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皮肤科
皮肤病

皮肤 刺挠

本人皮肤经常刺挠,挠后还像起过敏反映似的 起红杠,甚至在发病时能在皮肤上用手指甲划出字了 ,我常年吃  《 扑热敏 》    医生说是 《 荨麻疹  》
不知道怎么治疗好啊 ?
大*** | 2007-08-25 22:29:44

好评回答

2007-09-01 22:17:55
专*** |2007-09-01 22:17:55 76 22 评论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摘录 
龙眼壳具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用以煎水外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 某年,故乡友人陈剑亮先生来电相告:其母于半年前患荨麻疹,风团遍体,痒不可忍。医院予以抗过敏治疗,内服药物不效,即静脉注射针剂,治疗后可使减轻或缓解,然不久必复发如初,如此因循治之三、四月,仍不见应。某日遇一人告以龙眼壳煎水洗澡,可望痊愈。即觅得该物一大捧(锡地方...

查看全部>>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摘录 
龙眼壳具散风疏表,凉血清热之功,用以煎水外洗多种皮肤病,如荨麻疹、瘙痒症、夏季皮炎等,消疹止痒,功效不凡。 某年,故乡友人陈剑亮先生来电相告:其母于半年前患荨麻疹,风团遍体,痒不可忍。医院予以抗过敏治疗,内服药物不效,即静脉注射针剂,治疗后可使减轻或缓解,然不久必复发如初,如此因循治之三、四月,仍不见应。某日遇一人告以龙眼壳煎水洗澡,可望痊愈。即觅得该物一大捧(锡地方言:以两手仰掌仲指,两掌盛满物品为谓之“一大捧”。)煮水澡浴,一次即见大效,二、三次而疹消痒止。以后偶有发作,如上一洗即净。并谓此方不仅可治风疹块,其他皮肤病同样有效云。 1997年冬季有某机修厂退休十年之陈老厂长前来就诊,俱述其每天入夜皮肤无故瘙痒,自视皮表光洁明净,并无异常。上床在被褥中越热则其痒越甚,由局部数处,渐及全身,竞至不能入睡,须待子时过后,阳气渐盛,其痒势方退,才可勉就枕席。如此折腾旬日未已,所用药物无非抗过敏之品,因不见大效,而恳余为治。余即授以龙眼壳洗浴法。陈厂长随购龙眼两斤,剥下之壳分三日用,每日以三分之一煮水洗澡,第一次洗后当夜瘙痒即止,始得一宿安然浓睡。洗过三日,一冬来发,至1998年冬季,亦得平安度过,此方之佳,可谓神矣。 某中外合资企业中方代丧某先牛,因眩晕时作前来就诊。其女儿、女婿均为西医主任医师,嘱其服用中药。余断为痰饮眩晕,投半夏天麻白术汤而收复杯即应之效。至是年仲夏,体表遍发红疹块,皮肤科诊断为夏季皮炎,涂以洗剂,数日后依然如故,再来余处诊治。余亦授以上方,一次外洗后,即觉清凉之气渗入肌肤之内,痛感、痒感、不适感渐次消散,翌晨自检皮疹已渐隐退,为巩固疗效计,又洗二次,以后未见复发。 
此法很好,可能对楼主有帮助,建议试一下。 
0/300

其他答案(共4个回答)

    2007-09-01 18:34:57
  • 这是毒素排不出,发于皮表,疹子说明有毒气。自治的话外擦清凉油也可,疏风散热,清凉解毒,适合排毒和镇定皮肤,疏松火气消散。另外不要吃虾蟹等发物。严重的话建议去看中医,擦些外用中药水,或对症服药,效果应该快些。
    冬*** | 2007-09-01 18:34:57 59 27 评论
    0/300
  • 2007-09-01 16:22:30
  • 首先,建议你到当地更权威的医院做皮肤专科检查。确诊治疗。不要擅自用药。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副肾皮质荷尔蒙软膏使用,这是伤害皮肤的做法。因为它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 
    
    其次,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使用疗效强、过于活性和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过度不当的使用强效清洁用品会破坏皮肤表层天然的保护组织;过于活性,...

