牌坊,例如北京的东四,即里东边十字街口有四座牌坊,叫东四牌楼;东单与西单,也是十字街口,南北方向建设牌坊,叫作东单牌坊,西单牌坊;前门大街外牌坊等等。   在山西大仁县城的中心十字大街,每个街口有一座牌坊,也是四座牌坊。无论你是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来,看到街口的牌坊,方知来到街口了。
         公共建筑中,在大门前,或大门内,也都建牌坊,寺院、庙宇,都是这个样子,在陵园建筑中也是这个样子。一般在孔庙前要建造棂星门,其实这个棂星门也是牌坊的一种。牌坊,也叫牌楼,是一组大建筑群体中的一项,把它建在山门外,面对山门,因而它是一种象征性的,牌坊标志着大建筑群的存在并显示它的威严。
      

    1***

    2008-11-17 11:24:53

其他答案

    2008-11-17 13:43:49
  • 直接回答楼主的问题;
    牌坊的制作材料:砖石的;砖石加木料的;纯木料的,现代的还有混
                           凝土的;钢制结构的。

    逍***

    2008-11-17 13:43:49

  • 2008-11-17 11:26:42
  •   牌坊在中国古代用来彰显功成名就之士,或旌表贞烈妇女。牌坊一贯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尽管它在现代人看来更多浸染了妇女的血泪,因为在中国的牌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表彰高官厚德,另外一种则是为了颂扬节妇烈女。一旦能够以牌坊来昭显其贞节,则这样的妇女一定经过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人生苦难。
       在原始社会时期的居住区,为了防备野兽或外来人的袭击,祖先在住房的四周用豪沟围拢筑起来,以增强防御能力。从西安出土的半坡遗址中,即可以看到简单的防护设施,如防卫墙等。那么人们出入总有一个缺口,这个缺口逐步地成为出入的大门,若是大门,必然要有一个标志。
      因而从原始社会到奴隶制时代,在大门的位置即竖立两根柱子,有柱就要做横梁,这样逐步构成古之衡门,衡门是中国最简单的大门。   将衡门摘出做一个门,或三个门,就成为牌坊。再砌以砖石材料,就成为一种牌坊,这是比较复杂的。牌坊是用于公共场所前端的一种陪衬建筑,陪衬景物,一种礼制象征。
      其用途为:第一,为装饰美化环境用;第二,为了增加建筑气氛,作为小品建筑在重要建筑的前部,对正式殿堂的一种陪衬;第三,起标志意义,在路上,转弯、端头、要街地点建筑牌坊;第四,也可用于旌表,在封建社会升官、及第、守节等等表扬时,建筑大牌坊,并以此在群众中树立榜样。
         到明清时代,牌坊逐渐地发展,用墙砌出牌坊留出门洞楼顶施彩画,主要是模仿木结构建筑的一种方式,还有的纯用石制,有的纯用木制,而在皇家庙宇前的牌坊则用琉璃制作,格外显得光辉华丽。原来在中国的泉州、雁荡山都有牌坊,在这两个城镇中还有牌坊街,在安徽黟县境内也有牌坊街,每一条街的牌坊有20多座,并成排建造。
      一般的城镇里都有牌坊,例如北京的东四,即里东边十字街口有四座牌坊,叫东四牌楼;东单与西单,也是十字街口,南北方向建设牌坊,叫作东单牌坊,西单牌坊;前门大街外牌坊等等。   公共建筑中,在大门前,或大门内,也都建牌坊,寺院、庙宇,都是这个样子,在陵园建筑中也是这个样子。
      一般在孔庙前要建造棂星门,其实这个棂星门也是牌坊的一种。牌坊,也叫牌楼,是一组大建筑群体中的一项,把它建在山门外,面对山门,因而它是一种象征性的,牌坊标志着大建筑群的存在并显示它的威严。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
      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
         现代城市建设中牌坊则多被用为有传统特色的标志物,建于风景区或街区等入口位置其中粗制滥造、比例失调者众多,但也不乏精美壮观的成功之作。   牌坊(牌楼)种类: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
      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是明朝万历皇帝为当时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所建。王象乾文韬武略,威震九边,加功晋爵太子太保,追赠曾祖、祖父、父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衔,故额题“四世宫保”。 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在安徽歙县有许多这类牌坊。
      云南楚雄黑井镇有一座节孝总坊,是清朝末年由慈禧太后下令建造的,表彰本地的节烈妇女。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南方牌坊   牌坊,一种中国特有的门洞式建筑,《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形状像牌楼的建筑物,旧时多用来表彰忠孝节义的人物”。
      千百年来,牌坊繁衍发展,不仅遍及华夏城乡,而且还远涉重洋,屹立于异国他乡的许多地方,被视为中华文化的一个典型标识。   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有关专家介绍,就结构而言,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
      关于“衡门”,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最早记载是《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据此推断,“衡门”最迟在春秋中叶就已经出现。   这种“衡门”后来被运用到城市中各个居民区之间的“坊门”上。
      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我国城市居民区都采用里坊制,“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称为坊门。起先,这种坊门就像“衡门”那样,由两根立柱架一根横木构成的,只是柱侧安装了可开合的门扇。   随着城市建设的繁荣,人们对坊门的建造开始讲究起来,改由两根高过门顶的高大华表柱中间连一至两根横梁及门扇组组合而成。
      后来,一些坊门由只剩下了华表柱和作为额枋的横梁,因其华表柱远远高出额枋,呈冲天状,后来便逐渐发展成冲天牌坊,成为牌坊最主要的形制。宋代中叶以后,封闭式的里坊制逐渐被开放式的街巷制所取代,原先坊与坊之间的隔墙纷纷被拆除,而坊门因具有地名标志的作用被保留了下来,成为无墙体相连的跨街独立、自成一体的建筑。
         随着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封建意识的普及和深入,明清时期,牌坊的发展达到了鼎盛,出现了大量多柱、多间、多楼牌坊。不过,这时的牌坊已经成了统治阶级麻痹人民思想、维护统治的一种形式。   牌坊不仅建筑结构自成一格,别具风采,而且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身,熔古人的社会生活理念、封建礼教、封建传统道德观念、古代的民风民俗于一炉,具有瑰丽的艺术魅力、很高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艺品。中国传统的石雕技法圆雕、透雕、高浮雕、浅浮雕、平浮雕、阴线刻等,在石牌坊的雕刻中都广为应用。   由于各地区民俗风情、经济发达程度、气候情况、建筑材料等条件不同,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大小的不同,牌坊在全国各地的分布很不均衡,多有差异。
      据厦门市郑成功纪念馆馆长介绍,牌坊一般分为石制和木制两种,南方主要以石制为主。在闽南地区的牌坊,多是四柱三开间的门楼式牌坊,多是竖立在要道(如驿道)上。 。

