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实用8篇)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实用8篇)

你*** 23-03-29 教案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把若干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活动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

教学重点:

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一、激情导课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那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吧?请看屏幕,这里有一些彩色的五角星,你们可以任意说出其中一个五角星的号码?老师不看屏幕就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不信,谁来试试?

生:………

师:神奇吧?你们想不想学到这个本领?

(生齐答:想。)

师:学了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就学到这个本领了。

好,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余数的除法》。

我们先从分东西开始吧……

二、新授:

师:请看这里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生:可以摆3盘。

1、质疑: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6÷2=3(盘)

2、质疑: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3盘。)在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们还记得吗?

看来大家对之前学过的知识掌握的非常不错,我来出一道稍难一点的:(出示课件)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比刚才多了1个草莓,是7个草莓。

(1)如果有7个草莓,还是每2个摆一盘,你还会摆吗?

带着问题请看今天的第一个学习任务:

1、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你发现了什么?

2、用算式表示分草莓的过程。

3、剩下的草莓在算式中怎么表示?

(2)接下来,咱们就小组讨论一下,用你们的学具按要求来摆一摆,看哪个组的同学摆得快又对。

我们请一个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一下你们组是怎样摆的?

用老师的草莓摆(课件出示7个草莓,摆好的图)

(3)质疑: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两次摆的有什么不同?

(生:上面的6个草莓正好摆完,7个的草莓没有摆完,有剩余。)

师:我们把这种有剩余的除法就叫有余数的除法,那剩余的这个数就是——余数。

师:剩下的这1个草莓在除法算式中怎么表示呢?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列算式的?

课件出示——7÷2=3(盘)……1(个)我们通常把商和余数之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

1、结合草莓图谁来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

2、你知道这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3、谁来读一读这个算式。

摆正方形:

过度:其实,有余数的除法里边蕴藏着许多数学知识,同学们请看……

(1)想一想:用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8÷4=2

(2)用9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呢?怎样列式?9÷4=2(个)……1(根)

8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9根小棒可以摆2个正方形,余1根小棒,

如果是10根、11根、12、13、14……根小棒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请看今天的第二个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二:

1、小组合作接着边摆边列出算式。

2、观察每道题的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接下来,咱们就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看看能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一人摆小棒,一人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的算式写在记录单上。

3、观察对比,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现在,王老师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除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2)质疑:为什么余数总是1、2、3而不是其它的数?

(3)猜想并验证:余数可能是4或5吗?为什么?

生2:余数按照1、2、3出现,它们都比除数4小。

师:你真善于观察。余数总比除数小,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如果余数等于除数,那就又可以摆一个正方形了。

教师板书:

余数<除数

(4)归纳小结:

余数既不能比除数大,也不能和除数相等,也就是余数必须比除数怎么样?

余数<除数

(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你会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我来考考你们,请同学们翻到课本60页,完成做一做第1题圈一圈,填一填。)

四、猜想运用,加深理解

1、猜一猜:

(1)下面老师用一堆小棒摆五边形,想一想,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谁来猜一猜?

(2)质疑:为什么只有这几种可能性?说说你的理由?

(3)如果摆三角形,可能会剩几根?

五、前后照应,释疑解惑:

师:现在可以揭开猜彩星星的秘密了。老师就是根据这些星星的颜色和余数多少的规律猜的,任意选一个球的号码数,除以3,如果余数是1,就是红色。如果余数是2,就是黄色。如果没有余数,就是蓝色。

孩子们,今天的数学课堂你的收获是什么?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糖的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在分糖过程中,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试商)。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教师:糖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欢!

[评析: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低段儿童喜欢吃糖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

生:可以分给14个人。

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课件演示:14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后分给了多少人?)

生:14个人!

师:如果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

生:如果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块糖,每人分2块,一起数!)

生:分给了1个人,2个人,3个人……

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

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回答的真完整!

[评析:分东西是孩子们经常做的事情,教师创设数学原形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这两次老师带领学生分,一是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知识,二是给下面的活动做一个示范,以便于让学生明确活动的方式。]

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块。

生b:我想每人分7块。……

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开始吧!

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

6、学生分小组汇报:

(1)、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

组1:我们小组有14块糖,

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块,一共分给了4个人,还多着两块。

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5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最后还多4块。

第三种分法是,每人分7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正好分完了!

(2)、师: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种分法还多着2块?

生答:因为,每人分3块,剩下的2块不够分给一个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的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生2:那你第二种,还剩4块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块啊,所以剩下的4块也不够给一个人,否则就不公平了!

师:有道理吗?老师把你们分的情况展示出来。

(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组的分法)

(3)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说说你不同的那种。

组2:我们组是这样分的,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2块。还有一种,是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也剩下2块不能再分了!

师:他这两种分法都剩了2块,是不能再分了吗?

生:是,因为第一次每人分4块,第二次每人分6块,都比2块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师:同意吗?你解释的真清楚!

7、师:刚才老师还分了两种,(贴上)你们看,同样是分14块糖,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分法,真了不起!那通过分,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师:你们发现了吗?就按你说的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吗?(师生共同分)这样一整理,是不是更清晰了?

