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什么是叠图法?

首页

什么是叠图法?

什么是叠图法?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7-07-16 00:03:20
  •   叠图法(map overlap)
    叠图法是将一系列关于某区域环境特征,包括自然条件、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的专题地图叠放在一起,形成一张能综合反映区域环境信息的空间特征的地图。具体到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还可以将规划所影响的范围、强度在地图上表示出来,与原有的自然条件、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专题地图叠放在一起,形成一张能综合反映环境影响的空间特征的地图,可以直观、清楚的显示每一个地理单元上的信息群,因此广泛应用于环境影响识别和环境影响评价中。
       叠图技术已从最初的在透明胶片上进行手工绘制,进行到目前的借助于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及GIS软件用计算机生成。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可以解决手工操作的困难,还可以引进地理信息系统的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等功能。 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叠图法适用于评价规划区域现状的综合分析,环境影响识别(判断环境影响范围、性质和程度),并比较不同方案下环境受到的影响尤其是累积影响,以确定其是否适合规划。
       应用于现状的综合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时,只要将受影响地区(如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和地下水的重要区域)的透明图片叠加起来。应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将规划影响的范围和强度图与上述地图重叠即可,在合成图上作用因素和环境特征有重合的即视为有影响。
       具有的特点: 优点:直观、形象;可以表现单个影响和复合影响的空间分布;能够得到易于理解的结果,这些结果能够用于公众参与;不需要专家参与就能完成;适用于所有范围。 缺点:只能用于那些可以在地图上表示的影响;耗时,而且成本昂贵,尤其在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时;如果不采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很难保证信息不过时;无法表达“源”与“受体”的因果关系;无法综合评价环境影响的强度或环境因子的重要性。
      

    l***

    2017-07-16 00:03:20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