    1***

    2008-11-17 11:26:42

  • 2008-11-17 11:26:28
  •     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牌坊是由棂星门衍变而来的,开始用于祭天、祀孔。棂星原作灵星,灵星即天田星,为祈求丰年,汉高祖规定祭天先祭灵星。宋代则用祭天的礼仪来尊重孔子,后来又改灵星为棂星。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至明、清登峰造极,并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不仅置于郊坛、孔庙,以及用于宫殿、庙宇、陵墓、祠堂、衙署和园林前和主要街道的起点、交叉口、桥梁等处,景观性也很强,起到点题、框景、借景等效果。
         牌坊(牌楼)种类:   牌坊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是明朝万历皇帝为当时新城人兵部尚书王象乾所建。王象乾文韬武略,威震九边,加功晋爵太子太保,追赠曾祖、祖父、父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之衔,故额题“四世宫保”。
       二是贞洁道德牌坊,多表彰节妇烈女,在安徽歙县有许多这类牌坊。云南楚雄黑井镇有一座节孝总坊,是清朝末年由慈禧太后下令建造的,表彰本地的节烈妇女。三类是标志科举成就的,多为家族牌坊,为光宗耀祖之用。四类为标志坊,多立于村镇入口与街上,作为空间段落的分隔之用。
         牌楼从形式上分,只有两类——一类叫“冲天式”,也叫“柱出头”式。顾名思义,这类牌楼的间柱是高出明楼楼顶的;另一类“不出头”式。这类牌楼的最高峰是明楼的正脊。如果分得再详细些,可以每座牌楼的间楼和楼数多少为依据。无论柱出头或不出头,均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
      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宫苑之内的牌楼,则大都是不出头式,而街道上的牌楼则大都是冲天式。 。

    c***

    2008-11-17 11:26:28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资料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