[评析:我打破了教材的安排,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尝试,在小组内用不同方式分糖,在充分操作后,展示不同的分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为下面充分理解余数的含义作好铺垫]

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师:这些正好分完的,我们以前学过了,会列算式吗?以它为例,怎么列?

生1:14÷2=7(人)(师板书)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有14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这个怎么列?(指最后一种分法)

生3:14÷7=2(人)

师:说说什么意思?

生3:有14块糖,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2个人。

2、师:看来这些没剩余的,难不倒大家,那这边有剩余的分法,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种,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分给了4个人,还剩2块,你能试着写写吗?在本子上试试!

3、学生试写。

4、展示学生的写法:

a、(14—2)÷3=4 b、14÷3=

c、14÷3=4余2 d、14÷3=4……2

师:写好了吗?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写的。

这是谁的?说说你的算式什么意思?

生a:我先从14块糖里去掉2块多余的,再用12÷3=4(人)。

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b:因为有14块糖,每人分3块,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会算了。

师:噢,谁也遇到这个困难了?举举手!没关系,咱们来这位同学写的(出示第三种写法)解决你们的困难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了,它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他在后面写了个余字。

师:(问第三种方法的主人)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c:是!

师:你们觉得这样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可真聪明,帮我们大家解决了困难!这还有一种写法呢,你能看懂吗?(出示第四种写法)跟上面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他用了省略号代替了“余”。

5、师:对啊,他发明了一种符号来表示剩余,想法不错!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为了书写简便,人们就习惯用六个点来表示剩余,看老师写一遍:14÷3=4……2,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一遍)

6、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

师:4在这儿表示4(人),2表示2(块),(板书单位名称)指的哪两块?生:指图中余下的2块。

师:大家会写了吗?下面这些,请你任选一种写出来!

7、学生练习,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

生1:14÷4=3(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余2块。

生2:14÷5=2(人)……4(块)

有14块糖,每人分5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4块。

生3:14÷6=2(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2块。

8、师: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的除法跟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的除法有余数,以前的除法没有!

师:他刚才用了一个词,什么?

生:余数!

师:什么是余数?

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

师:在这儿,哪些是余数?

生:2、4。(学生边说教师边指)

师:这个词用的好,我们就把这些数称为余数!象这样的除法,我们叫它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知识的迁移,数型结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造,去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后面练习几次让学生写算式,说含义,整个环节处理的比较扎实,到位。]

三、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师:大家真厉害,通过分糖,又认识了一种新的除法,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又带来了一些糖,看有多少块?

生:16块。

师:如果每人分5块,最多能分给几个人?余几块呢?怎么列式?

生:16÷5=3……1

师:咱们看是这样吗?(课件验证)和你想的一样吗?

2、师:注意看,“啪”又添了一块,变17块了,如果还是每人分5块,现在能分几人余几块?怎么列?

生:17÷5=3……2

3、师:仔细看,“啪、啪”又添了两块,变成多少了?

生:19块。

师:这次能分几人?余几块呢?

生:19÷5=3……4

4、师: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还是只分给3个人啊?

生:剩下的不够5块。

师:好,再添一块,现在够了吗?能分几个人了?

生:能分给4个人了。

师:我是这样列的:20÷5=3……5,余5块行不行?为什么?

生:因为剩下的5块还能分给一个人。

师:同意吗?仔细看算式,(演示课件)余下的5块又分给了一人,刚才3人变成了4人,这样对了吗?

5、师:刚才余5块不行,还能再分,那6块呢?7块呢?

生:更不行了,还能再分。

师:看来当每人分5块时,最后可能会余几块?

生:可能会余1、2、3、4块。

师:也就是说只要余下的比5块少就行,是吗?你能说说,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余数不能超过除数!

师:换句话说,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比除数小)

[评析:借助课件演示,层层推进,让学生明白剩下的不够每人分的块数所以出现了余数。并且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否则,还能再分。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只是在巡视时,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地引导,点拨,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真正的当了一次“小小探索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研究试商方法:

1、师:你看,通过分糖,咱们进一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现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题,你会做吗?试一试:

(1)13÷5=?可以结合刚才分糖的过程想想!再来一道。

(2)17÷4=?算的不错,下面可要抢答了,想好就举手,瞪大眼睛,准备好了吗?

(3)22÷7=? 28÷5=? 34÷6=?

2、师:我出的题越来越难了,你怎么算的越来越快?有什么窍门吗?比如最后一道,怎么想的?

生:我先想的口诀,五六三十,所以商5,然后用34-30得4是余数。

师:你想的口诀,五六三十,你怎么不想四六二十四啊?

生:因为24离34太远了。

师:哦,要想得数最接近34还得比它小的那句口诀,是吧?

他的方法行不行,咱们来试试!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大量的口算练习,让学生的思维在快速运转,最后想出试商的捷径。然后反馈,教师及时总结,让学生真正明白试商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两道自己试试!

23÷4= 32÷5=

师:第一题是怎么想的?

