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滑轮教学设计(热门6篇)

滑轮教学设计(热门6篇)

已*** 23-01-17 教学设计

滑轮教学设计(1)

《滑轮》一节是物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节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综合考察学生对该章各知识点的掌握。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轮分两类,能根据滑轮轴位置是否移动判断其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2、知道使用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好处,能根据杠杆原理对滑轮的工作进行理论分析,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工作特点。

3、知道滑轮组,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明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2、组织学生讨论、分析得出动、定滑轮的实质。

3、组织学生分析对比总结得出滑轮组绕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活动,提升学生自由学习的能力,培养相互协作和交流的精神。

2、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教学重点:

知道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知道动滑轮省力一半,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和滑轮组的组装以及滑轮组中的F、G、S、n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滑轮特点的探究和滑轮组的组装。

教学用具:

滑轮2个、细线、50克钩码一盒、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米尺。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星期一早晨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

工厂中或一些建筑工地上往往有一种机械,有了它只需一个人就可以缓缓吊起或移动很重的物体,人们形象地称它为“神仙葫芦”,它是如何工作的呢?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关于它的知识。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活动,能有哪些办法帮他把木料运上楼?

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滑轮,所以在这儿我没有过多的导入,这样就为下面的学生探究节约了更多时间。另外让学生思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使学生带着“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这样的兴趣开始学习本节内容。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出示实验器材,提出问题:你能利用我手上的滑轮把钩码提起来吗?你怎样设计呢?

(1)学生在讨论后举手来讲台上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组装,并把设计的方法画到黑板上。

(2)学生利用弹簧测力计观察定滑轮、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的示数,和钩码的重力进行对比。

学生在研究动滑轮时会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刚好是钩码重力的二分之一,这时我启发学生观察在提起钩码的同时把动滑轮也提了起来,从而为引入理想情况下拉力和实际情况下拉力为什么不同做了很好的铺垫。

(3)学生利用米尺来观察定、动滑轮拉钩码匀速上升时钩码移动的距离和拉力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2、认识滑轮组

提出问题:谁能把这两个滑轮组合起来再把钩码提起来呢?

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进行演示,注意观察、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在黑板上画出绕线方法。

提出问题:两次示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拉动钩码的绳子段数不同。

提出问题:你能数出有几段绳子吊着钩码吗?

学生观察、讨论后进行回答。进一步引导学生总结出数绳子段数的方法是:数绕在动滑轮上和固定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拉力就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动滑轮的重力不能忽略,所以在实验中得出的拉力并不是钩码重的几分之一,而是稍大于这个值。

如何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在黑板上画出段数分别是2、3、4、5的滑轮组的绕法图,让学生数数是几段绳子吊着物体。

学生观察四个不同的绕法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得出关于绳子绕法的结论:奇动偶定。并且进一步总结出拉力移动距离和物体移动距离之间的关系。

4、本节内容小结

小结本节内容,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生活、物理、社会的内容。

三、布置作业

观察生活、生产中有什么地方用到什么样的滑轮、滑轮组。

课本P13页1、2题。

教学反思:

这节课按照新的设计方案实施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同学觉得这种学习方法很好,他们不仅动手进行了实验,并且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的规律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是课堂中也存在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课堂时间不容易把握,在第一个班上课时我没有预见到学生想象能力不够,学生很容易想到定滑轮的绕线方法,但是在设计动滑轮绕线时,我接连找了几个学生上来,设计的方法都还是定滑轮,这样就浪费了一些时间,幸好最后叫的一个学生设计出了动滑轮的拉法,这样才避免了冷场。第二个不足是只有个别学生上台动手操作,大部分学生还不能亲自探究,如果把这个实验搬到实验室中我想课堂效果应该更好,但是由于受其他因素的限制,没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实验。


滑轮教学设计(2)

教学设计:

小学自然第十一册:滑轮

执教:河北省蔚县红星小学 李兰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滑轮,知道滑轮的作用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滑轮二个、铁架台、细绳、钩码、测力计。

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一套。大滑轮一个、粗麻绳二根(组装动滑轮、拔河用)。挂图或幻灯片三张(旗杆上定滑轮图;吊车上定滑轮、动滑轮图;滑轮组示意图)。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谈话:你知道旗杆上有个什么装置,能帮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旗子升上去?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构造及种类

(1)讲解:

安装在旗杆顶上的这种边缘有槽,能围绕轴转动的轮子叫滑轮。

(出示滑轮、讲解)

滑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板书课题)

滑轮有二种,(出示滑轮组示意图)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

不固定被套在槽里的绳子拉着,与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

(2)提问,你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滑轮?

