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问知识人 爱问教育 医院库

名贵珍稀菇菌常识中白参菌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如何?

首页

名贵珍稀菇菌常识中白参菌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如何?

名贵珍稀菇菌常识中白参菌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如何?

提交回答
好评回答
  • 2017-02-15 21:57:04
      白参菌生产现状与发展前景如下:(1) 生产现状白参菌从野生驯化至人工栽培,云南省科 研人员走在前面,据罗星野(2005)在《菌物学报》24卷报道: 白参野生环境下生长的子实体较小,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每年 6〜10月雨季来临,才能生长发育,其产量、品质受到严重的限制;而野生白参菌成熟度不一致,采摘困难,由于生长在深 山倒木、枯树上,夹杂泥沙、树皮、杂草、昆虫等杂质,食用清洗费工、费时,十分麻烦。
      1986年科研人员从滇西的黄栋树桩 上,采用组织分离方法获得白参菌株,经过纯化栽培选育,得到云南野生白参纯菌株;1999年以来先后在云南省安宁市太 平白族乡、昆明北郊石关镇、昆明官渡区、昆明陆军学院科技开发部、昆明东郊八公里等地多点、多季节、数万袋栽培规模 的出菇试验获得成功;使这一尘封几千年的物种得以大放异 彩。
      白参菌的驯化栽培技术于2000年元月申报国家专刊《人 工栽培养裂褶菌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2004年8月4日专利被授权公告。(2) 经济效益白参菌人工栽培,经济效益很好。2002— 2004年云南省科研部门在4户农民家中开展了示范种植及 推广工作,共种植袋料白参菌20000袋,平均每袋成本0 76 元,平均每袋出菇0。
      08千克,总产量1600千克,扣除生产成 本15200元,创纯利2。 %万元,平均每袋可获纯利1。 48元, 产出率为295%,利润率为95%。经过云南省相关部门的组织推广,至2004年5月白参菌 已在云南省昆明、玉溪人工批量种植成功。腾冲县2005年扩 大试验、示范栽培3。
       3公顷,鲜白参菌的市场价为17。5元/千 克,经济效益好,市场空间大。2006年春季,福建省古田县菌都农业公司采取仿银耳架层袋栽模式,进行白参菌商品化示 范栽培3批计1。2万袋,获得理想效果。2008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工种植白参菌示范成功,白参菌从2002年开 始已从最初的1000袋至2009年已发展到10多万袋。
      白参 菌目前主要出口东南亚国家及我国港、澳市场,很受欢迎。(3) 发展前景白参菌的驯化及规模化栽培填补了国内 食用菌生产的一项空白。该技术特点是栽培周期短,温度适 合,从接种到采收仅20天左右,单朵鲜重,是野生环境下的数 十倍,其品质鲜嫩香甜。
      发展白参菌的规模化生产,具有投资 小、原材料丰富、成本低、技术易掌握、出菇温度范围宽等特 色。由于白参菌多糖是很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对提高人体免 疫功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发展食药兼用的白参菌生产,把 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植物纤维材料等农副产物变为蛋白质丰 富、低脂肪、低热量、味道鲜美的具有保健功能的食药用菌产 品,是一项极有发展前景的事业。
      

    脆***

    2017-02-15 21:57:04

类似问题

换一换

相关推荐

正在加载...
最新问答 推荐信息 热门专题 热点推荐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热点检索

  • 1-20
  • 21-40
  • 41-60
  • 61-80
  • 81-100
  • 101-120
  • 121-140
  • 141-160
  • 161-180
  • 181-200
返回
顶部
帮助 意见
反馈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