生:先想四五二十,商就是五,再用23-5得到余数3。

2、判断:

师:大家学的那么带劲,把小动物们也吸引来了,瞧,他们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题,帮他检查一下好吗?(判断并改正)

3、实践题:

师:咱们班同学可真棒,帮小动物们改正了错误,哎,今天咱们班来了多少人?

生:30人。

师:几个人一组?

生:5个人一组。

师:分了几组?怎么知道的?

生:30÷5=6(组)

师:如果4人分一组,能分几组呢?这个问题,咱们留到课下解决好吗?

[这个环节的练习分为3个梯度。 第一题是基础题,纯粹的计算。 第二题,判断。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辨别小动物做的对不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让他们尝试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第三题,实践题。全班30人,如果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还余几人?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六、小结:

师:这节课,老师跟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40分钟,希望大家课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例子,说给你的同伴听!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活动组织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注意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了以分糖为主的学习情境。而分糖是学生平常经常做的事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他们的身边,这样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喜欢学习数学。

2、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分糖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分糖、画图、列算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多媒体课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理解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环节,借助课件演示,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数型结合,形象,生动。

5、分层练习,实际应用,提高应用意识:

练习设计有梯度:第一题是基础题,纯粹的计算。第二题,判断。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辨别小动物做的对不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让他们尝试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题,实践题。全班30人,如果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还余几人?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3)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今天的草莓特别新鲜,我买了一些准备分给大家。你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1、6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4、7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你能将下面5个算式分类吗?

84=2(人)

94=2(人)1(个)

104=2(人)2(个)

124=3(人)

114=2(人)3(个)

5、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1、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除法。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练习十四第1题。

(3)()6=5()

2、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十四第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没有余数有余数

62=3(人)72=3(人)1(个)

余数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人)94=2(人)1(个)

124=3(人)104=2(人)2(个)

114=2(人)3(个)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4)

教学目标:

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用具: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先学探究:

谈话:开学第一天,老师就准备了10枝新铅笔来考考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提出问题:这10枝铅笔我要分给大家。可是,怎样分才合理呢?

(1)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2)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

几人呢?那么如果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我们来分一分。

二、交流共享

1、(1)分一分:(用小棒代替铅笔,小组合作)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指导操作。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请一组上台示

范分一分。分完后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后有没有分完?在表格中板书结果。

自主活动。谈话: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你能用以上的方法在小组里分一分,并把不同的情况记录下来吗?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

①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填写表格,确认结果。

②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③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表(1)表(2)

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每人分几枝分给几人还剩几枝

(3)写算式:

①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5=2(人)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②观察表(2)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枝?这1枝还能分吗?

这1枝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

③认识余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可以看看书。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④观察比较:

10÷5=2、10÷3=3……1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另一种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

(4)谈话:你能把表(2)中每人分4支的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独立在书上填一填。

反馈交流:10÷4=2(人)……2(枝)10÷6=1(人)……4(枝)

(5)概括提炼: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探索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出示例2,用4根小棒摆1个正方形,8根小棒摆2个正方形。像这样用12、13、14、15、16根小棒摆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先摆一摆,再填写除法算式,并把表格填完整。

(1)谈话:请同学们观察13÷4、14÷4……的余数与除数,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

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或者余数比除数大了,说明了什么?

小结:请记住,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猜一猜:有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6,余数可能是几?如果余数是3,除数最小是几?

三、反馈完善:

“想想做做”1—3。

1、第1题:让学生各自用小棒摆一摆、填一填、算一算,再通过交流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有余数除法求商的思考过程。

2、第2题:先让学生各自填一填,再引导学生比较两道题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3、第3题:先让学生按照题目读一读,再说说每题的商和余数各是什么?

4、第4题:先把题目的要求读一读,然后同桌互说,再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课后到生活中去找一找,如果找到了就用有余数的除法说一说,说父母听。

五、课堂作业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60页例1,以及练习十四第1题。

【教学目标】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具、学具准备】

幻灯片、学具和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摆一摆。用9根小棒摆三角形,可以摆几个三角形?(3个小或者1个大)

2.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9根小棒,每3根一摆,可以摆3个小三角形。

9根小棒,每9根一摆,可以摆1个大三角形。

3.列式计算

摆两个小三角形:9÷3=3(个)9表示什么?3呢?

摆一个大三角形:9÷9=1(个)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习过除法,除法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除法打交道,除法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有关知识。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师:儿童节到了,同学们打算在班级联欢会上摆一些果盘,他们买了一些草莓,准备每2颗草莓放一盘,现在有6颗草莓,请同学们拿出水果学具,用6个学具表示6颗草莓来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

(可以摆3盘,正好摆完,没有剩余)

师:这是平均分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计算,怎么列式呢?6÷2=3(盘)

(2)如果不是6颗草莓,是7颗呢?再动手摆一摆,看看能摆几盘,有没有剩余。(学生动手操作后,反馈结果:可以摆3盘,还剩1个)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不能,只剩一个不够分。)

师:平均分后还有剩余怎么办?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吗?如果可以,怎么表示呢?(小组内思考、讨论)

O说明:7里面最多有3个2,这余下的1不够再分一组,这个数在数学上叫做余数。

列式:7÷2=3(盘)……1(个)

O小结: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的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3)观察比较6÷2=3和7÷2=3……1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不够分剩下的部分就是除法算式中的余数。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2.做一做

(1)学生独立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完成第1小题。

反馈交流:17÷2=8(组)……1(个)

23÷3=7(组)……2(个)

说说这两道算式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分别表示什么?

