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想知道你对宗教的理解

首页

想知道你对宗教的理解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9-02-26 18:57:16
      一、宗教的社会意义
     自从19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日益丰富的物质文明,但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一种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科学万能主义。科学万能主义者们以傲慢的态度评价宗教,认为宗教不过是科学未发达以前旧时代的产物,是一种落后的迷信思想,甚至否认宗教存在的必要性。
        但如果人类社会只是一味单纯地追求物质利益,必然会发展成一个物欲横流、无情无谊、一切为了金钱的冷漠世界。在人的一生中,最让我们难忘和感动的并不是金钱,而是真挚的友谊、无私的爱心和善意的帮助。在一个缺少友谊、爱心、亲善的纯物质利益关系的社会中,人们拥有再多的物质,也不会感到幸福。
        科学促成了人类物质文明的发达,但同时丰富的物质也助长了人们的贪心和物欲,当今世界上物质文明发达的国家,都出现了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的烦恼。人本身生来就有一种潜在的爱心和善意,宗教就是一种试图使人们潜在的善心激发和涌现出来、对人们灵魂进行净化的学说。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宗教对人们的生活目的进行引导,生活方式进行教化的话,势必形成一个精神空虚、道德水准低下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是难于顺利地实现进步和发展的。  在美国这个代表世界最高物质文明的国家中,人们依然对宗教怀有强烈的热忱。美国总统就职时要对上帝进行宣誓,甚至每一张美钞上面也都印着“我们信仰上帝”的字样。
      目前地球上的人口大约有60亿,三分之二的人都信仰各种宗教。在亚洲,缅甸人、泰国人信仰佛教;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等中亚国家、阿拉伯国家、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信仰伊斯兰教;欧洲、美洲信仰基督教;非洲的很多民族信仰各种原始宗教。虽然在中国不信仰宗教的人很多,但是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不信教的人其实是少数派。
        认为科学代表进步、宗教代表落后的“宗教过时论”是当代中国一种很流行的思想,希望持这种观点的人能够重新思考一下宗教的问题。宗教对人们的灵魂进行净化,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教化,引导人类社会走向一个亲蔼和睦的社会。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是积极的,缺少宗教的社会绝不会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 二、宗教的“神”  许多人对宗教的社会意义都持肯定的态度,但对宗教中“神”的真实性却很怀疑。他们认为宗教中的“神”不能用科学的方法予以证实,因此推论说宗教中的“神”是“虚构的”,庙宇中的神像不过是“骗人的”土偶而已。  “是神创造了人,还是人在人脑中创造了神”, 一直是几百年来人们激烈争论的焦点问题。
      无神论者认为用实验科学的方法无法证实“神”的存在,因此得出“神”不存在的结论。这个结论乍看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如果仔细思考一下就会发现,要保证这种结论成立,必须的前提是实验证实的科学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正确可信的。但事实上科学的实验证实方法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得出正确可信的结论。
        科学的实验证实方法是这样操作的:实验者和被实验对象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事物,被实验对象绝不会受到实验者主观意志的任何影响。实验者以旁观者身份来对被实验对象进行客观的观察,得出一个客观可信的结论。比如将2分子的氢气和1分子的氧气混合起来使其反应,就可以生成1分子的水。
      这个实验不管由谁来作,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作,都将得到完全相同的唯一结果,是确信无疑的真理。科学的证实方法应用于无生命的自然事物时,的确可以得到正确可信的结论。但是如果人对人自身进行研究的话,就不得不将自己既作为实验者,又作为被实验对象。
      在这样的情况下,科学的实验证实方法就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 对于人的肉体部分,科学的方法是可以适用的。医生可以通过测量病人的体温,化验病人的血液,观察病人的内脏等实验证实方法进行诊断,对症下药。但是对人的精神部分,科学的方法就无能为力了。一个人根本无法搞清另一个人头脑中到底想些什么,同样一个人也不可能让别人完全理解自己的思想,所以人和人之间思想感情的沟通,完全是通过揣测、琢磨等非科学的方式来进行的。
      音乐家只有通过对人们思想感情的直觉揣测,感觉出人们的喜好,才能写出为人们所喜爱的音乐。我们不可能用科学的实验证实方法来推导出一个什么样的乐曲会被人们喜爱的定理,科学的证实方法在文学艺术这样非物质的意识领域中是完全不适用的。  宗教和文学艺术一样,是纯粹非物质的精神产品,所以科学的证实方法对于宗教也是不适用的。