2、指导学生认识定滑轮的作用

(1)讨论:你认为旗杆顶上的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实验1(定滑轮不省力)。

①演示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②学生分组实验(绳子两端各挂钩码)

③学生装汇报实验结果。(绳子两端各挂1个钩码,保持平衡)

④讨论:说明什么?(说明不省力,也不费力)

(3)讨论

谈话:既然定滑轮没有省力的作用,那么高高的旗杆顶上安装它必然会有其它作用,你知道什么?(分组讨论 后汇报)向下用力,旗子向上升。工作方便。

(4)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实验和讨论,我们知道定滑轮虽然没有省力的作用,但它可以必变用力的方向,使工作方便。

3、指导学生认识动滑轮的作用

(1)讨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教师希望学生能提出动滑轮工作不方便,动滑轮能省力。)

(2)演示实验(游戏:拔河)。

(在墙上固定绳子的一端,组装动滑轮让一名弱小同学,利用动滑轮作用与一名有力同学拔河,弱小同学胜。)

(去掉动滑轮装置拔河弱小同学败)

游戏后教师质疑:这是为什么呢?

(3)实验2(动滑轮省力)。

①分组测量提起一个钩码和一个滑轮时所用的力。

测量后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②分组实验。(要求学生独立组装独立操作。)

③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板书记录下来。

④讨论:通过以上研究你认为动滑轮有哪些作用?(动滑轮有省力的作用)

4、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组的作用

(1)通过以上研究我们知道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填出课本P48结论)。

(2)讨论:定滑轮、动滑轮各有什么优点?各有什么缺点?

怎样使用才能把两种滑轮的优点结合起来既省力又方便?

(3)分组实验:学生独立组装滑轮组实验。

(用钩码实验时教师 要注意动滑

(4)教师小结:把定滑轮及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装置叫滑轮组。滑轮组就可以发挥定滑轮和动滑轮各自的优点。

(学生填写P49结论)

(三)巩固

提问:吊车上都用了哪种滑轮?它有什么作用?(出示吊车图)

(四)布置作业

观察你的周围哪些地方应用了滑轮?


滑轮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会安装滑轮组,并能根据安装情况分析施加的拉力与物重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和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实际中的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应用。

2.具有对现实生活中简单机械的应用是否合理进行评价的意识,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点: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实际要求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三、教学策略

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


滑轮教学设计(4)

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方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组装滑轮组,掌握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2、能进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3、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观察、思维等能力,增强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

1、滑轮组的绕线组装。

2、重物上升的距离和绳子自由端所通过距离的测定。理解S与h的关系。

3、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实验器材

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刻度尺,钩码(或重物),弹簧测力计,铁架台,铁夹,细绳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什么叫机械效率?计算公式?

为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要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为此需要测出哪些物理量?每个量怎样测量?

二.预习提问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步骤。

三.实验指导

1、在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测量应该在工作过程中进行。在测量中,弹簧测力计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必须在拉动中读数。为了避免实验时顾此失彼,同一实验组的同学要分工合作。

2、钩码上升高度的测量,可先量出钩码到

桌面(或铁架座面)的距离h1,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后,再量出钩码到桌面(或铁架面)的距离h2那么h2-h1就是钩码升高的高度h 。为了测量和计算方便,钩码前后的高度h1、h2最好是整数。

3、弹簧测力计通过距离的测量,可以仿照测量钩码提升高度h的方法进行,或者事先在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做个带色的记号,再拉弹簧测力计,量出记号到细绳与动滑轮(或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这就是弹簧测力计通过的距离s 。

4、在实验中要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记录测得的数据,不能凑数。实验结束,要整理仪器,并放回原处。

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复习和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启发实验

回顾已学知识,明确实验内容,了解实验器材、实验目的、实验步骤以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为动手实验做准备。

四.强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实验分工

四人小组成员好分工:一人负责操作,一人负责测量,一人负责记录,一人负责观察、指挥。

安排实验

学生“各尽其职”,相互合作,学会合作学习。

五.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

1、分组实验:要实事求是地记录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凑数,更不允许自己不动手实验,不记数据而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结果。

2、数据分析:

①由于W总总是大于W有用,所以η<1;

②从实验可见,不同的滑轮组,η的值一般不同;

③在实验中,对于已经组合好的滑轮组,只要用尺测出了钩码上升的高度h,数出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n,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就可以算出来,即s=nh。

学生分组实验,完成实验记录;教师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在全班讲解。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观察、动手、分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尊重科学的态度,掌握实验方法。