(2)完成第2小题。

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

展示个别学生的填空情况,说说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这是一道开放题,三种装法,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根据自己的选择,圈一圈,然后填空,教师指名回答。

2.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2题。

出示题目:17个红果,平均分给3只刺猬,每只刺猬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用小棒代替红果分一分,看看每份能分多少,是否有剩余。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师:从这节课中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在摆一摆、圈一圈中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当一些物品平均分时,有可能正好分完,也有可能没有分完,有剩余的部分,后一种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余数。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教师(出示下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6÷2=3。

教师:6÷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这个算式表示“6个草莓,每2个一盘,可以摆3盘”。

(设计意图:沟通操作过程、语言表达、算式之间的转换,使学生明白它们的意思是一样的,只是表达形式不同。)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出示下图):把下面这些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大家用手中的学具边说边摆一摆。

教师: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剩下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

教师:这一个草莓没地方摆了,也就是剩下了1个,多了1个。

(2)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

教师:请你们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

学生写算式,教师巡察,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选取典型案例。

教师(出示学生资源):这是咱们班同学的想法(呈现下面3种方式)。请大家仔细看看,你同意用哪一个表示方法?说说你的想法。

教师(针对①):剩下的1个草莓不表示出来行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针对②和③):后面的两种表示方法能清楚地表示出刚才分的过程吗?7、2、3、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教师:看来大家都认为需要把剩下的1个草莓表示出来,后面两种表示方法都对,只不过在数学上规定这样表示(板书如下)。

7÷2=3(盘)……1(个)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了3盘,还剩下1个草莓。省略号表示剩余,1是剩下的草莓数,我们把它叫做余数。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1表示什么?7、3、2表示什么,余数表示什么?

(3)归纳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师: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随学生回答呈现并完善下表。

分的物品几个一份分的结果算式表达6个每2个一盘分了3盘,恰好分完6÷2=3(盘)

7个每2个一盘分了3盘,还剩一个7÷2=3(盘)……1(个)

教师(揭示课题):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新知识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在对比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为继续探究奠定基础。)

二、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按要求操作并记录

教师(出示下图):用4根小棒可以摆几个这样的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吗?

教师:很好,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的正方形。大家看好,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不同数量的小棒,请你们用手中的小棒一个一个地摆出像这样的独立的正方形(出示下图),并把摆的结果及所列算式写在下面的记录单上。

小棒根数摆的结果算式

(注意:教师课前为每组学生准备小棒,小棒的数量在8--16之间,且尽可能保证每组学生的.小棒数量不同。)

学生活动,教师巡察,了解学生情况。

2.组织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随着交流在黑板上完成如下板书

根数摆的结果算式

8根□□8÷4=2(个)

9根□□19÷4=2(个)……1(根)

10根□□1110÷4=2(个)……2(根)

11根□□11111÷4=2(个)……3(根)

12根□□□12÷4=3(个)

13根□□□113÷4=3(个)……1(根)

14根□□□1114÷4=3(个)……2(根)

15根□□□11115÷4=3(个)……3(根)

16根□□□□16÷4=4(个)

3.通过对比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及算式中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余数可能是1、2、3,可能是4或者5吗?为什么?说说你的想法。

(2)余数和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3)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教师小结并板书:余数<除数。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列举出了这样的有规律变化的许多算式。大家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了在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最后又举了一些例子进行验证。看来动手做一做、写一写,举例说一说,这些都是我们研究数学、发现规律的好方法。

4.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

教师:下面老师用一堆小棒摆下面的图形(呈现下图)。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几根小棒?谁来猜一猜?

教师就如下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1)可能剩几根小棒?有几种情况?

(2)为什么只有这几种可能性?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如果用这些小棒摆三角形可能会剩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在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用不同根数的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过程:一方面巩固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感知除数与余数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向学生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

2.填一填

A÷6=5……□

教师:题目是什么意思?

教师:口里可以填几,你能完整地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交流,互相学习借鉴;进一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以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

教师:看来,大家都很好地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糖的活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在分糖过程中,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试商)。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如何试商。

教学准备:

教师:糖图,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包糖(14块),彩笔,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知余数。

1、师: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小礼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好,我们倒出来看看,是什么?喜欢吗?(老师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欢!

[评析: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低段儿童喜欢吃糖的特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2、师: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14块糖,如果每人分一块,这些糖最多能分给多少人?

生:可以分给14个人。

师:对吗?好,咱们一起分一分。(课件演示:14块糖,一人一块,我们就一块一块的圈起来,最后分给了多少人?)

生:14个人!

师:如果每人分2块呢?能分给几个人?