      如果试图用科学的方法来证实宗教中的“神”是否存在,无异于由盲人来评论美术,由聋者来评论音乐一样荒唐。宗教中的“神”是超越自然、超越人类的一种超然存在,对于神的存在我们只能用心灵去体会和领悟,根本不可能用科学的物质方法来予以证实。科学的方法也许可以证实庙宇中的神像的非真实性,但绝对无法证实人们头脑中的“神”的非真实性。
      有些人认为否认了庙宇中的神像的真实性,就等于否认了“神”本身的真实性。这其实是一种对“神”的简单理解。庙宇中的神像不过是人们表示对“神”之崇拜和敬仰的一种方式,和“神”本身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神”是存在于人的心中,而不是依附在庙宇中的神像上。
      一个人可以靠暴力毁去庙宇中的神像,但绝对无法毁去人们在心底中对神的信仰。  不通过学习我们根本无法理解科学的著作,然而我们一生下来就会用自己的直觉去欣赏音乐的美妙,不需要也不可能由别人来教导我们怎样进行音乐的欣赏。人们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喜怒哀乐的情感都是天赋予我们生来就有的。
      如果我们承认审美观和情感这样纯精神的东西是“天赋与的”,和承认这些是“神赐给的”看法,在本质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 “神”在人类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和人类在一起。如果说“神”仅仅是人在人脑中创造出来的虚幻,那么这种虚幻为什么会永久地伴随人类社会呢?这种虚幻又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崇拜呢?按照科学的思想,一切存在都是有其存在的理由才会存在。
      “神”如果只是一个无理的虚幻,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神”在人脑中永恒存在的理由。  我们应该再进行一下认真的思考:“神”难道真的仅仅是人在自己大脑中创造出来的迷信吗?  三、宗教的哲学  有一种看法,认为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才容易相信宗教,教育水平比较高的人就不会轻信。
      其实宗教传播发展主要是教育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阶层努力的结果,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就可以清楚地证明这一点。  佛教是一种外来的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理解主要依靠知识分子。佛经的传抄、翻译、理解领悟要依靠具有很高知识水平的知识分子才能完成,绝非一般民众可以做到的。
      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佛经的倾倒,对佛教的热忱,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佛教中所包含的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  佛学的主要思想之一是对于因果法理的阐明,“因”、“果”这样的哲学名词本身也是来自佛学。佛学认为: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因果的法理逻辑关系。
      这种2000多年前诞生的“因果”哲理思想,对后世人们的思维方式有重大的影响。现代科学的最基本追求也是在于阐明自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 太阳东升西落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结果。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物质间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物质间万有引力相互作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现代科学虽然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可以肯定物质间万有引力相互作用一定是某种原因的结果。科学是要阐明物质世界的因果关系,而宗教则是要阐明人生的因果关系,宗教和科学在哲学的立场上是相互一致的。  现代科学的“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恒原理”也证实了佛学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始无终”的哲学思想。
      在思想方法上,宗教和科学其实并无二致。有一种片面的看法认为宗教和科学是对立的,相信宗教就不能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就不能相信宗教。其实世界上信教的科学家比不信教的科学家人数还多,相信宗教不但不会影响人们对科学的思维,宗教的哲理思想还可能对科学的思维起到启示的作用。
        没有了小说、电影、音乐、美术等文学艺术,我们人类照样可以生存下去。但缺少了给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快乐的文学艺术,人生的乐趣就会减少大半。没有了宗教,我们也同样可以生存下去。但如果有宗教来帮助人们明确生活的目的,就会使人生更加具有充实感,使社会更加和睦太平。
      对于一个人来说,信不信仰宗教完全是个人的自由。但即使不信仰宗教的人们,也应该对宗教有一个比较深入客观的理解和认识。 。