能通过实验数据做简单的分析。

六.学生实验情况小结

总结实验中的优缺点,及时纠正。

七.习题和实验探究(内容见《实验报告》)

1、习题讲解:(略)

2、实验探索:

①即使没有刻度尺,h和s可以不测出具体的数值,因为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与重物上升的高度h的比值为:s:h=n,n是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再结合测得的重力G、拉力F就可以计算出η。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表示为:

②同一滑轮组,机械效率并非是固定的,η的值随滑轮组所提升的重物的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③用不同的滑轮组来提升同一重物,越省力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④为了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采用的主要方法是:A.减小动滑轮的质量;B.减小整个装置的摩擦。

分析、讨论,对知识再探索。

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拓广学生的视野和实验内容。体会“发展与创造”的乐趣。实验创新

八.实验设计或改进建议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发现实验中存在的不足和缺点,根据实际,提出实验设计的方案或实验改进建议。


滑轮教学设计(5)

第二节滑轮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

3.会根据要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重点

通过探究实验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的点及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

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

教具

定滑轮2个、动滑轮2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钩码200g2个,50g4个、细绳约2米

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有一个经典故事说:一个和尚小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之所以三个和尚没水吃,主要是平均主义思想在作怪,谁都不愿多付出,怕吃亏,那么要大家公平,又能有水吃,你能否借助物理方法给与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如何简单的方法解决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

一. 定滑轮:

1.讲授: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齿轮,根据要使用的情况可有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滑轮作为一种简单机械有广泛的应用。请同学们阅读一下此实验图9-14并总结得出结论?

2.(学生阅读并认真思考)之后(学生回答:不省力,只能使力的方向变化)。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比如向上提物体时,力的方向朝上,通过定滑轮就可以向下用力,这一点在一些场景中特别重要。例如升国旗时。

3.练习“伴你探究”2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注重 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动滑轮

1、 演示课本159的图9-16实验人,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此实验的结论是什么?(学生回答:动滑轮的使用能使力的大小变化,能省一半的力,但是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 教师要学生再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进行分析讨论此实验的结论,说出其中的道理。

3、 练习“伴你探究”“动滑轮”1.2.题提示学生从受力分析的角度考虑。

三.滑轮组:

1、讲授:滑轮组是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组合装置,使用滑轮组不仅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省力的多少由滑轮的组合形式和绳方法共同决定,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其平衡时动力(F1)与阻力(F2)之间的关系是F1= F2/n其中为承担生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股数。确定滑轮组承担生物的绳子的股数,及滑轮组省力情况,关键是确定股数的数值,确定的数值的简单的方法是:设想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有一条线将它们隔开,此时数一数动滑轮一边的相连的绳子的个数n,这就是为承担生物和动滑轮总重的绳子个数n 。

使用滑轮组提升生物时,生物上升的高度h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和关系是s=nh。请同学们分析讨论,总结使用滑轮组提升生物时的省力的特点

练习

让学生分析探究“开放作业”1、2、3、7。四.巩固练习:

1.使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如图9-1所示,如果不计滑轮磨擦,拉力最大不超过60 N,而动滑轮的重10 N,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被提起的重物最大不能超过_____N学生讨论并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所学知识,让学生分析如何简单的方法对于由一根绳子的滑轮组提起生物的方法,有没有最好的方法,让学生认真思考,然后总结本节所学。

作业:

1、.复习本节

2、完成探究其它部分


滑轮教学设计(6)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验来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出示教具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提问:重物为什么能上升?

——引出定滑轮概念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物体移动而移动。

2、出示教具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提问:这是定滑轮吗?它是固定不动的吗?

——引出动滑轮概念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3、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什么不同?

提示课题:定滑轮和动滑轮

二、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

1、当我们提升重物时,用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向上用力

当我们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我们是怎样用力的?——向下用力

说明定滑轮的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

2、那么动滑轮也有这样的作用吗?——不改变力的方向(板书)

3、 人们为什么要发明滑轮来提升重物呢?这两种滑轮是不是有省力的作用呢?

4、小组讨论汇报:如何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是否省力

5、领取记录单,完成实验后准备汇报

直接提升重物的力(N)用定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力(N)我们的发现结论:定滑轮不能省力,动滑轮可以省力

三、拓展应用

1、你能找出图中使用的是什么滑轮吗?

2、什么情况下要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要使用动滑轮呢?