生:如果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你想的真快!咱们来看,(课件演示:14块糖,每人分2块,一起数!)

生:分给了1个人,2个人,3个人……

师:谁来说说分的结果?

生:有14块糖,每人分两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回答的真完整!

3、师:按这样分法,每人还能分3块,4块,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几块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块。

生b:我想每人分7块。

4、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师给你一个机会,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这些糖,看最多能分给几个人,然后在图上圈一圈表示出来,好吗?比比哪个小组的分法最多!开始吧!

5、学生小组活动分糖,并在图中画圈儿表示。

6、学生分小组汇报:

(1)、师:分完了吗,同学们?哪个小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们组分的情况?

组1:我们小组有14块糖,

第一种分法是,每人分3块,一共分给了4个人,还多着两块。

第二种分法是,每人分5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最后还多4块。

第三种分法是,每人分7块,一共分给了2个人,正好分完了!

(2)、师:听了他的汇报,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我有点不明白,为什么第一种分法还多着2块?

生答:因为,每人分3块,剩下的2块不够分给一个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问的同学点头表示赞同。

生2:那你第二种,还剩4块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块啊,所以剩下的4块也不够给一个人,否则就不公平了!

师:有道理吗?老师把你们分的情况展示出来。

(在黑板上贴出他们组的分法)

(3)师:谁还有不同的分法?说说你不同的那种。

组2:我们组是这样分的,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剩2块。还有一种,是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也剩下2块不能再分了!

师:他这两种分法都剩了2块,是不能再分了吗?

生:是,因为第一次每人分4块,第二次每人分6块,都比2块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师:同意吗?你解释的真清楚!

7、师:刚才老师还分了两种,(贴上)你们看,同样是分14块糖,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分法,真了不起!那通过分,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师:你们发现了吗?就按你说的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吗?(师生共同分)这样一整理,是不是更清晰了?

[评析:我打破了教材的安排,鼓励学生大胆动手尝试,在小组内用不同方式分糖,在充分操作后,展示不同的分法,通过观察比较,分类,为下面充分理解余数的含义作好铺垫]

二、探究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1、师:这些正好分完的,我们以前学过了,会列算式吗?以它为例,怎么列?

生1:14÷2=7(人)(师板书)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有14块糖,每人分2块,可以分给7个人。

师:这个怎么列?(指最后一种分法)

生3:14÷7=2(人)

师:说说什么意思?

生3:有14块糖,每人分7块,可以分给2个人。

2、师:看来这些没剩余的,难不倒大家,那这边有剩余的分法,该怎样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种,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分给了4个人,还剩2块,你能试着写写吗?在本子上试试!

3、学生试写。

4、展示学生的写法:

a、(14—2)÷3=4 b、14÷3=

c、14÷3=4余2 d、14÷3=4……2

师:写好了吗?我们来看这几位同学写的。

这是谁的?说说你的算式什么意思?

生a:我先从14块糖里去掉2块多余的,再用12÷3=4(人)。

师:好,这是你的想法!我们再来看下一位同学的,为什么这样写?

生b:因为有14块糖,每人分3块,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会算了。

师:噢,谁也遇到这个困难了?举举手!没关系,咱们来这位同学写的(出示第三种写法)解决你们的困难了吗?

生:解决了。

师:怎么解决了,它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他在后面写了个余字。

师:(问第三种方法的主人)你是这个意思吗?

生c:是!

师:你们觉得这样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

师:你可真聪明,帮我们大家解决了困难!这还有一种写法呢,你能看懂吗?(出示第四种写法)跟上面一种有什么不同?

生:他用了省略号代替了“余”。

5、师:对啊,他发明了一种符号来表示剩余,想法不错!其实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过为了书写简便,人们就习惯用六个点来表示剩余,看老师写一遍:14÷3=4……2,读作:14除以3商4余2。(齐读一遍)

6、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有14块糖,每人分3块,可以分给4个人,还余着2块。

师:4在这儿表示4(人),2表示2(块),(板书单位名称)指的哪两块?生:指图中余下的2块。

师:大家会写了吗?下面这些,请你任选一种写出来!

7、学生练习,然后汇报。( 教师板书)

生1:14÷4=3(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4块可以分给3个人,还余2块。

生2:14÷5=2(人)……4(块)

有14块糖,每人分5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4块。

生3:14÷6=2(人)……2(块)

有14块糖,每人分6块可以分给2个人,还余2块。

8、师:大家仔细观察,我们今天学的除法跟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学的除法有余数,以前的除法没有!

师:他刚才用了一个词,什么?

生:余数!

师:什么是余数?

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数!

师:在这儿,哪些是余数?

生:2、4。(学生边说教师边指)

师:这个词用的好,我们就把这些数称为余数!象这样的除法,我们叫它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评析:通过知识的迁移,数型结合,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创造,去比较,使学生深刻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后面练习几次让学生写算式,说含义,整个环节处理的比较扎实,到位。]

三、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1、师:大家真厉害,通过分糖,又认识了一种新的除法,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又带来了一些糖,看有多少块?

