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人体常识

疟原虫易感性和免疫力是哪些人群?

疟原虫易感性和免疫力是哪些人群?
张*** | 2018-05-29 16:25:20

好评回答

2018-05-29 18:02:20
问*** |2018-05-29 18:02:20 6 7 评论
除了具有某些遗传特质的人群,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对4种疟原 虫都是易感的。而感染后人体对疟原虫的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疟 疾的免疫只是带虫免疫,即随着体内疟原虫的消失,免疫力亦告消失。现已查明,即 使机体内疟原虫消失之后,抗体在体内还能保持一段时间,并证明有保护性抗体存在。 症疾的免疫有种、株的特异性,即对同一种株疟原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而对不同种 株疟原虫的再感染则免疫...

查看全部>>

除了具有某些遗传特质的人群,不同种族、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对4种疟原 虫都是易感的。而感染后人体对疟原虫的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一般认为疟 疾的免疫只是带虫免疫,即随着体内疟原虫的消失,免疫力亦告消失。现已查明,即 使机体内疟原虫消失之后,抗体在体内还能保持一段时间,并证明有保护性抗体存在。 症疾的免疫有种、株的特异性,即对同一种株疟原虫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而对不同种 株疟原虫的再感染则免疫力差;所以在某些地区可出现2种或3种疟原虫混合感染的 现象。同种疟原虫又以同株原虫的免疫力更强。在单一虫种存在的低疟区,如从外地 输人同种异株疟原虫,也有可能引起暴发流行。疟疾免疫力随疟区性质的不同而有明 显差别。低疟区居民,不分年龄大小,发病率往往高于带虫率,高疟区随着重复感染 机会的增多,人体免疫力逐渐增强,带虫者相对增多,有明显症状者多集中在儿童。 在疟疾暴发流行初期,由于人群均缺乏免疫力,因此,各年龄组发病率和带虫率相差 不大,随着流行的持续,儿童的发病率和带虫率显著高于成人。配子体的产生受机体免疫力的限制。在无免疫力的人群中,大部分患者均可出现 配子体,而且数量很多。在高度地方性流行区,配子体率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儿童是主要传染源,而低疟区各年龄组配子体率常无显著差异。妊娠期的妇女免疫力较低,对疟疾易感。而母亲通过胎盘传递给胎儿的免疫力只 能维持6〜9个月。周岁以内婴儿疟原虫率常代表缺乏免疫力人群罹患疟疾的概率,因 而婴儿新感染率就成为疟疾传播频度的指征。脾肿率是反映疟疾免疫应答的一项指标。在地方性疟区,各年龄组居民脾肿率的 差异可以分析再感染频度与人群免疫力之间的关系。高、中疟区儿童脾肿率均髙于成 人,而低疟区成人和儿童脾肿率没有显著差别,在非暴发流行时都低,暴发流行时 都髙。个体遗传素质对疟原虫感染的反应程度,有很大差异。例如西非有一大片地区没 有间日疟,居住在那里的黑人,对间日疟原虫亦不易感,研究表明是与这些黑人Duffy 血型阴性有关。镰状红细胞症患者(即HbAS,具有异常等位基因者)、地中海贫血患 者、6-憐酸葡萄糖脱氢酶(06-PD)缺乏者亦不易感染恶性疟或感染后表现的症状轻 微。至于不同性别和职业的人,疟疾感染率有时亦存在一些差异,这主要是由于生活 习惯、衣着、劳动条件等的不同,从而暴露给蚊媒叮咬机会的不同所造成。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