    查看全部>>

    首先,建议你到当地更权威的医院做皮肤专科检查。确诊治疗。不要擅自用药。未经皮肤科医生诊断,不要自行到药店购买副肾皮质荷尔蒙软膏使用,这是伤害皮肤的做法。因为它对抑制炎症虽然有效,但长时间使用会产生副作用而危害到健康。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性。 
    
    其次,生活中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避免使用疗效强、过于活性和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的物质。过度不当的使用强效清洁用品会破坏皮肤表层天然的保护组织;过于活性,会使血液循环加速的化妆品也会刺激皮肤造成伤害。洗脸不要用药皂等皂性洗剂,因界面活性剂使分解角质的高手,要极力避免。最好使用乳剂,或非皂性的肥皂,可以调节酸碱度,适应肌肤。磨沙膏去角质剂等产品更应该敬而远之。采用简单的洁肤爽肤润肤程序。随身衣物要冲洗干净,残余在衣物毛巾中的洗洁精可能刺激皮肤。 
    
    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少食用油腻、甜食及刺激性食物、烟、酒等。某些食物也是致敏原,要注意加以辨别。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可以增强机体兔疫能力。平时注意多吃一些具有抗过敏功能的食物,加强皮肤的防御能力。根据营养学家的研究,洋葱和大蒜等含有抗炎化合物,可防过敏症的发病。另有多种蔬菜和水果亦可抵抗过敏症,其中椰菜和柑橘功效特别显著。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正是天然抗组织胺剂,若每天从饮食中摄取1000毫克,就足以防止过敏症的出现。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液中游离氨基酸比健康人少,若能增加血液中的游离氨基酸,过敏症的发病率将大大降低。 
    
    建议增强自身免疫功能,注意膳食营养,慢慢的从内部调养和恢复治疗。
    
    祝你快乐!
    
    1*** | 2007-09-01 16:22:30 75 25 评论
    0/300
  • 2007-08-26 18:16:15
  • 你这种病是夏季常见病,预防治疗方法主要有,注意减少皮肤刺激,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太阳等会加剧症状发作).同时可以服用抗组织胺药物(朴尔敏等,开瑞坦),皮质激素,外用炉甘石等止痒药剂,用冷水敷等...
    公*** | 2007-08-26 18:16:15 57 27 评论
    0/300
  • 2007-08-26 10:19:41
  •  荨麻疹是为各种刺激因素所致的以风团为特征的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隆起性风四块,发病骤然,消退迅速,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和全身皮肤任何部位。儿童期以急性等麻疹为主,慢性荨麻疹发生在成年人。本病中医称“瘾疹”、“风??板”等,俗称“风疹块”。 
    
            【诊断要点】
        1.发病突然,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局限性风团,小如芝麻,大如豆瓣,呈鲜红色,或淡黄色...

    查看全部>>

     荨麻疹是为各种刺激因素所致的以风团为特征的血管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隆起性风四块,发病骤然,消退迅速,退后不留痕迹为特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季节和全身皮肤任何部位。儿童期以急性等麻疹为主,慢性荨麻疹发生在成年人。本病中医称“瘾疹”、“风??板”等,俗称“风疹块”。 
    
            【诊断要点】
        1.发病突然,在身体任何部位发生局限性风团,小如芝麻,大如豆瓣,呈鲜红色,或淡黄色。四肢伸面、腰部、头面部较多。
        2.自觉灼热与剧痒。风团随搔抓增大,数目增多,并可融合成环状、地图状等。
        3.皮损数小时后迅速消退,不留痕迹,时隐时现。一周左右停止发生,但也可反复发作,长达数月。 
    
        【辩证分型】
        1.风热相搏症状:风团游走,灼热剧痒,皮损色红,遇热增剧,冬轻夏重,风吹凉爽减轻,口渴心烦,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证候分析:风热之邪搏结于营血,热盛则风四色红,风盛则游走、剧痒。热盛伤津,则口渴心烦,舌质红,苔黄,脉浮数,均为风热相搏之象。
        2.风寒袭表症状:疹块色淡红,或中央白色,周围红晕,受冷加剧,恶寒畏风,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证候分析:风寒外袭,营卫不和,郁于腠理肌肤,故疹块色淡,受冷加剧。风寒外束,则恶寒畏风,苔薄白,脉浮缓。证属寒性,故口不渴。
        3.湿热内蕴症状:呈丘疹样疹块,顶端有小水疱,搔破出水,甚者化脓肿痛,黄水淋漓,舌苔黄,脉濡数。
        证候分析:脾胃不和,湿热内生,复感风邪,郁阻于肌肤之间而发病,故为丘疹样疹块,上有小水疱,甚则化脓。舌黄,脉濡数,均为湿热内蕴之象。
        4.气血两虚症状:疹块反复发作,延续数月不愈,剧痒而夜寐不宁,伴头晕体倦,面黄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
        证候分析:久病或病后体虚汽血两亏,卫外不固,血虚风生,肌肤失养,故疹块反复不愈,并伴头晕体倦等虚证。舌淡苔薄白,脉细软,均为气血两虚之象。 
    