生:16块。

师:如果每人分5块,最多能分给几个人?余几块呢?怎么列式?

生:16÷5=3……1

师:咱们看是这样吗?(课件验证)和你想的一样吗?

2、师:注意看,“啪”又添了一块,变17块了,如果还是每人分5块,现在能分几人余几块?怎么列?

生:17÷5=3……2

3、师:仔细看,“啪、啪”又添了两块,变成多少了?

生:19块。

师:这次能分几人?余几块呢?

生:19÷5=3……4

4、师: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还是只分给3个人啊?

生:剩下的不够5块。

师:好,再添一块,现在够了吗?能分几个人了?

生:能分给4个人了。

师:我是这样列的:20÷5=3……5,余5块行不行?为什么?

生:因为剩下的5块还能分给一个人。

师:同意吗?仔细看算式,(演示课件)余下的5块又分给了一人,刚才3人变成了4人,这样对了吗?

5、师:刚才余5块不行,还能再分,那6块呢?7块呢?

生:更不行了,还能再分。

师:看来当每人分5块时,最后可能会余几块?

生:可能会余1、2、3、4块。

师:也就是说只要余下的比5块少就行,是吗?你能说说,余数和除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余数不能超过除数!

师:换句话说,也就是余数要比除数小。(板书:余数比除数小)

[评析:借助课件演示,层层推进,让学生明白剩下的不够每人分的块数所以出现了余数。并且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否则,还能再分。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只是在巡视时,对于学生的疑难问题,及时地引导,点拨,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真正的当了一次“小小探索者”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研究试商方法:

1、师:你看,通过分糖,咱们进一步认识了有余数的除法,现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题,你会做吗?试一试:

(1)13÷5=?可以结合刚才分糖的过程想想!再来一道。

(2)17÷4=?算的不错,下面可要抢答了,想好就举手,瞪大眼睛,准备好了吗?

(3)22÷7=? 28÷5=? 34÷6=?

2、师:我出的题越来越难了,你怎么算的越来越快?有什么窍门吗?比如最后一道,怎么想的?

生:我先想的口诀,五六三十,所以商5,然后用34-30得4是余数。

师:你想的口诀,五六三十,你怎么不想四六二十四啊?

生:因为24离34太远了。

师:哦,要想得数最接近34还得比它小的那句口诀,是吧?

他的方法行不行,咱们来试试!

[评析这个环节,通过大量的口算练习,让学生的思维在快速运转,最后想出试商的捷径。然后反馈,教师及时总结,让学生真正明白试商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两道自己试试!

23÷4= 32÷5=

师:第一题是怎么想的?

生:先想四五二十,商就是五,再用23-5得到余数3。

2、判断:

师:大家学的那么带劲,把小动物们也吸引来了,瞧,他们还带来了自己做的题,帮他检查一下好吗?(判断并改正)

3、实践题:

师:咱们班同学可真棒,帮小动物们改正了错误,哎,今天咱们班来了多少人?

生:30人。

师:几个人一组?

生:5个人一组。

师:分了几组?怎么知道的?

生:30÷5=6(组)

师:如果4人分一组,能分几组呢?这个问题,咱们留到课下解决好吗?

[这个环节的练习分为3个梯度。 第一题是基础题,纯粹的计算。 第二题,判断。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辨别小动物做的对不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让他们尝试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第三题,实践题。全班30人,如果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还余几人?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六、小结:

师:这节课,老师跟大家度过了一个愉快又充实的40分钟,希望大家课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数除法的例子,说给你的同伴听!

总评:本节课的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知识水平,以学生的主动探索学习为基本活动形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本活动组织方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注意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本课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创设了以分糖为主的学习情境。而分糖是学生平常经常做的事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于他们的身边,这样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喜欢学习数学。

2、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分糖情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分糖、画图、列算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帮助学生理解余数的含义,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进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己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多媒体课件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理解余数比除数小这一环节,借助课件演示,层层推进,帮助学生很好的理解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数型结合,形象,生动。

5、分层练习,实际应用,提高应用意识:

练习设计有梯度:第一题是基础题,纯粹的计算。第二题,判断。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辨别小动物做的对不对,不仅考察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让他们尝试了帮助别人的快乐,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第三题,实践题。全班30人,如果每组4人,可以分几组,还余几人?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也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人教版有余数除法教案(8)

教学内容:教科书P55、56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运用有余数的除法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了解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板书:有32人跳绳,6人一组,可以分几组?

二、新课

师:这个活动有没有进行平均分?

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小组讨论)

汇报,师板书:32÷6

学生独立算出结果。

汇报:可以是横式,也可以是竖式。

师问:得到的5是什么意思?2又是什么意思?所以单位是什么?

师:在解决这样的`题目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来选择用什么算式解决。注意结果的单位。

三、做一做

出示食品饮料柜,问: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1)师:现在小丽有20元,全部买矿泉水,最多可以买几瓶?剩几元?

思考:买同样的东西是不是把钱进行平均分?