3、如果既想要使用方便,又想要省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四、板书

定滑轮和动滑轮

定滑轮固定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

动滑轮不固定不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相关推荐

高考英语高频词汇2022

备考资料
动词+介词to+动名词(1)admittodoing承认做了某事(2)applytodoing适用于做某事(3)objecttodoing反对做某事(4)seetodoing负责做某事(5)stick
展开详情

安全教育教学教案(集锦15篇)

教案
安全教育教学教案(1)活动目标:了解地震的基本知识及地震造成的危害。帮助幼儿掌握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方法,掌握逃生技巧。教育幼儿遇到地震时能听从老师和成人的指挥,做出基本的自救行为。培养幼儿防震减灾的
展开详情

传统文化诗词(汇总5篇)

诗词
传统文化诗词(1)事实上,教育戏剧中的某些策略在讲古典诗词的时候也可以用上。在古典诗词与传统文化分论坛,五一小学教师吴建欣执教的群文阅读课“三首诗”——《暮江吟·题西林壁·雪梅》,通过诵读的方式,引导
展开详情

最后一分钟读后感优秀范文

四年级语文
读了《最后一分钟》这篇课文,我情感交织,既感到无比自豪,但又感到无比愤怒。香港原是我们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就这样,香港被割让给了英国
展开详情

教育回报大学英语作文

英语
Aslanguage,number,English,politics,andsixmajormidtermexaminationoftheendofthebellisfired,usheredinan
展开详情

中考历史九年级上册记忆歌诀

九年级历史
“尼罗波光中文明长,金字塔承载法老的辉煌;美索不达尼亚平原上,楔形文字书写汉谟拉比的主张;印度河恒河出青藏,见证释迦牟尼的成长。”一首小诗送给你,如果恰好能唤醒你关于这部分知识的记忆,那便再好不过了。
展开详情

2009教师节祝福语

知识分享
敬爱的老师,百花沐浴阳光齐盛开,草儿喝水绿油油!您是一盏明灯,为我指明了知识的方向;教师节到了,送上祝福,祝您教师节快乐!经年的期待,不变的关怀,我的思念与教师节同在;让我们的心情澎湃,用拼搏去赢得美
展开详情

大学生军训的自我个人总结

军训专题
刚开始,懵懂的我只认为军训是由"热","苦","累"三部曲交织汇编的一篇愁苦乐章,任我怎样的修改其乐符,弹奏其旋律,也无法将其转奏为一篇和谐乐章,更无法舞动出那属于自己的美妙旋律。激情七日,难忘的七日
展开详情

9年级人教版英语单词表(汇编12篇)

单词表
9年级人教版英语单词表(1)rain下雨;雨水v.&n./rein/windy多风的`adj./'windi/cloudy多云的adj./'klaudi/sunny晴朗的adj./'sQni/snow
展开详情

