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桃峪口”这个地名的典故是什么?

首页

“桃峪口”这个地名的典故是什么?

“桃峪口”这个地名的典故是什么?

提交回答

全部答案

    2016-09-10 08:56:22
  •   昌平县上苑公社有个村叫“桃峪口”,它东边有个村子叫“沙峪口 [2]”。从前,这是两个出山进山的关口。
    “桃峪口”原叫“逃出口”,“沙峪口”原叫“杀进口”。它们北边二十余里的“大杨山”和“小杨山”,从前叫“大狼山”和“小狼山”。这一带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相传杨六郎当年追击番兵时,有一天从现在的“沙峪口”杀进山后,不幸被困在“大狼山”、“小狼山” 一带。杨六郎觉得这山名取得不吉祥,就改名为“大杨山”、“小杨山”了。大杨山上有座古庙,庙四周筑有高高的围墙。当年,杨家将被困在这儿时,杨六郎就住在这座古庙里。
      杨家将士被困数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一天,杨六郎心中烦闷,一个人来到院里。院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杨六郎心想,周围有敌军重兵把守,自己好比被装进一条长长的紧嘴大口袋,杨家将纵使生得三头六臂,也难逃出重围,怎么办了?忽然,院里“轰隆隆”一声震响,杨六郎抬头望去,原来是他的战马拱倒了一截庙墙。
      杨六郎纳闷,战马拱墙干什么?他走过去,发现庙墙坍塌的地方,露出一块方方正正的石碑。杨六郎俯身细看,见上面刻有碑文:“某年某月某日,杨家将受困在此,特备下栗子面庙墙解其危难。”杨六郎看罢,掐指一算时日正对。杨六郎心中大喜,忙抓了一把墙土放进嘴里,好香甜啊,真是栗子面!当下,杨六郎立即喊来手下将士把庙墙全拆了,分栗子面吃,将士们十分高兴。
      第二天,杨六郎又派人分头到附近村落买来牛一百条,并指派专人训练、喂养,但传令这一百条杧牛不准喂 饱。转眼到了雨季,瓢泼大雨接连下了三天三夜,山里发了洪水。 当初,双方交战时死的将士和马匹的尸首,已经腐烂,这会儿, 掺杂着泥沙、石头都顺流而下。
      镇守关口的敌军一看,料定杨家 将士已经马死人亡,所剩无几了。于是,敌方撤走了大部分守兵, 只留下一小部分镇守关口。大雨下了三天三夜,杨六郎三天三夜没合眼。等洪水一过, 杨六郎就下令突围,队伍出发了。经过训练的一百条杧牛,犄角 上全绑上了锋利的短刀,在队伍前边开路。
      杨六郎率军紧随在后。 临近敌兵把守的关口时,饿红眼的杧牛群,带着二百把锋利的钢 刀,首先刺向敌军。杨家将士随后也冲杀上去,直杀得敌军丢盗 卸甲,血流成河。这就是人们传说的“杨六郎大摆忙牛阵”的故事。当年,杨 家将追击番兵时,杀进山的关口,得名“杀进口”;杨家将突破重 围,逃出山的关口,得名“逃出口”。
      后来,这两个关口建成了两 个村子,人们才改成现在的“沙峪口”和“桃峪口”这两个名字。 “大杨山”、“小杨山”的名字一直到今天也没变。据说,现在大杨 山山顶有块百十亩大小的平地,那就是杨家将当年训练杧牛的操练场。

    惠***

    2016-09-10 08:56:22

类似问题

换一换
  • 历史话题 相关知识

  • 文化艺术知识
  • 文化艺术问题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