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注意对横式单位的检查。

(2)如果你有15元,你能提出一个减法、一个有余数除法、没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吗?(小组讨论、汇报)

四、练习

练习的第3题

出示四月份的日历。从日历上你发

现了什么?师提出问题:四月份有几个星期?

要求有几个星期,必须知道什么信息?

四月份有几天?一星期有几天?

学生得出解决的办法。30÷7

既然有4个星期,那么一定会有几个星期六和几个星期天?如果要使四月份有5个星期六和5个星期天,那么剩下的两天就分别是六、日。所以4月1日可能上星期六。

五、作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相关推荐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

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给教师的建议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了一百条宝贵建议,每一条建议都值得深思熟虑,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构建从教之路的坚固桥梁,它使我看到我的学生都是一个个鲜活的
展开详情

《笑猫日记》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笑猫日记》是杨红樱的经典着作之一,本文的主人公是一只会笑的`猫,只要读过《淘气包马小跳》的人差不多应该知道这只猫是马小跳的表妹杜真子最喜欢的猫。这只猫的感情都是通过笑来表达。《笑猫日记》是一部借物喻
展开详情

考试之后作文

考试作文
这次的第一“月考”直接给了一个下马威,有喜也有优,让我苦笑不得,尤其是语文,原本简单的题却让我损失惨重。考完后,我认真看了看那些错题,却发现都是小二科的题,只是被谢老师的设置成了“纸老虎”吓到了而已,
展开详情

葡萄沟话题作文

二年级语文
葡萄沟,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区东北11公里处,南北长约8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是火焰山下的一处峡谷。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吐鲁番葡萄沟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吐鲁番葡萄沟作文爸爸从新疆葡萄沟带回来两袋葡萄干,
展开详情

路上洒满阳光作文优秀范文

六年级语文
天,依旧阴沉着。独自一人徘徊在十字路口的交叉处,不知道该向左,还是向右。多想,就这样一直走下去,没有烦恼,没有忧虑。抬头,看着如今的云彩,带着本该不属于他的黯淡,漂泊在空中,无依无靠。就如同现在的我一
展开详情

可望而不可即

知识分享
近义词:望尘莫及反义词:垂手可得、力所能及、唾手可得拼音:kěwàngbùkějí解释: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即,靠近、接触。用法:偏正式;作定语、宾语。结构:偏正式成语可望而不可即造句1.我埋怨。
展开详情

团圆成语(实用5篇)

成语
团圆成语(1)鼠年好运长似龙,家庭和睦多兴隆。生活之路处处通,事业爱情双双红。赚钱好比大江涌,容颜美丽享轻松。一世无忧幸福共,灿烂花开正葱茏。恭祝你鼠年快乐,大吉大利。鼠年到来如意绕,欢声笑语风中飘。
展开详情

地球只有一个教学反思(热门18篇)

教学反思
地球只有一个教学反思(1)今天,我校组织了语文教学研讨活动,我执教了《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课一上完,我真切地体验到课堂教学真的是“遗憾的艺术”。《只有一个地球》这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其教学的重点应是
展开详情

笑猫日记读后感范文500字

四年级语文
“有付出,才能有回报”“急功近利的后果往往是弄巧成拙”,最近我看的一本名为《笑猫日记之球球老老鼠》的书便印证了这两点。《笑猫日记之球球老老鼠》是杨红樱继《一头灵魂出窍的猪》的又一部力作。写的是老老鼠为
展开详情

关于师恩难忘的名言(热门4篇)