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
今年寒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固然五天的时间活动让我觉得很累很辛劳,但我从中锻炼了自己,并且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也通过五天的实践,使我有了些关于社会下层建设的心得体会。第一次全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春天写景作文(通用18篇) 最全六年级关于亲情作文 怎样学好六年级数学 去年的树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3篇) 财务人员毕业实习评语 考试风波作文 道理小故事(合集20篇) 巨人的花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汇集10篇) 《最后一头战象》的读后感800字范文 高考数学:一轮二轮复习如何做,这24个易错点一定要牢记! 民间鬼故事(热门8篇) 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我这一辈子读后感范文 励志对联大全带横批(汇编8篇) 跨越式跳高教案(推荐10篇) 保护生物多样性教案(优选4篇) 大学新生军训广播稿件500字左右 大学英语作文 亲情阅读答案(优选7篇) 电影院教学反思(汇总3篇) 小学六年级写春节的作文 苦夏冯骥才阅读答案 高中军训口号十六字 詹天佑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实习报告 5年级数学上册课本(集合7篇) 丁海森 初一学生劳动实践心得范文 九年级数学复习测试题 《金色的脚印》读书笔记 个人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我爱你中国汉字教学设计(推荐6篇) 诗词的魅力600字精彩作文 产科实习自我鉴定 唐山大地震 灰雀教案(精选18篇) 世界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阿细跳月教案(推荐9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议论文(汇集7篇) 卫生与健康教案(热门8篇) 小故事文章(精品6篇) 军训开幕式学生精彩发言稿2022年 边城读书心得感悟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通用4篇) 绿野仙踪读书心得范文300字 2022年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复习提纲) 鲁迅爱惜时间阅读答案 6年级英语单词表(精品19篇) 2022年大学生实习实践心得体会 花钟读后感范文 学校消防安全教育教案(必备13篇) 关于生活中的小镜头小学生作文 钠的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试卷 韦达 考试的前后初中作文 狼王梦读后感读书心得体会300字 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复习语文的方法 涉江采芙蓉教案设计(实用4篇) 做语文五年级下册的卷子附答案 《我是猫》读书笔记 劳动实践心得体会范文 坚强人生600字话题作文 高考物理考试时如何提高做题速度 高中读书笔记300字 奖的阅读题参考答案 如何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2022年夏天的作文_夏天话题作文 顶岗实习工作总结 匆匆那年500字小学作文 有关与平凡相伴中考作文 分数乘法练习题(热门12篇) 萧邦 考试之后作文 三年级元旦晚会小学生日记 鲁班的故事(热门4篇) 金色的鱼钩教案(推荐20篇) 两角钱阅读题及答案(优选4篇) 向孩子学习读书笔记范文 高考英语满分作文 怎样学习初三物理有效 想象作文蜗牛健步如飞(通用3篇) 友谊中考作文 神州谣优秀教学设计(甄选4篇) 有哲理的故事(实用19篇) 以学会爱为题中小学生议论文相关范文 读书笔记作文 2022年繁星春水读书心得范文 2022军训日记600字 大学生简单的英语演讲稿范文 煤气与安全教案(精编3篇) 2022大学新生军训心得体会700字 李纲《病牛》古诗文阅读答案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神笔马良读书笔记500字 人教版赵州桥教案(热门7篇) 晨会正能量小故事(精选15篇) 弘一法师纪念馆 高一政治学习方法的环节 九年级十二个单元化学复习提纲(集合11篇) 消防实践活动心得 省综合实践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师生之间教案(通用4篇) 有关合作的谚语(优选6篇) 圆锥的认识练习题(优质3篇) 端午节作文范文300字 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观后感 冬天汪曾祺阅读题答案参考 我的师德小故事(精品7篇) 高三语文过100的方法,高中语文学习七大高效听课法 上海高二生物会考知识点 二年级语文上册习题 2022高考物理复习资料梳理 狼图腾读书笔记 大卫的故事(汇总8篇) 中秋月教案(实用8篇) 家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乌丢丢的奇遇读书笔记 考核评语怎么写(推荐10篇) 苏武牧羊教案设计(精品3篇) 考试后的感受作文200字 《曹刿论战》原文九年级语文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的教案 关于阳光的作文600字 高考英语的知识点总结 查理九世读书心得感悟 描写期中考试的作文500字 成语及出处(汇集15篇) 我的朋友六年级优秀作文 高二学生寒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大学新生军训感言范文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500字 名著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感悟500字 岳飞传读书笔记范文 心理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升学宴家长致辞大全(集合9篇) 高中生物基因的知识点 好的英语句子(优选16篇)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大全 大学专业自荐信 面成语(汇总5篇) 拔苗助长教学反思(热门4篇) 残狼灰满读书笔记 高中语文《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教案 有关高三历史复习的方法(汇总4篇) 胚胎 三年级语文重要课文知识点 小学英语学习计划 责任高三作文范文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说课稿(集合9篇) 开学第一课观看方案(汇集8篇) 财神对联(集锦18篇) 初中各科试题及答案 王昌龄从军行赏析(精品5篇) 初中作文古今中外名人名言素材 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一般方法 失落的句子说说心情(推荐5篇) 2022年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一次考试作文 文明和谐家庭事迹材料 《名人传》读书笔记 爱国影片小兵张嘎观后感范文300字 关于立秋诗句(优选5篇) 幼儿园教师教育格言 角的度量习题(热门9篇) 语文作文考试答题技巧 人生的选择名言(优选4篇) 读数写数教学反思(集锦19篇) 高考语文最易失分的八种题型 纪昌学射读后感300字范文 资料分享(必备15篇) 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励志人生格言大全 学习的座右铭 佐藤麻衣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设计(集合3篇) 坚持的故事(汇总15篇) 疆域教学反思(精编7篇) 读安徒生童话有感范文 记金华的双龙洞读后感500字范文 你是我的一本书中考高分作文600字 关于考试作文 安全知识作文 论语的故事(精选6篇) 狼王梦读书心得感悟 澳大利亚教案(优质8篇) 学校庆国庆节活动方案 八年级数学教师教学计划范文 平面图形的拼组教学反思(精编11篇)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案(热门17篇)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精选5篇) 白俄罗斯留学签证 2022高考语文复习方法大全 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小升初数学考试必备重难点 昆虫记读书笔记初中 市场营销专业实习相关的心得 以考试的作文 幼儿美术教学反思(集锦16篇) 高考政治考试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