        【分型治疗】
        1.风热相搏治则:祛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加减:风四色红,加赤芍10克、丹皮10克;咽喉红肿,加蒲公英    15克、板蓝根    30克;心烦口渴,加石斛10克、竹叶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热祛风化湿之剂。方中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衣祛风止痒,苦参、木通、苍术燥湿利水,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润燥,知母、石膏、生甘草清热滋阴解毒。
        处方举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当归10克  生地10克  苦参10克  苍术10克  蝉衣6克  知母10克  生石膏30克  甘草6克
        2.风寒袭表治则:疏风散寒。
        主方:荆防败毒散加减。
        加减:皮肤瘙痒,加苦参10克、地肤子10克;形寒怕风,加薄荷6克(后下)、苏叶10克;苔白腻,加苍术10克、苡仁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的要方。
        方中荆芥、防风辛温解表,羌活、独活散风祛湿,柴胡透表泄热,薄荷疏散风热,川穹活血祛风,前胡、桔梗、甘草清咽宣肺,积壳宽中理气,茯苓淡渗利湿,生姜辛温散邪。
        处方举例:
        荆芥10克  防风10克  桂枝6克  羌活10克  柴胡  6克  川芎  10克  茯苓  10克  苦参  10克  蝉衣6克  生姜2片
        3.  湿热内蕴治则:清热化湿。
        主方:除湿胃苓汤加减。
        加减:恶心呕吐,加半夏10克、蕾梗10克;食欲不振,加神曲10克、山植10克;皮肤痒剧,加蝉衣6克、赤芍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热燥湿,理气和中之剂。方中苍术、陈皮、厚朴、甘草,即平胃散,可运脾燥湿;茯苓、猪菩、泽泻、肉桂、白术即五苓散,可通阳健脾利水;滑石、本通化湿利水;防风祛风止痒;山桅清热泻火。
        处方举例:
        苍术10克  厚朴10克  陈皮6克  茯苓10克  泽泻10克  山桅10克  赤芍10克  蝉衣6克  机壳6克  六一散10克(包煎)
        4.气血两虚治则:调补气血。
        主方:八珍汤加减。
        加减:头晕乏力,加黄芪10克、潼蒺藜10克;皮肤瘙痒,加蝉衣6克、乌梅10克;夜寐不宁,加夜交藤10克、合欢皮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补益气血之要方。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健脾补气,当归、地黄、川芎、白芍补血养营。
        处方举例:
        黄芪10克  党参10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生地10克  当归10克  白芍10克  蝉衣6克  鸡血藤10克  甘草6克 
    
        【中成药】
        1.银翘解毒片  每日2次,每次4片口服。用于风热相搏。
        2.归牌九  每日2次,每次3~6克口服。用于气血两虚。 
    
        【简便方】
        1.防风10克,乌梅10克,蝉衣6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用于各型荨麻疹。
    
        2.荆芥10克,连翘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白癣皮10克,地肤子10克,僵蚕10克,蝉衣6克,水煎服。用于风热相搏。
    
        3.香樟木、蚕沙各30克,水煎熏洗。或乌柏树根、??草、苍耳草、凌霄花等适量,任选一味煎汤熏洗。 
    
        【注意事项】
        1.寻找发病诱因并去除或避免接触。忌食海腥发物,如海鱼、虾、蟹。不吃辛辣之物。
        2.注意饮食卫生,积极防治肠道寄生虫病。
        3.皮肤抓破后,注意防止继发感染。如发生喉头水肿,影响呼吸,应及时抢救。
    1*** | 2007-08-26 10:19:41 77 25 评论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