名言
关于师恩难忘的名言(1)1、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2、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3、教识干古书,指引万里途。4、我愿是一把教鞭,为你指引幸福的方向。5、老师像一座通向知识海岸的长桥。
展开详情
热点文档
1-20
21-40
41-60
61-80
81-100
101-120
121-140
141-160
161-180
181-200
沉默议论文(集合12篇) 四不像是什么动物 关于高考优秀作文范文 关于给妈妈的一封信的作文 一面的教学设计(优质16篇) 《爸爸的花儿落了》读书笔记 烟雨作文 心中的梦想550字七年级作文 距离名言(优质3篇) 一夜的工作读后感范文500字 教师师德修养读书笔记范文 高考冲刺英语考点总结 优秀红楼梦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生物高中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黄河话题作文500字范文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范文500字 2009教师节祝福语精选 散步课件(优质20篇) 成长故事读后感(优质16篇) 数计系班的军训口号 四大名著读书笔记500字 特殊的电话号码教案(精编19篇) 圆周运动教案(通用12篇) 高中生物知识要点总复习高中生物知识要点(精品4篇) 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s1-10单元知识点归纳 穿布鞋的故居阅读答案 考试之后作文 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精选10篇) 毕业诗歌朗诵(合集16篇) 关于昆虫记的读书笔记 太阳课后练习题 关于期末考试的新闻稿(优质4篇) 形容爱情美好的诗句(推荐6篇) 2022年高中化学氮知识点 长城和运河教案(优选15篇) 纪念五四运动活动方案优秀例案 荷花像什么的比喻句 将相和读后感范文 菊花元稹阅读答案 语文学习方法 高二年级数学整册的知识点总结 高三英语听力水平提升技巧 科普知识作文400字 诚实守信成语(精品5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五单元知识点与语文学习的方法五原则 有关幸福为话题议论文精彩范文 30以内加减法练习题 用心灵去倾听教学反思(精选19篇) 幼儿体能教案(集合12篇) 2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实用6篇) 优秀红楼梦读后感范文500字 青山处处埋忠骨读后感800字范文 爱找东西的男孩读后感作文 高三历史拿高分的技巧介绍 电子工艺实习心得总结 七年级匆匆读书心得感悟范文 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范文 实用的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正能量励志名言 人生经典格言 版小学三年级英语单词语法 读《昆虫记》有感范文800字 高三生物教师年度工作总结 生产实习自我总结鉴定 潇洒的句子(甄选17篇) 大学英语教师网络在线培训心得体会 个人事迹材料 消防实践活动心得 暑期大学生军训训练个人总结 李四光的故事(必备6篇) 寒假观《开国大典》有感 2009经典教师节祝福语! 猴子捞月亮教学设计(优选3篇) 大学转专业申请书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优秀议论文 趣味物品猜谜游戏大全及答案 教育散文(优选18篇) 关于描写荷花的400字作文 我的动力源中考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写作技巧分析 初二生物学习方法:归纳运用 一模考试总结(汇编18篇) 致逝去的高一作文 巨人的花园续写500字范文 关于五四精神的优秀主题作文 中国古代历史故事简介 初一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 感谢员工的句子(汇总4篇) 《十万个为什么》读书笔记 有关逆境的议论文(通用6篇) 工商企业管理毕业论文题目(集锦3篇) 高一议论文尊重800字 有关汉字的故事(汇编9篇) 藏羚羊的跪拜读后感范文500字 计算机的实习小结 第一次考试作文 我的军训生活初中作文范文2022 考试之后作文【推荐】 2022高考政治冲刺知识点全集 “五一”出行注意啥_五一出行攻略 与长江相关的文章500字范文 军训响亮的口号 八年级上册数学复习提纲沪科版 绘本故事教案(汇总19篇) 无声告白读书笔记 高中生高效学习语文需要掌握的方法 防溺水安全主题班会(精选20篇) 高三作文信任800字范文 体育教师实习周记 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小大人丁文涛读后感范文300字 绿野仙踪读书笔记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复习提纲 天使的故事(精选15篇) 播音专业实践心得体会 高一军训800字心得体会 高二英语必修二Unit5必背知识 神州谣教案(实用4篇) 初二期中考试作文 教师节送什么礼物 2022年皮皮鲁传读后感范文 关于《局外人》读书笔记 宿建德江教学设计(通用7篇) 湘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提纲 高效学习数学的方法 动物王国教案(优选16篇) 2022高中物理光的衍射教案 关于跳绳的小学生日记 扁鹊治病读后感 《教海漫记》读书笔记 英语学习反思 运动的快慢教案(甄选7篇) 高一英语的语法知识点 高一函数的性质知识点归纳 目送读后感范文800字 敬业奉献好人事迹材料 苏轼《石钟山记》阅读答案及译文 桃花源记读后感范文 大班教育笔记 正确的选择作文初中范文_选择话题作文 等待爱情的唯美句子(精选3篇) 优秀教师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以考试的作文300字 距离600字优秀作文 关于运动的诗歌(甄选10篇) 审计实践心得体会 历年中考满分作文 高中语文《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教案大全 寒假读《朝花夕拾》有感范文 青春格言(通用210句) 国庆节的诗歌 陈太丘与友期读后感 有关八年级英语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小羊美术教案(集合9篇) 化学初三教材梳理:燃料及其利用 读资治通鉴有感500字 句子大全字(甄选8篇) 三年级元旦小学生日记 关于家的谚语(精选9篇) 高中军训小结600字 政治必修一课本(汇集3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心得范文 2022高考各科考点预测及备考建议 呼啸山庄读书笔记 读书诗歌(推荐18篇) 《老鞋匠》阅读答案 考试之后作文 六年级数学的知识点苏教版 班主任教育经验心得体会 2022军训日记300字左右第一天 初一军训感受作文500字 实用的中考作文 亲情永不下岗500字小学作文 小巷深处教案(推荐5篇) 关于夏天的故事(集合3篇) 大学生励志之星事迹材料1000字 军训会议班主任发言稿 诗词比赛策划书(必备3篇) 自然之道教案优秀教案(精选8篇) 高二期末考试作文 大一新生军训心得体会500字2022 知识产权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2022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优秀范文 垃圾分类550字建议书 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普通话考试说话范文 注册会计师求职信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 英文故事(实用18篇) 高一读后感范文整理 五年级关于生命的400字作文 森林报读书笔记优秀范文500字 残疾人事迹材料 我喜欢的天气作文 关于母校的诗歌(必备6篇) 犟龟教学反思(汇总7篇) 高中的语文学习方法 莱茵河为何总是清的阅读答案 成长的烦恼650字优秀范文 故宫博物院教学设计(集锦19篇) 李尔王读后感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