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首页 >
医疗健康
内科
肾内科

蛋白尿的定义及发生机制是什么?

蛋白尿的定义及发生机制是什么?
w*** | 2018-02-13 02:26:41

好评回答

2018-02-13 15:26:41
眸*** |2018-02-13 15:26:41 74 20 评论
尿内出现蛋白质即为蛋白尿。蛋白尿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为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上限为200毫克,尿蛋白定性阴  性;病理性蛋白尿为尿内蛋白增多,排泄增加,每日从尿中排出蛋白质超过 了200毫克,尿蛋白定性检查呈阳性结果。蛋白尿与大多数肾病有关,是肾脏 病的一项客观指标。在临床上常讲的蛋白尿,系指病理性蛋白尿。(1) 生理性蛋白尿的形成。正常原尿中每天含有2~4克蛋白质,主...

查看全部>>

尿内出现蛋白质即为蛋白尿。蛋白尿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为正常人每天尿中排出的蛋白质上限为200毫克,尿蛋白定性阴  性;病理性蛋白尿为尿内蛋白增多,排泄增加,每日从尿中排出蛋白质超过 了200毫克,尿蛋白定性检查呈阳性结果。蛋白尿与大多数肾病有关,是肾脏 病的一项客观指标。在临床上常讲的蛋白尿,系指病理性蛋白尿。(1) 生理性蛋白尿的形成。正常原尿中每天含有2~4克蛋白质,主要是白 蛋白,经过肾小管时,绝大部分已被肾小管重吸收了,因此尿中的蛋白质排泄  极微,健康人每日排泄尿蛋白仅40~80毫克,故常规定性检查为阴性结果。(2 )病理性蛋白尿的形成。病理性蛋白尿临床上多见于肾小球性蛋白尿 和肾小管性蛋白尿。前者主要是肾小球滤过膜损伤、通透性增加,使蛋白质  从滤过膜漏出增加,并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故出现了以白蛋白为主 的蛋白尿,常见于各种肾小球疾病、肾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后者主要 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管损伤,使肾小管重吸收蛋白质的能力下降,尿中出  现蛋白质,常见于间质性肾炎、镇痛药性肾病等。
0/300

类似病状

换一换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热点检索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