    曹***

    2019-02-26 18:57:16

其他答案

    2019-02-26 19:16:29
  • 宗教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和理解方式,随着人类的科学的发展宗教最后会消失。

    曹***

    2019-02-26 19:16:29

  • 2019-02-26 19:06:00
  •   笼络人心的工具
    只要还有人在,宗教就不会消失,只不过是名称和教义会随着改变而已
                  《以上为我个人认为》
       再者以下为资料
       宗教是个人或团体对认为足以主宰自己生活或命运的某种或某些能力所持的态度。古今宗教有神秘感,好象是个谜似的。
       形成宗教的要素有(1)有客观存在的神(2)有经典(3)崇拜仪式(4)有教徒的来往。 原始宗教 人类是有宗教思想,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人类虽然是肤色不同,但生理结构相同,心智感情相同。各民族都有一种对超人或超然力量的崇拜,为得着死后的归宿和今生的安慰。
       最开始人类并没有等级之分。以头型、头发、眼睛来分,这只是外部的记号。考古学家公认,人类是宗教的动物。穴居野外的古石器时代的人,画在洞口、门、墙上的图画有宗教意义。死人的坟墓,表明对来生的信仰。古人相信人的生命绝对不只在今生,死亡不是人生的终点。
      加尔文说,神把“神的意识种在人的心中”。 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县发掘甲骨文字“昭事上帝”,证明人类文明伊始即有宗教信仰,古书有“造化之主,天地之宗。”(有关创造,天生蒸民,有关生命的来源)“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皇矣上帝,临下有算。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书经)(有关道德)“上帝不常,作善者,降之百祥,作不善者,降之百殃。”“天将兴之,谁能废之,逆天者必有大咎。”“多行不义,必有自毙。”(有关审判和报应) 原始宗教是一神,后演变成多神。原始宗教是没有经典的,也没有一定的崇拜仪式。
       圣经中所说的宗教 中文圣经中没有“宗教”二字,只有“入教”等。“宗教”一字源出拉丁文,英文圣经只4次(加1: 13-14,雅1: 26-27)。 1.Thres reia“礼仪的服务”意 “教中”(徒26: 5)是宗教,指犹太教Thres res, 由Threseo字根而来,是形容词,意思是“惧、怕、哀、哭和困难”,因惧怕和困难而参予崇拜。
      “自以为虔诚的”(雅1: 26),“虔诚”(雅1: 26-27)。 不是指一般的宗教,而是指外来的“虔诚”。 2.Deidaimoulos (徒25: 19) “敬鬼神的事”。宗教是离不开鬼神和敬拜的事。 3.Sebemai(徒13: 43) “敬虔进入犹太教”。
       4.Proseluton(太23: 15) “入教”,原文是“归依者”,这也是归依文士和法利赛人所进的犹太教。 5.Ioudaisend(加1: 13) “犹太教”,指外表信仰。 6.圣经中没有说基督教是宗教,连“基督教”几个字圣经中也没有,但马太13章是论基督教 按照基督教本质不应称为宗教,基督教也是基督(就是基督),但世人称我们基督教为宗教,这是可以采用,不过基督教是与其它宗教不同的。
       。

    孙***

    2019-02-26 19:06:00

  • 2019-02-26 19:01:23
  • 骗人钱财,

    薛***

    2019-02-26 19:01:23

  • 2019-02-26 18:52:02
  • 宗教信仰是一种人生观,要求心灵上的升华. 
    迷信是一种游戏. 
    宗教信仰与科学不全是相对,也有相容的地方, 
    迷信与科学是绝对对立的. 
    举个例子:宗教就好像鞋带,没有它,你一样可以行走,有了它,所走的路会更踏实,稳定。迷信就是鞋带开了,你却不去系,就回跌到,所谓的邪教,就是一双与你脚不合适的鞋,它虽然不适合你,但是它存在有他的意义,总是有人适合这个号码。

    刘***

    2019-02-26 18:52:0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